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相关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2-02-26 07:45
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频发,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相关争议问题。企业在网络上公开发布的联系人信息是否属于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当结合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综合考量;"人肉搜索"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当归于"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范畴而具有刑事可罚性;司法实践中对公民个人信息的类别归属存在不清晰的问题,不同信息类型配置的构罪标准和罪量档次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商榷。
【文章来源】:中国检察官. 2019,(1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公开信息的界定
二、“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认定
三、公民个人信息的类别归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问题研究[J]. 张东生,戴有举.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3)
[2]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类型化与制裁思路[J]. 于志刚,李源粒. 政治与法律. 2016(09)
[3]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立法的理性分析——兼论对该罪立法的反思与展望[J]. 蔡军. 现代法学. 2010(04)
本文编号:3644252
【文章来源】:中国检察官. 2019,(1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公开信息的界定
二、“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认定
三、公民个人信息的类别归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问题研究[J]. 张东生,戴有举.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3)
[2]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类型化与制裁思路[J]. 于志刚,李源粒. 政治与法律. 2016(09)
[3]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立法的理性分析——兼论对该罪立法的反思与展望[J]. 蔡军. 现代法学. 2010(04)
本文编号:3644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64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