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基于弹性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关键环节辨识方法

发布时间:2021-09-29 08:46
  关键线路的辨识对于预防电网大事故,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弹性网络模型和复杂网络模型的广度指标,和基于支路开断分布因子的深度指标,并将二者结合,提出一种综合指标,用于识别电网中的关键线路。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广度指标以线路介数为基础,表征线路枢纽性,不存在最短路径的问题,且一对节点只需搜索一条主要输电路径,计算过程大大简化,且考虑了潮流方向性。深度指标表征线路故障对附近线路的影响严重程度。综合指标能辨识出那些故障后,在其附近影响深度大,波及范围广,可导致连锁故障、大面积停电的的关键线路。用IEEE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了所识别的关键线路故障后,最终可导致连锁故障发生。电网关键输电断面的研究、确定和在线监视对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确定关键断面的新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在弹性网络拓扑中,直接从本文所识别的关键线路附近,观察搜索符合断面特征的输电线路集合,确定初始输电断面,最后将安全裕度小的输电断面作为关键断面。该方法省略了电网分区这一步骤,简单直观。电网弹性网络模型的应用能够实现电网稳定分析的可视化,这种可视化的特点在本文关键断面的确...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弹性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关键环节辨识方法


lEEE9节点系统拓扑

曲线,支路,系统弹性,可加性


十1??( ̄)??图2-11EEE9节点系统拓扑??3-T--T1??2?.:,?A??<,^?i?4??8-f ̄-?_i—瓦?1?)??f-1…",?>?,,??y丄?9?!?%?—?“?/??^n^-4-z??E??图2-2丨EEE9节点系统弹性网络??由于各支路的纵向受力,各个量具有可加性,因此可将整个系统等效为一条??支路,如下:??"X"? ̄—??0?eq?ku??!、??i?J??]?\??—???SPbot??l-??图2-3弹性网络单支路等效图??当弹性系数大于零时,AP与A叭的比值为正,在发电机功-角特性曲线上,??对应静态稳定的范围。因此

曲线,角特性,弹性网络,等效图


十1??( ̄)??图2-11EEE9节点系统拓扑??3-T--T1??2?.:,?A??<,^?i?4??8-f ̄-?_i—瓦?1?)??f-1…",?>?,,??y丄?9?!?%?—?“?/??^n^-4-z??E??图2-2丨EEE9节点系统弹性网络??由于各支路的纵向受力,各个量具有可加性,因此可将整个系统等效为一条??支路,如下:??"X"? ̄—??0?eq?ku??!、??i?J??]?\??—???SPbot??l-??图2-3弹性网络单支路等效图??当弹性系数大于零时,AP与A叭的比值为正,在发电机功-角特性曲线上,??对应静态稳定的范围。因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状态拓扑模型的电网安全稳定研究及展望[J]. 竺炜,黄明涛,钟鹏.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6(01)
[2]基于有功潮流介数的电网关键线路辨识[J]. 张涛,孙晓伟,徐雪琴,李振兴.  电网技术. 2016(01)
[3]基于源流路径链和输电介数的电网关键线路辨识[J]. 张富超,谢成荣,沈立新,张富春,黄家栋,刘金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5(21)
[4]基于谱聚类算法的电力系统关键断面自动识别[J]. 陆剑,赵丹丹.  水电能源科学. 2015(08)
[5]基于映射广义弹性系数的电网静态稳定快速评估判据[J]. 章雅纯,陈树勇,刘道伟,马世英,陈勇,郑超,马士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16)
[6]基于事故链及动态故障树的电网连锁故障风险评估模型[J]. 丁明,肖遥,张晶晶,何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04)
[7]电网关键断面及安全运行规则自动发现系统设计与工程实现[J]. 赵峰,孙宏斌,黄天恩,郭庆来,吴文传,温柏坚.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01)
[8]基于功率介数的电网关键环节辨识[J]. 王涛,高成彬,顾雪平,梁海平.  电网技术. 2014(07)
[9]综合考虑多种电网安全主题的关键断面自动发现方法[J]. 赵峰,孙宏斌,谭嫣,郭庆来,郭文鑫.  电网技术. 2014(05)
[10]基于映射弹性势能的电网有功承载能力定量指标[J]. 竺炜,周孝信,蒋頔,茹梁,李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13)

博士论文
[1]基于复杂电网非均质特性的连锁故障关键元件辨识模型[D]. 梁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4



本文编号:3413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413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6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