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协同机制研究——基于ResearchGate平台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02:39
【目的/意义】分析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协同机制,揭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协同效应,促进科研人员信息行为效率的提高和虚拟学术社区管理的优化。【方法/过程】基于要素分析,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主体协同、知识协同、资源协同和目标协同机制进行研究,并以ResearchGate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结果/结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需要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协同支持,通过多主体进行互动交流和知识重组,实现知识交流、共享、创新和合作的目的。
【文章来源】:情报科学. 2019,3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协同机制33.1主体协同
拟学术社区平台要素的分析,将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协同要素划分为主体协同、知识协同、资源协同和目标协同,如图1所示。图1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协同机制33.1主体协同知识主体是知识协同的根本驱动力,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是一个多主体协同互动的过程【27】。多主体协同涉及知识搜索者、知识贡献者和知识创新者等主要科研人员和虚拟学术社区的知识管理者。虚拟学术社区主体协同包括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协同、科研人员—虚拟学术社区知识管理者协同和科研人员群体协同,如图2所示。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协同。虚拟学术社区知识流动需要各知识主体相互合作,协调起来才能满足个体需求,实现的知识的共享与创新。科研人员—知识管理者协同。虚拟学术社区知识管理者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活动的技术实现、运行维护和管理提供保障【10】,通过激励制度、监督制度和权限制度对科研人员的信息行为进行引导和制约;科研人员应积极参与知识搜索、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配合和遵守虚拟学术社区管理制度,从而形成多主体协同互动。科研人员群体协同。虚拟学术社区打破空间、学术水平、时间、学科和人数限制,将知识发现、知识搜索、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等信息行为的实施条件放宽,通过创建小组进行问题探讨,实现群体协同。图2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主体协同模型INFORMATIONSCIENCEVol.37,No.1January,2019·ProfessionResearch·--96
33.2知识协同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转变伴随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化的四个过程。社会化、外化、组合和内化等四种过程不是依次进行转化的关系,一种信息行为可能存在多种知识转化过程,实现异质知识的协同,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知识协同模型如图3所示。知识共享环节,科研人员将自身拥有的知识经过提炼和加工上传至虚拟学术社区形成共享知识,完成知识的外化过程。再经过编辑和汇总,实现知识的组合过程。知识搜索者通过虚拟学术社区可以直接从知识贡献者获取新知识,形成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进行转变的社会化过程。在知识共享环节,实现知识社会化过程、外化过程和组合过程相协同。知识搜索是科研人员获取所需知识的行为,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获取实现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重构,隐性知识的获取实现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重组。知识搜索实现了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社会化和组合过程。知识创新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升华,使显性知识内化为科研人员自身的理解和认知,并且知识创新环节是虚拟学术社区采用、知识搜索、知识贡献等多种信息行为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因而知识创新环节是知识社会化、外化、内化和组合过程的综合作用结果【28】。图3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知识协同模型33.3资源协同资源是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开展和运行的基矗虚拟学术社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财力资源是推动虚拟学术社区发展的物质保障,知识资源是虚拟学术社区运行的基矗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协同配置,可以实现资源整体效益的提高。人力资源是虚拟学术社区的发起人和执行者,虚拟学术社区网络平台的建设、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专业虚拟社区知识搜寻与知识贡献的前因机制比较[J]. 赵欣,黄思萌. 情报杂志. 2017(12)
[2]在线学术社交平台的用户行为研究——以ResearchGate平台南京大学用户为例[J]. 耿斌,孙建军. 图书与情报. 2017(05)
[3]环境因素对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严贝妮,叶宗勇.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10)
[4]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进展[J]. 周庆山,杨志维. 图书情报工作. 2017(16)
[5]分析学术社交网络对科研活动的辅助作用——以ResearchGate和Academia.edu为例[J]. 韩文,刘畅,雷秋雨.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08)
[6]学术社交媒体在图书馆科研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以ResearchGate为例[J]. 康福婷.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7(04)
[7]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中的共生互利框架分析[J]. 沈惠敏,娄策群. 情报科学. 2017(07)
[8]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J]. 金辉,贾昱,钱志发. 运筹与管理. 2017(04)
[9]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生态系统研究[J]. 楚林,王忠义,夏立新. 图书情报工作. 2016(14)
[10]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分享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 黄凤,洪建中. 情报科学. 2016(04)
本文编号:3120588
【文章来源】:情报科学. 2019,3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协同机制33.1主体协同
拟学术社区平台要素的分析,将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协同要素划分为主体协同、知识协同、资源协同和目标协同,如图1所示。图1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协同机制33.1主体协同知识主体是知识协同的根本驱动力,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是一个多主体协同互动的过程【27】。多主体协同涉及知识搜索者、知识贡献者和知识创新者等主要科研人员和虚拟学术社区的知识管理者。虚拟学术社区主体协同包括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协同、科研人员—虚拟学术社区知识管理者协同和科研人员群体协同,如图2所示。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协同。虚拟学术社区知识流动需要各知识主体相互合作,协调起来才能满足个体需求,实现的知识的共享与创新。科研人员—知识管理者协同。虚拟学术社区知识管理者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活动的技术实现、运行维护和管理提供保障【10】,通过激励制度、监督制度和权限制度对科研人员的信息行为进行引导和制约;科研人员应积极参与知识搜索、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配合和遵守虚拟学术社区管理制度,从而形成多主体协同互动。科研人员群体协同。虚拟学术社区打破空间、学术水平、时间、学科和人数限制,将知识发现、知识搜索、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等信息行为的实施条件放宽,通过创建小组进行问题探讨,实现群体协同。图2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主体协同模型INFORMATIONSCIENCEVol.37,No.1January,2019·ProfessionResearch·--96
33.2知识协同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转变伴随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化的四个过程。社会化、外化、组合和内化等四种过程不是依次进行转化的关系,一种信息行为可能存在多种知识转化过程,实现异质知识的协同,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的知识协同模型如图3所示。知识共享环节,科研人员将自身拥有的知识经过提炼和加工上传至虚拟学术社区形成共享知识,完成知识的外化过程。再经过编辑和汇总,实现知识的组合过程。知识搜索者通过虚拟学术社区可以直接从知识贡献者获取新知识,形成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进行转变的社会化过程。在知识共享环节,实现知识社会化过程、外化过程和组合过程相协同。知识搜索是科研人员获取所需知识的行为,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获取实现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重构,隐性知识的获取实现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重组。知识搜索实现了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社会化和组合过程。知识创新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升华,使显性知识内化为科研人员自身的理解和认知,并且知识创新环节是虚拟学术社区采用、知识搜索、知识贡献等多种信息行为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因而知识创新环节是知识社会化、外化、内化和组合过程的综合作用结果【28】。图3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知识协同模型33.3资源协同资源是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信息行为开展和运行的基矗虚拟学术社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财力资源是推动虚拟学术社区发展的物质保障,知识资源是虚拟学术社区运行的基矗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协同配置,可以实现资源整体效益的提高。人力资源是虚拟学术社区的发起人和执行者,虚拟学术社区网络平台的建设、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专业虚拟社区知识搜寻与知识贡献的前因机制比较[J]. 赵欣,黄思萌. 情报杂志. 2017(12)
[2]在线学术社交平台的用户行为研究——以ResearchGate平台南京大学用户为例[J]. 耿斌,孙建军. 图书与情报. 2017(05)
[3]环境因素对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严贝妮,叶宗勇.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10)
[4]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进展[J]. 周庆山,杨志维. 图书情报工作. 2017(16)
[5]分析学术社交网络对科研活动的辅助作用——以ResearchGate和Academia.edu为例[J]. 韩文,刘畅,雷秋雨.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08)
[6]学术社交媒体在图书馆科研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以ResearchGate为例[J]. 康福婷.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7(04)
[7]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中的共生互利框架分析[J]. 沈惠敏,娄策群. 情报科学. 2017(07)
[8]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J]. 金辉,贾昱,钱志发. 运筹与管理. 2017(04)
[9]网络问答社区的知识生态系统研究[J]. 楚林,王忠义,夏立新. 图书情报工作. 2016(14)
[10]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分享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 黄凤,洪建中. 情报科学. 2016(04)
本文编号:3120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12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