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坑统计技术在行星表面定年应用中的误区
本文关键词:撞击坑统计技术在行星表面定年应用中的误区 出处:《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撞击坑 大小-频率分布 行星地质 二次撞击坑 地质年代学
【摘要】:撞击坑大小-频率统计技术在其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尚未引起国内外行星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使用该技术分析行星表面的年龄时,应注意:(1)由于晚期大轰击事件的存在,该技术不能用于估算内太阳系天体表面老于~38亿年的地质体的年龄;(2)由于内、外太阳系的撞击历史不同,不能直接使用月球上的撞击坑的产生方程估算外太阳系天体表面地质单元的绝对模式年龄;(3)由于二次撞击坑的干扰,须谨慎使用小撞击坑统计估算年龄;(4)分析撞击坑统计的结果前,首先需分析统计区的饱和状态;(5)避免使用太阳入射角小的影像数据统计撞击坑,避免选择地形复杂的区域作为统计区.另外,建议优先使用相对分布法、并结合累积分布法分析撞击坑统计的结果.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行星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华中构造力学研究中心;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月球与行星实验室;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100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74181)
【分类号】:P185
【正文快照】: 通过统计天体表面的撞击坑的密度估算其相对年龄与绝对年龄是行星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Arvidson et al.,1979).世界深空探测计划已经获取了越来越多的地外天体表面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这些数据极大的增进了对行星表面地质演化的认识,也促进了撞击坑统计技术在行星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捷;肖龙;黄俊;侯莹玲;;基于THEMIS图像分析的火星Icaria Fossae地区古老火山地貌特征与形成时间[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4期
2 赵健楠;黄俊;肖龙;乔乐;王江;胡斯宇;;撞击坑统计定年法及对月球虹湾地区的定年结果[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3 陈圣波;孟治国;崔腾飞;连懿;王景然;张旭晴;;虹湾地区月球卫星遥感地质解析制图[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奚晓旭;刘少峰;吴志远;韦蔚;焦中虎;李力;;基于粗糙度的月表虹湾地区地形地貌解译[J];国土资源遥感;2012年01期
2 许延波;颜丹平;俞天石;王翔;;雨海地区晚雨海世—爱拉托逊纪月海玄武岩充填过程研究[J];地质学报;2012年08期
3 俞天石;颜丹平;许延波;;虹湾东缘雁列式月岭构造带形貌特征与成因模式研究[J];地学前缘;2012年06期
4 韩坤英;庞健峰;丁孝忠;韩同林;剧远景;范本贤;丁伟翠;王振洋;;基于ArcGIS的月球虹湾地区数字地质图编制研究[J];地学前缘;2012年06期
5 奚晓旭;刘少峰;韦蔚;李珂;焦中虎;李力;;月表虹湾Hurst指数分析[J];地学前缘;2012年06期
6 李坤;刘建军;牟伶俐;秦前清;;利用小型撞击坑测算月球地质单元撞击年龄[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S2期
7 周增坡;程维明;周成虎;万丛;曹玉尧;;基于“嫦娥一号”的月表形貌特征分析与自动提取[J];科学通报;2011年01期
8 黄勇;胡小工;李培佳;曹建峰;蒋栋荣;郑为民;樊敏;;运动学统计定位方法应用于月球着陆器的精密定位[J];科学通报;2012年Z2期
9 周贤锋;赵书河;吴昀昭;薛峭;王振超;罗小星;;基于光学遥感数据虹湾地区铁钛含量反演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贤锋;吴昀昭;;基于M~3数据虹湾地区铁钛含量研究[A];第十届全国月球科学与比较行星学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伟翠;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奚晓旭;月表LQ-4地区遥感地质信息提取和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崔腾飞;月表矿物二向性反射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孟庆凯;基于嫦娥二号影像的撞击坑几何特征量化分级描述与时空分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赵国祥;利用色彩叠加原理研究月球撞击坑分布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尹永会;嫦娥二号CCD影像DEM提取方法及月表地形分析初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肖龙;何琦;黄定华;缪秉魁;张振飞;杨瑞琰;张志;;太阳系天体的火山作用及其比较行星学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01期
2 肖龙;Greeley Ronald;曾佐勋;黄定华;;比较行星地质学的研究方法、现状和展望[J];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03期
3 郑丽,冯金良,张稳;行星撞击坑分形及分维数意义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4 王振占;李芸;姜景山;李涤徽;;用“嫦娥一号”卫星微波探测仪亮温反演月壤厚度和~3He资源量评估的方法及初步结果分析[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08期
5 岳宗玉;刘建忠;吴淦国;;应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月球撞击坑进行自动识别[J];科学通报;2008年22期
6 黄俊;肖龙;贺新星;乔乐;赵健楠;李卉;;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 Ages of Marius Hills on the Moon[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1年05期
7 ;Quantifying TiO_2 Abundance of Lunar Soils:Partial Least Squares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Causal Effect[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治国;月壤参数的辐射传输模拟与查找反演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小族;关注深度撞击——行星地质学家杰伊·梅洛什访谈录[J];世界科学;2005年08期
2 R.A.Kerr;王建斌;;金星地质学的进展[J];世界科学;1985年03期
3 肖龙;Greeley Ronald;曾佐勋;黄定华;;比较行星地质学的研究方法、现状和展望[J];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03期
4 ;壮观的火星峡谷[J];百科知识;2008年21期
5 Patrick Young;来凤琪;;空间探索与地球研究[J];世界科学;1984年08期
6 文玲;苏梅克—列维9号慧星[J];水利水文自动化;1994年04期
7 乐光禹;;地岅科学\向~1深发展[J];科学通报;1959年03期
8 张庆麟;宇宙地质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自然杂志;1991年02期
9 肖永林;;地外撞击和沉积[J];岩相古地理;1995年06期
10 ;宇宙信息[J];天文爱好者;2007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霞;月球表面存在水分子或羟基物质[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黄永明;深度撞月:失望可能大于希望[N];南方周末;2009年
3 房琳琳;地球人的红色情结[N];科技日报;2004年
4 史一卓 编译;火星上可能存在流动液态水[N];中国气象报;2011年
,本文编号:1352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35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