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下搜索模拟系统设计与仿真
发布时间:2021-05-12 10:05
本文设计了一种支持搜索平台阵位部署、参数配置和能力评估的新型水下搜索模拟系统;完成系统功能设计;建立搜索兵力传感器模型、运动模型以及能力评估模型。并通过典型阵位部署,具体研究传感器探测范围、飞机点水间隔以及搜索兵力阵位间距对水下搜索群发现概率和发现时间的影响,验证系统的可行性。
【文章来源】:舰船科学技术. 2020,42(1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航母综合作战区警戒兵力对潜警戒能力及配置[J]. 吴福初,徐寅,张海峰,蓝天.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6(04)
[2]反潜直升机吊放声纳水面舰艇编队尾后锯齿形法搜潜[J]. 罗木生,曾家有,侯学隆. 航空学报. 2017(01)
[3]基于多智能体的编队反潜作战仿真研究[J]. 邓可,龙飞. 现代防御技术. 2016(01)
[4]美国航母编队反潜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研究[J]. 杜易洋,李彦庆,史文强. 舰船科学技术. 2015(10)
[5]综合作战区舰载预警机防空警戒控制策略研究[J]. 段晓稳,高晓光,李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5(09)
[6]基于作战行动航母编队兵力配置[J]. 沈治河,朴成日. 舰船科学技术. 2014(03)
[7]基于作战能力需求航母编队兵力编成模型[J]. 朴成日,沈治河. 兵工自动化. 2013(11)
[8]水面舰艇综合反潜仿真系统设计研究[J]. 王在刚,叶安娜,赵晓哲. 系统仿真学报. 2004(08)
本文编号:3183219
【文章来源】:舰船科学技术. 2020,42(1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航母综合作战区警戒兵力对潜警戒能力及配置[J]. 吴福初,徐寅,张海峰,蓝天.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6(04)
[2]反潜直升机吊放声纳水面舰艇编队尾后锯齿形法搜潜[J]. 罗木生,曾家有,侯学隆. 航空学报. 2017(01)
[3]基于多智能体的编队反潜作战仿真研究[J]. 邓可,龙飞. 现代防御技术. 2016(01)
[4]美国航母编队反潜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研究[J]. 杜易洋,李彦庆,史文强. 舰船科学技术. 2015(10)
[5]综合作战区舰载预警机防空警戒控制策略研究[J]. 段晓稳,高晓光,李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5(09)
[6]基于作战行动航母编队兵力配置[J]. 沈治河,朴成日. 舰船科学技术. 2014(03)
[7]基于作战能力需求航母编队兵力编成模型[J]. 朴成日,沈治河. 兵工自动化. 2013(11)
[8]水面舰艇综合反潜仿真系统设计研究[J]. 王在刚,叶安娜,赵晓哲. 系统仿真学报. 2004(08)
本文编号:3183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18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