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直升机反潜作战使用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1-10-26 02:57
针对舰载直升机的反潜作战使用问题,从反潜战术层面综述了舰载直升机对潜搜索、跟踪、攻击作战的国内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反潜作战使用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文章来源】:电光与控制. 2019,26(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舰载直升机对潜搜索研究现状分析
1.1 舰载直升机搜潜理论的研究现状
1.2 舰载直升机搜潜装备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1.2.1 吊放声呐的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1) 吊放声呐探测距离及搜索效能研究。
2) 吊放声呐对潜搜索的航路规划研究。
3) 舰-机以及机-机协同对潜搜索研究。
4) 直升机对水面舰艇编队的对潜警戒研究。
1.2.2 声呐浮标的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1) 声呐浮标作用距离研究。
2) 声呐浮标阵的定位精度研究。
3) 声呐浮标阵的搜潜效能及阵形优化方法研究。
4) 声呐浮标与吊放声呐的联合探测研究。
1.2.3 非声探测器材的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1.3 舰载直升机对潜搜索研究存在的不足
1.3.1 考虑海洋环境影响不够
1.3.2 潜艇规避模型过于简单
1.3.3 机-机协同和舰-机协同对潜搜索的研究不够
1.3.4 不同搜索装备的信息融合不够
2 舰载直升机对潜跟踪研究现状分析
2.1 舰载直升机对潜跟踪的研究现状
2.2 舰载直升机对潜跟踪研究存在的不足
3 舰载直升机对潜攻击研究现状分析
3.1 舰载直升机攻潜武器装备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3.1.1 航空鱼雷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1) 航空鱼雷水下运动模型及攻潜过程研究。
2) 航空鱼雷发现目标概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3) 机-机以及舰-机协同对潜攻击的研究现状。
3.1.2 航空深弹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1) 航空深弹水下运动模型及攻潜过程研究。
2) 航空深弹的命中概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3.2 舰载直升机对潜攻击研究存在的不足
1) 考虑海洋环境影响不够。
2) 潜艇规避模型过于简单。
3) 机-机协同和舰机协同对潜攻击的研究不够。
4 舰载直升机反潜作战使用的研究展望
1) 注重与舰载直升机反潜作战实际的结合。
2) 重视海洋环境对反潜作战的影响。
3) 进一步完善潜艇规避模型。
4) 加强对机-机和舰机协同反潜的研究。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投鱼雷发现概率的解析模型研究[J]. 郑强,杨日杰,陈佳琪,单志超. 电光与控制. 2017(03)
[2]舰载反潜直升机蛇形机动前方护航搜索方法及其仿真[J]. 丛红日,周海亮,陈邓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6(06)
[3]反潜直升机吊放声纳水面舰艇编队尾后锯齿形法搜潜[J]. 罗木生,曾家有,侯学隆. 航空学报. 2017(01)
[4]主动全向声纳浮标性能预测[J]. 梁巍,杨日杰,熊雄,程翔.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6(03)
[5]飞机运动态势对航空深弹入水点散布影响分析[J]. 吴芳,吴铭,高青伟,杨日杰.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6(04)
[6]舰载声呐与航空吊放声呐协同双基地搜索范围研究[J]. 韩建辉,杨日杰,郑晓庆,李大卫. 声学技术. 2016(02)
[7]航母近程反潜区反潜直升机对潜警戒能力研究[J]. 吴福初,曹帅.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6(01)
[8]反潜巡逻机作战使用研究综述[J]. 王新为,谭安胜.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5(04)
[9]基于先验目标航向的吊声扇面螺旋线搜潜建模[J]. 吴铭. 系统仿真学报. 2015(12)
[10]反潜直升机吊放声纳被动搜潜仿真与优化[J]. 李祥珂,赵志允,杜毅. 电光与控制. 2015(11)
博士论文
[1]反潜巡逻飞机搜潜辅助决策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 屈也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吊放声呐搜潜技术研究[D]. 周田宰.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58686
【文章来源】:电光与控制. 2019,26(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舰载直升机对潜搜索研究现状分析
1.1 舰载直升机搜潜理论的研究现状
1.2 舰载直升机搜潜装备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1.2.1 吊放声呐的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1) 吊放声呐探测距离及搜索效能研究。
2) 吊放声呐对潜搜索的航路规划研究。
3) 舰-机以及机-机协同对潜搜索研究。
4) 直升机对水面舰艇编队的对潜警戒研究。
1.2.2 声呐浮标的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1) 声呐浮标作用距离研究。
2) 声呐浮标阵的定位精度研究。
3) 声呐浮标阵的搜潜效能及阵形优化方法研究。
4) 声呐浮标与吊放声呐的联合探测研究。
1.2.3 非声探测器材的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1.3 舰载直升机对潜搜索研究存在的不足
1.3.1 考虑海洋环境影响不够
1.3.2 潜艇规避模型过于简单
1.3.3 机-机协同和舰-机协同对潜搜索的研究不够
1.3.4 不同搜索装备的信息融合不够
2 舰载直升机对潜跟踪研究现状分析
2.1 舰载直升机对潜跟踪的研究现状
2.2 舰载直升机对潜跟踪研究存在的不足
3 舰载直升机对潜攻击研究现状分析
3.1 舰载直升机攻潜武器装备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3.1.1 航空鱼雷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1) 航空鱼雷水下运动模型及攻潜过程研究。
2) 航空鱼雷发现目标概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3) 机-机以及舰-机协同对潜攻击的研究现状。
3.1.2 航空深弹作战使用研究现状
1) 航空深弹水下运动模型及攻潜过程研究。
2) 航空深弹的命中概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3.2 舰载直升机对潜攻击研究存在的不足
1) 考虑海洋环境影响不够。
2) 潜艇规避模型过于简单。
3) 机-机协同和舰机协同对潜攻击的研究不够。
4 舰载直升机反潜作战使用的研究展望
1) 注重与舰载直升机反潜作战实际的结合。
2) 重视海洋环境对反潜作战的影响。
3) 进一步完善潜艇规避模型。
4) 加强对机-机和舰机协同反潜的研究。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投鱼雷发现概率的解析模型研究[J]. 郑强,杨日杰,陈佳琪,单志超. 电光与控制. 2017(03)
[2]舰载反潜直升机蛇形机动前方护航搜索方法及其仿真[J]. 丛红日,周海亮,陈邓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6(06)
[3]反潜直升机吊放声纳水面舰艇编队尾后锯齿形法搜潜[J]. 罗木生,曾家有,侯学隆. 航空学报. 2017(01)
[4]主动全向声纳浮标性能预测[J]. 梁巍,杨日杰,熊雄,程翔.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6(03)
[5]飞机运动态势对航空深弹入水点散布影响分析[J]. 吴芳,吴铭,高青伟,杨日杰.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6(04)
[6]舰载声呐与航空吊放声呐协同双基地搜索范围研究[J]. 韩建辉,杨日杰,郑晓庆,李大卫. 声学技术. 2016(02)
[7]航母近程反潜区反潜直升机对潜警戒能力研究[J]. 吴福初,曹帅.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6(01)
[8]反潜巡逻机作战使用研究综述[J]. 王新为,谭安胜.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5(04)
[9]基于先验目标航向的吊声扇面螺旋线搜潜建模[J]. 吴铭. 系统仿真学报. 2015(12)
[10]反潜直升机吊放声纳被动搜潜仿真与优化[J]. 李祥珂,赵志允,杜毅. 电光与控制. 2015(11)
博士论文
[1]反潜巡逻飞机搜潜辅助决策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 屈也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吊放声呐搜潜技术研究[D]. 周田宰.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58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45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