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8 09:13
本文关键词:中国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政治参与是政治学重要的概念之一,在现代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与现代民主政治体系息息相关。自从互联网络兴起以来,党和政府与社会团体、公民之间,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社会团体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各种利益群体之间沟通信息的数量与日俱增,传播速度大幅提升。因此,网络政治作为政治学领域的一个新名词,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网络有序政治参与作为普通公民更加快捷、高效、有秩序的参与政治,对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会避免由于“参与爆炸”所引发的政治混乱、不稳定。 本文针对当代中国公民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有序的进行政治参与的必然性、可能性和合法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全文共分引言和三章: 引言:交代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相关研究:国内关于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概念、特征、载体的研究,国内关于网络无序政治参与危害的研究,国内关于规范和引导网络政治参与的论述,国外利用统计变量对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研究,国外关于网络政治参与与社会网络、政治效能、政治兴趣关系和对现实世界影响的研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方法、框架结构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主要写了网络有序政治参与概述。探讨了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内容,主体,客体,方式;以及网络有序政治参与具有秩序性、理性、适度性的特点;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9种载体:即时通讯、电子邮件、论坛/BBS、博客/个人空间、社交网站、微博、网络签名、搜索引擎、建立网站;以及3种类型:理性的网络舆情,健康的网络虚拟政治性社团,权威的网络政治人或精英;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包括两点:一是网络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与危害:网络无序政治参与具有非法化的表现,网络无序政治参与具有情绪化的表现,网络无序政治参与具有欺骗化的表现;网络无序政治参与可能冲击到发展、稳定、改革、和谐大局,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网络政治参与不平等的扩大,“群体极化”现象可能引发“多数人的暴政”;以及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促进政府工作廉洁,提高公民民主意识,有助于政治民主建设。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成就、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首先,阐述了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成就: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组织加强了制度建设;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社会公德心有所增强;党和政府与公民网络沟通和互动有所提高。其次,我国当前网络有序参与的突出问题,即“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分化严重,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会令民族极端狭隘主义、地域歧视主义、炫富主义的思想在网络上更加严重蔓延;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行为不规范,主要指网络法律法规规制方面存在困境,网络有序政治参与道德规范方面存在困境,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监管方面存在困境。再次,当前我国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能力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中国公民网络政治有序参与能力存在差异;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存在“选择性接触”;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缺乏制度保障。 第三章:着重阐述了构建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首先,加强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网络有序政治参与法律体系;二是规制网络经营组织和从业人员的行为;三是不断提高政府对互联网技术的反应和把控能力。其次,健全我国网络有序政治参与伦理规范体系。一是提高公民审慎的理性判断能力;二是实现有限度的自由;三是培养公民理性的宽容意识。再次,健全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技术性对策。一是加强技术监控,准确把握工作方向;二是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中国公民 网络 有序政治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21.5;G20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1
- 引言11-16
- (一) 选题背景11
- (二) 研究现状11-14
- 1. 国内研究状况11-13
- 2. 国外研究状况13-14
- (三) 本文研究思路、主要方法和框架结构14
- 1. 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14
- 2. 框架结构14
- (四) 本文创新之处14-16
- 一、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概述16-25
- (一)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概念、内容和特点16-19
- 1.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16
- 2.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内容16-18
- 3.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特点18-19
- (二)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载体与类型19-21
- 1.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载体19-20
- 2.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类型20-21
- (三)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性21-25
- 1. 网络无序政治参与的表现与危害21-23
- 2.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23-25
- 二、 我国当前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成就、突出问题和原因分析25-34
- (一) 我国当前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成就25-26
- 1.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主体规模不断扩大25
- 2.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组织加强了制度建设25
- 3. 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社会公德心有所增强25-26
- 4. 党和政府与公民网络沟通和互动有所提高26
- (二) 我国当前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突出问题26-31
- 1. “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分化严重26-27
- 2. 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27-29
- 3. 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行为不规范29-31
- (三) 当前我国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31-34
- 1. 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能力不平衡31
- 2. 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存在“选择性接触”31-32
- 3. 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缺乏制度保障32-34
- 三、 构建我国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34-40
- (一) 加强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34-36
- 1. 建立健全网络有序政治参与法律体系34
- 2. 规制网络经营组织和从业人员的行为34-35
- 3. 不断提高政府对互联网技术的反应和把控能力35-36
- (二) 健全我国网络有序政治参与伦理规范体系36-38
- 1. 提高公民审慎的理性判断能力36
- 2. 实现有限度的自由36-37
- 3. 培养公民理性的宽容意识37-38
- (三) 健全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的技术性对策38-40
- 1. 加强技术监控,准确把握工作方向38-39
- 2. 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39-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43-45
- 后记45-4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乐媛;杨伯溆;;网络极化现象研究——基于四个中文BBS论坛的内容分析[J];青年研究;2010年02期
2 丁大晴;;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发展及其法律保障[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公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40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