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互联网环境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2 08:10
  2017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增设第十二条关于互联网领域妨碍、破坏市场竞争的行为,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应当把握竞争关系与不正当性两要素。以"利益"为核心来判断竞争关系是否存在,"不正当性"的判断应从"市场效果"角度来分析。2017年《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中的行为分类及兜底条款在司法适用中应涵盖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干扰网络关键词行为、广告屏蔽、流量劫持行为、市场替代等搭便车行为、不当数据抓取行为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以适应竞争手段与竞争方式的多样化形态,弥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下的规制缺失。 

【文章来源】: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32(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互联网环境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 以“利益”为核心来判断竞争关系
    (二) “不正当性”的判断应从“市场效果”角度来分析
三、互联网环境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化
    (一) 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
    (二) 干涉网络关键词的行为
    (三) 广告屏蔽、流量劫持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 市场替代行为等新型搭便车行为
    (五) 不当数据抓取行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一般消费者标准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构建与适用[J]. 杨华权.  知识产权. 2017(01)
[2]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适用定位[J]. 卢纯昕.  知识产权. 2017(01)
[3]论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中市场替代的构成——以“大众点评诉百度案”为例[J]. 王超.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6(10)
[4]“案例群”归纳法与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J]. 田辰,吴白丁.  竞争政策研究. 2016(04)
[5]互联网不正当竞争对立法的挑战及其应对[J]. 吴韬,尹力沉.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5(04)
[6]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适用的逻辑分析——以新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为例[J]. 张钦坤.  知识产权. 2015(03)
[7]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中竞争关系认定的困境与进路[J]. 叶明,陈耿华.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5(01)
[8]中国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发展实证分析[J]. 张钦坤.  电子知识产权. 2014(10)
[9]论互联网行业不正当竞争的新特征及其法律规制[J]. 谭俊.  电子知识产权. 2014(10)
[10]关于竞争行为正当性评判泛道德化之反思[J]. 蒋舸.  现代法学. 2013(06)



本文编号:3337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337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4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