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活动区面积关系的统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11:11

  本文关键词: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活动区面积关系的统计研究 出处:《天文学报》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太阳 活动 黑子 方法 统计


【摘要】:依据太阳黑子的观测数据,首先分析了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所有活动区面积总和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所有活动区面积总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次分析了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最大活动区面积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太阳活动周内最大活动区面积的相关性非常差,且一个太阳活动周最大活动区的出现时间与该太阳活动周的峰值时间并没有固定的时序关系.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CB957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4132,41274193) 质检公益行业专项(200710123)资助
【分类号】:P182.9
【正文快照】: 1引言太阳黑子数的观测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从这些观测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太阳活动具有11 yr左右的周期.在描述太阳活动时,常采用太阳黑子数的平滑月均值来描述,两个相邻的太阳黑子数平滑月均值极小值之间的部分称为一个太阳活动周.每个极小值出现的时间既是前一个太阳周的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Pha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ive sunspot number and solar 10.7 cm flux[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年17期

2 章公亮,高玉芬,聂华山,李灼华,章庆华;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强烈磁暴群[J];空间科学学报;1990年02期

3 叶宗海,肖少瑜,薛顺生;1989年3月大宇宙线暴事件的特征[J];空间科学学报;1990年04期

4 黄庆铭;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骚扰[J];空间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5 ;Wavelet Analysis of the Schwabe Cycle Properties in Solar Activity[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4年06期

6 李可军,李秋莎,陈学昆,顾啸马;太阳活动的不对称性研究[J];天文学进展;2000年04期

7 Gui-Ming Le;Zi-Yu Cai;Hua-Ning Wang;Zhi-Qiang Yin;Peng Li;;Solar cycle distribution of major geomagnetic storms[J];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13年06期

8 杨星星;乐贵明;张成义;尹志强;赵威;;21~23周X1和X2级以上耀斑的统计分析[J];天文学报;2013年04期

9 Gui-Ming Le;Peng Li;Hui-Gen Yang;Yu-Lin Chen;Xing-Xing Yang;Zhi-Qiang Yin;;The properties of solar active regions responsible for ground level enhancements during solar cycles 22 and 23[J];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耀;我国地磁观测研究的发展[J];地球物理学报;1997年S1期

2 尹继尧;朱元清;宋治平;张国民;薛艳;刘杰;;Morlet小波显著性检验和精度分析在地磁场和地震活动性周期分析中的应用[J];地震学报;2011年05期

3 ;Sun's total irradianc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multiple solar indices[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2年01期

4 ;Predicting the solar maximum with the rising rate[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2年02期

5 ;Periodicity of sunspot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olar cycle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4年21期

6 叶宗海;1989年9月29日GLE事件的特征[J];空间科学学报;1991年04期

7 黄庆铭;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骚扰[J];空间科学学报;1992年04期

8 高玉芬,杨冬梅,章公亮;1991年6月地磁扰动──地面和同步高度特征[J];空间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9 汪毓明,叶品中,高玉芬,王家龙;1998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地磁暴的日地事件认证[J];空间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高玉芬,章公亮,,周荣茂;1991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地磁扰动[J];空间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文耀;;我国地磁观测研究的发展[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名日;地球物理场对磁敏式传感器影响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健;利用GPS对太阳耀斑电离层响应的监测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2 陈斌;太阳耀斑电离层效应的统计分析与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5年

3 张杨;太阳风的地磁效应与对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强度影响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公亮;;短娭——太阳活动对地磁X4影响的南北不对称性[J];地球物理学报;1962年01期

2 章公亮;;耀斑日面位置与磁扰关系的不对称性[J];地球物理学报;1963年01期

3 章公亮;磁扰的K_p类型与耀斑活动[J];地球物理学报;1982年01期

4 魏奉思;关于耀斑-激波非对称传播的统计研究[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7年02期

5 章公亮;行星际高密度结构的磁流体动力学特性[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89年05期

6 ;Global cooling in the immediate future?[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33期

7 章公亮,陆晨;太阳耀斑和地磁扰动的统计分析(1966—1978)[J];空间科学学报;1983年01期

8 黄庆铭;负相电离层骚扰及其日地相关关系[J];空间科学学报;1985年04期

9 叶宗海,卢钦棠,宗秋刚;宇宙线强度变化与磁扰K类型[J];空间科学学报;1987年04期

10 章公亮;行星际高密度结构的磁场位形[J];空间科学学报;198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勤;第22太阳活动周峰期和峰值的灰色模糊预测[J];天文研究与技术;1986年02期

2 苏同卫;李可军;;太阳活动对中国中纬度地区8级大地震的可能触发[J];天文研究与技术;2007年02期

3 史忠先,汪景阚,吴琴娣;太阳活动周的3个参量:A_S、B_T和B_W[J];天文学报;1999年02期

4 吴铭蟾;;第21周太阳活动的新预测[J];天文学报;1979年01期

5 王家龙;;第24太阳周将是一个低太阳周?[J];科学通报;2009年23期

6 徐文耀;第22太阳活动周峰年期间的中国地磁与高空物理子午链(英文)[J];天文研究与技术;1989年S1期

7 李可军;占腊生;;云南天文台太阳黑子相对数可靠性探讨[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8年04期

8 张可可,廖新浩;行星和太阳内部的磁流体力学(英文)[J];云南天文台台刊;2003年01期

9 宋文彬;汪景t;;太阳光球磁通量变化的周期性研究[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6年02期

10 谢瑞祥;汪敏;颜毅华;谭程明;;日冕物质抛射及其伴生的射电辐射观测特征[J];天文研究与技术;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娟;;第24太阳活动周螺度半球法则研究[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2 张桂清;;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和太阳质子事件[A];中国减灾与新世纪发展战略——首届“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唐云秋;;太阳第23周软X射线耀斑的统计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庄得新;周玉芳;;太阳黑子活动对近地空间的电磁辐射影响[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焦维新;;观测太阳的三大工程[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廖怀哲;马瑞平;;太阳质子事件与太阳软X射线爆发的研究[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廖德春;廖新浩;;第23周太阳黑子相对数的预报尝试[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太阳、行星分会场报告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9 沈长寿;资民筠;;用AE卫星探测资料检验原子氧数密度的模式值[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王赤;;行星际激波在日球空间的传播和相互作用[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刘垠;第24太阳活动周爆发最大级别耀斑 我国短波通信受到影响[N];大众科技报;2011年

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林元章;太阳真要冷淡地球吗[N];健康报;2008年

3 刘莉 周清春;空间天气预报:预知太阳喜怒哀乐[N];科技日报;2006年

4 实习生 张梦然;为期11年的新一轮太阳活动周期到来[N];科技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兰;太阳黑子周期[N];科技日报;2002年

6 余仁杰;今年太阳又活跃[N];科技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颖;关于“2000年太阳风暴”的问答[N];科技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宋丽芳;太阳风暴狂扰空间天气[N];中国航天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乐贵明;地磁暴前银河宇宙线强度变化的先兆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2年

2 夏莼;日珥形成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星星;太阳X级耀斑及相关现象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2 季晶晶;第23周太阳高能粒子特性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28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28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0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