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建立华北及西北地区垂线变化试验监测网的意义和可行性

发布时间:2017-12-23 04:35

  本文关键词:建立华北及西北地区垂线变化试验监测网的意义和可行性 出处:《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时纬残差 地震 垂线变化 观测网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文时间和纬度观测资料的残差值在天体测量仪器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震发生前夕出现短期异常波动的现象,及不同地区天体测量仪器的观测残差与地震关系的特征,认为地方铅垂线的震前异常变化是造成天文时纬观测资料的残差值出现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相关的研究结果曾两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本文还论述了该现象发展成为有效的短期地震前兆的可能性和目前该研究面临的情况,及利用天体测量仪器监测垂线变化及对其开展深入研究的意义.讨论了利用一定数量的天体测量仪器组建试验观测网对认识什么构造区带上的什么类型的地震更容易使处于何种构造区带上的时纬仪器提前出现残差异常,异常特征和时间提前量出现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异常与地震三要素的定量或半定量的关系,以及优化观测和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的必要性.讨论了组建观测网所需观测仪器的性能,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合作试制的新仪器的特征.再次提出了在多震的华北、西北地区组建试验观测网的建议,讨论了组网的意义、可行性和有关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分类号】:P128
【正文快照】: 0引言对于地震这种极其复杂的地球物理过程,发现和确立有效的地震前兆现象,并能通过有效的手段及时准确地获取前兆信息,是提高地震预报水平的关键途径.地壳的构造和运动非常复杂,大地震的孕育过程不仅极为复杂,而且可能是非常漫长的,在不同的孕育阶段引起的地球物理场变化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娟;韩延本;;地球重力场时变性的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4期

2 赵娟;韩延本;;天文因素与地震灾害关系研究的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3 韩延本,田静;用于垂线变化研究和测震的北京天文时纬预测网[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年01期

4 韩延本,李志安;地震活动性的天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年03期

5 韩延本,赵娟;天文学与自然灾害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8年03期

6 李致森,张国栋,张焕志,刘学军;天文测时测纬的一种短时间异常与台站附近强震的对应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1978年04期

7 胡辉,李永生,王锐,蔡昕,赵军;云南天文台时纬残差与昆明周围强震[J];地球物理学报;1988年04期

8 张国栋;强震前地下水活动引起的垂线变化[J];地震学报;1981年02期

9 张国栋,韩延本,赵复垣;从天文观测提取地震前兆信息[J];地震学报;2002年01期

10 韩延本,张国栋,胡辉,赵洪声;组建云南天文时纬测震网的意义及可行性[J];地震研究;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红旗;韩延本;郭金运;胡辉;刘卫东;尹志强;田立丽;王政;王博;;用于测量铅垂线变化的小型天体测量仪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仙,石耀霖,刘桂萍;热物质上涌与震前重力异常关系初探[J];地震;2000年S1期

2 祝意青;郭树松;刘芳;;攀枝花6.1、姚安6.0级地震前后区域重力场变化[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4期

3 祝意青;刘芳;郭树松;;2010年玉树Ms7.1地震前的重力变化[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01期

4 刘端法,刘克人,郑金涵,卢红艳,郭凤义;1997~2003白家疃地震台记录的重力变化[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4期

5 卢红艳,郑金涵,刘端法,郭凤义,刘克人;1985~2003京津唐张地区重力变化[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4期

6 陈洁;温宁;陈邦彦;;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7 李勇;;基于固体潮的地震模拟预警系统的初步设计[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2期

8 康春丽;韩延本;刘德富;曹忠权;;强震前地气系统长波辐射(OLR)异常的成因[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6期

9 李月锋;丁行斌;;垂线偏差时变的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6期

10 王家龙;日地系统学中的太阳活动研究(Ⅰ)日地系统物理学中缓变型太阳活动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韩延本;胡辉;苏有锦;付虹;;天文时纬残差异常是一种重要的地震前兆常[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韩延本;胡辉;王红旗;尹志强;刘卫东;田立丽;王政;;对组建天体测量试验观测网开展地震预测研究的看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运泰;刘克人;郑金涵;宋胜合;刘端法;卢红艳;郭凤义;;局部重力场变化与地震发生的关系合作研究课题的回顾[A];“庆贺郭宗汾教授八十寿辰”暨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端法;倪学诗;刘克人;郑金涵;宋胜合;卢红艳;;PC机控制的重力固体潮数字化数据采集系统[A];“庆贺郭宗汾教授八十寿辰”暨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克人;郑金涵;郭宗汾;宋胜合;刘端法;卢红艳;郭凤义;;京津唐张地区的流动重力测量与修改的联合膨胀模型[A];“庆贺郭宗汾教授八十寿辰”暨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秦四清;薛雷;王媛媛;黄鑫;泮晓华;;对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的进一步验证及有关科学问题的讨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7 赵翠萍;陈章立;华卫;王勤彩;李志雄;郑斯华;;中国大陆主要地震活动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红旗;韩延本;郭金运;胡辉;刘卫东;尹志强;田立丽;王政;王博;;用于测量铅垂线变化的小型天体测量仪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石;王谦身;徐伟民;卢红艳;郭凤义;;震前重力场变化质源体边界估定及危险区划定实验[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桂杰;固体“类流态”机理及其与地震孕震的相似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马未宇;基于NCEP卫星红外增温异常与天体引潮力的地震短临预测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杨萍;近四十年中国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事件的群发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书大;基于垂线偏差的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月锋;关于垂线偏差时变[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5年

3 苏同卫;太阳长期活动的地球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4 铁永波;城镇泥石流灾害危险度评价与应急预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锋;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尼鲁帕尔·买买吐孙;PI算法提取DEMETER卫星地震电离层扰动异常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安,,陈黎,韩延本,田静;触发地震的日月引潮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2 汪汉胜,朱耀仲,许厚泽;三峡水库蓄水引起的地球自转扰动[J];测绘学报;2000年S1期

3 高旭,刘滨兴;全球地震活动与宇宙环境的关系[J];地震;1981年03期

4 刘德富,黎令仪;中国陆区大地震与太阳黑子活动[J];地震;1984年05期

5 陈棋福,马丽;地震综合分析预报的概率判定方法[J];地震;1990年03期

6 刘忠书,李愿军;地球自转与八十年代中国的大震活动趋势[J];地壳形变与地震;1982年03期

7 李延兴;地幔对流、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与板块运动[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2年03期

8 李辉,付广裕,孙少安,项爱民;滇西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计算[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年01期

9 方剑;中国海及邻域重力场特征及其构造解释[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1期

10 张赤军;地壳对不同波长地形在重力场中的响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泽民;应变仪与地震预报[J];世界科学;1990年05期

2 李时若;;美国地震学家塔茨奇评述中国地震预报工作[J];世界科学;1985年03期

3 R.A.Kerr;陈坚林;郝志航;;地震预测——还没有可靠的方法[J];世界科学;1979年04期

4 浅田敏;范一超;;日本地震预报的现状及新尝试[J];世界科学;1983年12期

5 木村重彦;吕海洋;;用伽玛线预报地震[J];世界科学;1989年09期

6 J. Labeyrie;赵芳灿;;地震预报的一种可靠方法[J];世界科学;1989年06期

7 吴迪;;用含氡量变化来预报地震[J];世界科学;1984年07期

8 赵娟;韩延本;;天文因素与地震灾害关系研究的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9 Carl Kisslinger ,柳百琪;地震预兆和地震预报[J];世界科学;1990年03期

10 胡辉,李正心,李辉,傅广裕;云南垂线的年际变化——天体测量和重力测定资料的比较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红旗;韩延本;郭金运;胡辉;刘卫东;尹志强;田立丽;王政;王博;;用于测量铅垂线变化的小型天体测量仪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3 王金甲;夏毅;;地球差异旋转与岁差[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余明;;关于狮子座流星雨的探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庄洪春;;我国日地关系的研究和空间科学的发展[A];第四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杜华斌;地球内核可能含铁镁合金[N];科技日报;2005年

2 实习生 张琦;观察云彩到底能不能预测地震?[N];科技日报;2005年

3 倪永华;地震预报让科学家很为难[N];科技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李艺;立春与风沙相伴而至[N];平凉日报;2007年

5 记者 张军;天气预报三年内精细到乡镇[N];北京日报;2006年

6 王江山(作者单位:辽宁省气象局);努力做到“三个到位” 务求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取得实效[N];中国气象报;2006年

7 记者 董映璧;“听”地核声音可以预报地震[N];科技日报;2005年

8 ;半个世纪的辉煌[N];中国气象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涂鸣华;ARGO:测量大海心跳[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李钊;地面布矩阵遥看系外星[N];科技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1322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22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d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