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创新报告支招媒体数字化生存
本文关键词:《纽约时报》创新报告支招媒体数字化生存
更多相关文章: 纽约时报 社交媒体 新闻采编 档案资料 数字化生存 核心人员 国际水准 内容管理系统 发展战略 支持系统
【摘要】:正最近,一份《纽约时报》创新报告进入媒体人视野。该报告提出的一些建议,对于国内纸媒转型有借鉴意义:1.创建新闻采编受众拓展团队。这个团队除了负责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等直接推广业务方面的策略,也需要教会采编团队如何让报道个性化、如何运用已有的档案资料。2.创建新闻采编分析团队。一代又一代的主编不得不猜测读者想要什么。分析团队要有能力告诉他们猜测是
【关键词】: 纽约时报;社交媒体;新闻采编;档案资料;数字化生存;核心人员;国际水准;内容管理系统;发展战略;支持系统;
【分类号】:G211
【正文快照】: 最近,一份《纽约时报》创新报告进入媒体人视野。该报告提出的一些建议,对于国内纸媒转型有借鉴意义:1.创建新闻采编受众拓展团队。这个团队除了负责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等直接推广业务方面的策略,也需要教会采编团队如何让报道个性化、如何运用已有的档案资料。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关鹏;张杨;;解读《纽约时报》新闻谎言[J];世界知识;2003年13期
2 黄小雄 ,张志安;美国传媒如何并购网络媒体——从纽约时报公司并购About.com网站谈起[J];中国记者;2005年05期
3 西摩·托平;;顺应潮流:《纽约时报》的改革经验[J];中国报业;2005年03期
4 于时语;;《纽约时报》的专栏才女[J];南风窗;2006年01期
5 李强;;80后的“中国梦”[J];世界博览;2011年03期
6 陆杰;;中国为何没有《纽约时报》?[J];招商周刊;2003年51期
7 辜晓进;;美国总编们最操心什么[J];招商周刊;2003年35期
8 杨荐;;造假记者坦真言 《纽约时报》记者布莱尔出版回忆录[J];新闻天地;2004年04期
9 薛国林;冯远顺;;副刊如何争夺假日受众——《纽约时报》周末版生活类副刊扫描[J];新闻实践;2005年12期
10 董芳芳;;美国媒体如何走出“丧失信誉的一年”——析《纽约时报》重振公信力五大举措[J];新闻知识;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佶;徐薇;;对“5.12”大地震后《纽约时报》和《新京报》相关报道的媒体话语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宋晓舟;;《纽约时报》对华经济新闻报道的评价资源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秀英;;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5.12四川地震后灾区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报道的比较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飞;;新闻媒体应该享有这样的特权吗?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剖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王永亮;郭晓明;;完善媒体集团治理结构——中美比较研究[A];中国传媒经济(第一辑)[C];2004年
6 彭兆平;;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西风或东风——美国当今传媒业发展的启示[A];出版科学探索(第8辑)[C];2008年
7 牛静;;雄辩建构事实?——从修辞学视角分析西方新闻报道的传播技巧[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胡泳;;新媒体环境下的参与式新闻[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飞;;设立“中国报业发展基金”可行性研究[A];论传媒改革与发展——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0 董广安;朱清河;;负面报道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美国新闻报道观给我们的启示[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亦菲;《纽约时报》为何质疑美国“自由市场”?[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2 郑焰;在中国工作的西方记者们[N];南方周末;2006年
3 匆匆;26岁帅哥入主纽约主流报纸成焦点人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李美;纽约的四大美分报[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郜书锴;美国眼球“争夺战”还在升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李青藜;美国报纸如何应对困局吸引青年读者[N];中华新闻报;2007年
7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赵凯邋李雪昆 整理;数字化进程近在眼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张洪忠邋周粟 宿可 陶馨宇 周松铖 郑学军 王红艳;中、美、英三国报纸新闻框架比较[N];中华新闻报;2008年
9 萧三郎;纽哈斯兜售《今日美国》[N];华夏时报;2002年
10 本报评论员 周飙;传统媒体的“隐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军芳;美国报纸报道模式的流变[D];复旦大学;2006年
2 金豪洙;美国精英评论与反恐战争:构架方法[D];复旦大学;2008年
3 万珂;新闻自由的法律保护[D];复旦大学;2006年
4 马锋;现代风险报道生产偏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黄晓钟;中国媒介话语秩序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中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西方驻华媒体政策[D];外交学院;2009年
7 陈沛芹;论美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8年
8 邵静;《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涉华报道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艳轩;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李甜华;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陆银味;《人民网》和《纽约时报网》的对等国际报道之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金雯雯;新闻更正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何霞;《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赵微;中美控烟报道议题建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柳笛;《纽约时报》中涉华负面报道的批评语篇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8 唐闻佳;《纽约时报》网站奥运报道中的延伸报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马若斌;《中国青年报》与《纽约时报》汶川地震报道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张亦忱;美国媒体新闻词语透视:字里行间的无形观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68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96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