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谈小学信息技术高效探究式课堂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10-06 20:04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思考、探究、实践和交流,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改进教学方针,争取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提升其学习效果,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文章来源】:才智. 2020,(19)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谈小学信息技术高效探究式课堂的构建


因特网图示

网页,操作界面,学生


例如:在学习《学会保存网上的信息》一课时,我先给学生布置如下探究任务:请查找中秋节的由来、传说,并收集一些相关的图片素材。然后我提问道:“同学们第一步要做什么?”学生答:“先打开浏览器,输入要查找的内容。”于是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访问相关网页时,我问道:“如果需要经常查看这些内容,怎么做更方面?”学生思考一阵,答道:“可以把这些资料保存起来。”我问道:“怎么保存?”这时学生给出很多想法,比如:把网页保存下来;把有用的文字复制,然后粘贴到一个文档上。然后我让学生尝试保存网页,这时学生不会操作,便会主动向我询问,我则提醒学生打开“文件”菜单,当学生看到“另存为”选项时,便能意识到下一步的操作。之后学生点击“另存为”,顺利将网页保存在某一文件中,操作界面如图2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我一直和学生保持对话,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困惑,学生则一直保持思考、探究和操作的状态,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三、创设问题情境,促进自主探究

界面图,关键字,界面,学生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通过实践,学生才能对理论知识产生更透彻的认识,才能真正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动手能力较差,且缺少使用信息技术的经验,所以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并且,很多教师习惯将操作步骤直接告知学生,剥夺了学生探究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为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这样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赋予学生,学生可以自由思考、探究、实践和交流,可以有更多尝试的机会,并能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攻破学习难关,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神奇的电子邮件》一课时,我便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首先我给学生布置如下任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 张振宝.  中国校外教育. 2017(S1)
[2]小学信息技术互动教学研究[J]. 陈鸿培.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8)
[3]探讨小学信息技术提问的艺术[J]. 何洁.  中国校外教育. 2017(30)



本文编号:3420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420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a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