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网络暴力行为的危害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05:12

  本文关键词:网络暴力行为的危害及成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广泛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便利,人们只要坐在电脑前运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就能知晓世界各地的新闻,使网上的信息杂而广却快速地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互联网不仅带给人类一场技术革命,它也重新构建了人类的互动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形态。21世纪互联网已经深入人心,虚拟社会就像现实社会一样复杂。2008年“网络暴力第一案”的宣判使司法第一次进入网络暴力案件中,也拉开了大众对于探讨网络暴力的序幕。在网络上爆发的“人肉搜索”所代表的网络暴力事件也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的阴暗面,而网络上频频爆发的谣言、诽谤、骂战等网络暴力也使这个阴暗面正在消极的增大。网络暴力行为具有如此强的威力本质上源于互联网庞大的用户群体的集合行为,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网络暴力行为同时也对多方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也是本文所要探究的。本文的研究类型属于定性研究,运用个案访谈法并辅以事件分析,探讨网络暴力行为对个体、法律和社会道德所造成的危害,并以集合行为理论、冲突论探讨网络暴力行为的成因。本研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的缘起及意义、相关文献及理论依据的梳理以及研究过程,说明本文是以网络暴力行为作为文章主线,集合行为理论及冲突论为理论视角对本篇论文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介绍网络及网络的发展状况,并解释网络暴力行为的内涵及其实质。第三部分通过对“史上最毒后妈”事件、“李刚门”事件、“铜须”事件这三个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将网络暴力行为分为三类,即网络舆论暴力、网络谣言、人肉搜索,使网络暴力行为更加具体、清晰。第四部分主要论述网络暴力行为对个体、法律、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正是这些潜藏的威胁引发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反思。第五部分分别从社会现实根源、群体形成过程及群体心理三个角度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第六部分也就是本文的结论,主要对本研究进行总体概述及展望。
【关键词】:网络暴力行为 危害 成因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6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8-9
  • (一)选题的缘起8-9
  • (二)研究的意义9
  • 二、文献综述9-13
  • (一)网络暴力相关研究9-12
  • (二)文献述评12-13
  • 三、理论依据13-15
  • (一)集合行为理论相关研究13-14
  • (二)冲突理论相关研究14-15
  • 四、研究方法15-16
  • (一)研究方法15
  • (二)访谈对象的选取15
  • (三)访谈资料的获取过程15-16
  • 第一章 网络及网络暴力行为16-19
  • 一、网络及网民的发展状况16-17
  • (一)网络的发展16
  • (二)中国网民的发展状况16-17
  • 二、网络暴力行为内涵17-19
  • (一)网络暴力行为的概念17-18
  • (二)网络暴力行为的本质18-19
  • 第二章 网络暴力行为类型19-27
  • 一、网络暴力事件19-22
  • (一)“史上最毒后妈”事件19-20
  • (二)“李刚门”事件20-21
  • (三)“铜须”事件21-22
  • 二、网络暴力行为分类22-26
  • (一)网络舆论暴力22-24
  • (二)人云亦云的网络谣言24
  • (三)恶意滥用的人肉搜索24-26
  • 三、小结26-27
  • 第三章 网络暴力行为的危害27-30
  • 一、个体权益上的侵犯27-28
  • 二、司法权威性的动摇28-29
  • 三、公众道德观的扭曲29
  • 四、小结29-30
  • 第四章 网络暴力行为的成因30-38
  • 一、分化与冲突30-33
  • (一)阶层分化下的民粹主义30-31
  • (二)相对剥夺感下的利益冲突31-33
  • 二、个体的聚集33-35
  • (一)愤怒性情境33
  • (二)去个体化33-35
  • 三、乌合之众35-37
  • (一)从众心理35
  • (二)群体极化35-37
  • 四、小结37-38
  • 结论与展望38-40
  • 参考文献40-43
  • 被访者名单43-44
  • 后记44-45
  •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平;;“网络暴力”何时休?[J];中国信息界;2006年13期

2 英恩;;网络暴力:骂声窒息自由[J];软件工程师;2006年12期

3 郝香;;网络暴力成因及防治[J];东南传播;2007年10期

4 陈妍妍;;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与防范对策——从丁香小慧等事件引发的思考[J];东南传播;2008年02期

5 张婷;;从“人肉搜索”看网络暴力[J];东南传播;2009年03期

6 刘冰冰;;网络暴力的控制困境与出路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8期

7 马龙;;网络暴力可变“暴”为“宝”[J];理论参考;2009年08期

8 王晨岑;;“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多重解读[J];理论参考;2009年08期

9 穆建刚;刘立红;;人肉搜索导致网络暴力之成因分析[J];理论参考;2009年08期

10 许承亮;;试析当前网络暴力问题[J];科技信息;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晋;;面对人肉搜索——倡导合理适度 拒绝暴力侵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光华;;网络暴力中“群体极化”倾向研究[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彬彬;发达国家如何治理网络暴力言论[N];学习时报;2013年

2 舒锐;人肉搜索让网络暴力击鼓传花[N];人民法院报;2014年

3 严宝康;网络暴力之风不可长[N];解放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邢文;谁在展示网络暴力[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杨金志;用什么来约束“网络暴力”?[N];经理日报;2008年

6 曹林;究竟是谁“很黄很暴力”?[N];东方早报;2008年

7 龚丹韵;“人肉搜索”:价值分享还是网络暴力?[N];解放日报;2008年

8 秦平;治理网络暴力需法律与道德双管齐下[N];法制日报;2008年

9 本版编辑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陆士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周孝正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 黄澄清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心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应力 网友 偶尔喝多不算坏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李显冬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匡文波;道德法律携手 遏制网络暴力[N];人民日报;2008年

10 刘敬邋张志超 大洋网;“网络暴力”愈演愈烈:亟须运用法律和道德手段给予制止[N];中华新闻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宁宁;论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及治理[D];河北大学;2010年

2 袁智玲;和谐语境下的网络暴力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3 李舒慧;网络暴力语言现象探析[D];渤海大学;2013年

4 梁丽莉;法律规制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现象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5 刘莹;政府监管网络暴力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6 左晓光;网络暴力的法理学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7 赵淑岩;网络暴力现象及其引导和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云卿;失范的“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暴力现象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孙健;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李召颖;网络传播中的暴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暴力行为的危害及成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56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8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