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省级图书馆如何建立覆盖全省的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17-09-17 04:36

  本文关键词:省级图书馆如何建立覆盖全省的服务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省级图书馆 服务体系 数字化 资源整合


【摘要】:省级图书馆的服务网络应该在区域内具有指导和骨干网络特征,一方面积极发挥自身资源的优势,建立面向公众的服务体系和网络,另一方面可以对省区内公共图书资源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在互操作、搜索引擎、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和高效的服务体系。根据这一指导原则,省级图书馆应该着力构建覆盖全省的服务体系,而积极整合区域内资源和推动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辽宁省图书馆;
【关键词】省级图书馆 服务体系 数字化 资源整合
【分类号】:G258.21
【正文快照】: 省级图书馆通常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市级和其他基层公立图书馆相比,省级图书馆在藏书量、服务方式、服务范围、图书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和联动性也都更加完善,因而省级图书馆服务网络的构建对于提升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与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信息网络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振波,姚晓霞,曾丽军;馆际互借系统发展趋势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年02期

2 陈佩燕,杨军;OCLC ILLiad:香港高校图书馆普遍使用的馆际互借系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年03期

3 李军凯;从CASHL和NSTL看我国文献传递服务的模式和发展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年06期

4 范洁;中美图书馆馆际互借比较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年02期

5 强自力;国家文献供应中心模式研究及对“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评价[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标准化探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年04期

2 黄燕妮;蔡孟欣;;JULAC: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典范[J];图书与情报;2008年02期

3 邹际平;董小芬;;谷歌图书馆,还是图书馆的谷歌化——美国图书馆资源共享回顾和前瞻[J];图书与情报;2010年05期

4 方卿;李松;;近五年我国图书营销管理战略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06年06期

5 李沂秋;;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图情研究;2009年03期

6 王建文;;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杨坚红;;CALIS CASHL NSTL三大文献传递系统服务比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7期

8 梁庆桦,范德清;中西方图书馆馆际互借模式比较探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9 朱刚;武群辉;刘海;;长三角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构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03期

10 张艺缤;郭劲赤;;CASHL与NSTL文献传递服务及用户体验之比较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卓卓;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彭双五;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淑东;我国图书馆馆际互借规则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红燕;中美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范丽莉;我国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张晔华;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及其版权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盛志冰;Web2.0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系统模型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田鹏;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过程激励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左亮亮;安徽省“211工程”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与利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孔红蕊;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王庆浩;基于云计算的馆际互助与文献传递系统[D];复旦大学;2012年

10 任延安;“211”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致忠;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中的若干问题[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年03期

2 顾銷;美国图书馆事业概况[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年03期

3 唐秀群;高校图书馆的无中介文献传递[J];图书与情报;2003年04期

4 钱遒立,印永清;网络时代馆际互借模式之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5 孔令娥;电子时代的馆际互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年04期

6 曾丽军;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年03期

7 陈益君,谢敏;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06期

8 姚晓霞,陈凌,曾丽军;CALIS馆际互借系统的工作流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06期

9 卢振波,姚晓霞,曾丽军;馆际互借系统发展趋势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年02期

10 范丽莉;试论图书馆的非中介性文献传递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向明;关于省级电子图书馆建设的若干问题[J];图书馆学研究;1997年06期

2 张海燕;第二、三次省级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比较[J];图书馆论坛;2003年04期

3 ;中南区省级图书馆业务研究讨论会第一次专题讨论[J];图书馆;1981年01期

4 王筱雯;对省级图书馆实现办公自动化的认识和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1年05期

5 徐向东;试论省级图书馆开放格局的多元化——由辽宁省图书馆开放办馆实践引发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2年06期

6 段静;;“我的图书馆”服务比较研究——以省级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1年08期

7 庄义逊;;图书馆藏书组织新议[J];图书馆论坛;1981年02期

8 ;华东地区省级图书馆协作会简章[J];山东图书馆季刊;1983年03期

9 本刊记者;;华东地区省级图书馆协作会第一次会议在黄山召开[J];新世纪图书馆;1983年03期

10 沈丽英;新时期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转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钰;;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之升华——夜郎故土上的省级图书馆[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2 王雨芬;;试论城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协调发展[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

3 林永祥;;福建省图书馆历史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利用[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中心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林桦;;省级图书馆地方文献联机编目工作刍议[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郭敏芳;;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之建设[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曹玉凤;;利用公共图书馆促进方志开发刍议[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7 王丽娜;;福建省公共图书馆与海西区文化建设浅析[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丽平;;分清主次 立足本职——论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与有偿服务[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何鼎富;王卉;;改革开拓的历程 跨世纪发展的信念——纪念省图学会期刊工作研究组成立十二周年[A];走向新世纪——福建省第四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范志毅;;公共图书馆文献缩微品数字化与共享[A];2009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义峰;“免费热”能否引发“阅读热”[N];人民日报;2008年

2 记者 董纯进;发挥网络优势服务基层读者[N];海南日报;2005年

3 佳纹 本报记者  孟凌云;利用有限资源 热心服务大众[N];吉林日报;2007年

4 王毅;浙图样本:免费之后[N];杭州日报;2007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彭致;浙图成全国首家“零门槛”省级图书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袁锋;我省不断完善公共文体设施[N];海南日报;2007年

7 蔡葩;图书捐赠:海南文化亮丽风景[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毛琦;辽宁省图书馆:从突破与创新中走来[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吴 音;对省图书馆的几点期待[N];海南日报;2005年

10 李静;总分馆制与省级图书馆定位[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宇麟;公共图书馆营销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姚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袁村平;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影响因素分析[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7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867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2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