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暗条和太阳黑子长期行为的多重分形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 太阳暗条 太阳黑子 多重分形 出处:《重庆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多重分形方法已应用于许多太阳物理研究中,是非线性特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前人的研究发现,由各种太阳指数表征的太阳长期活动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征,本文通过对太阳暗条和太阳黑子的长期活动的多重分形特征的研究从分形角度描述和分析了太阳暗条和太阳黑子的多重分形特性和关联。 本文通过计算太阳暗条指数和太阳黑子数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谱来描述和分析太阳暗条和太阳黑子长期活动的多重分形特性。通过计算f α多重分形谱方法,分析了全日面、低纬度和高纬度太阳暗条指数和同时间段的太阳黑子数的多重分形特性,发现了太阳暗条和太阳黑子的长期行为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点。太阳暗条指数比太阳黑子数具有更复杂的多重分形结构,,高纬度太阳暗条指数比低纬度太阳暗条指数的多重分形行为更复杂。太阳黑子数呈现出对称性很好的奇异强度结构分布,而太阳暗条指数的多重分形结构由低奇异强度主导。通过代表长时间尺度的11年周期活动的平滑数据和代表短时间尺度的偶然事件的去趋势数据的f α多重分形谱的计算,发现了平滑数据具有很低的多重分形度和比较均匀规则的多重分形结构,近似于单分形结构,而去趋势数据表现出比原数据更复杂、更不规则的多重分形结构,而以高奇异强度结构为主导。其中,太阳暗条指数的去趋势数据比太阳黑子数更复杂,高纬度太阳暗条指数比低纬度太阳暗条指数更复杂。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作者认为平滑数据主要代表空间大尺度太阳活动,而去趋势数据主要代表空间小尺度太阳活动,而且它们对于太阳活动表现出的多重分形特性起着不同的作用。
[Abstract]:Multifractal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many solar physics studies and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nonlinear research.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long term solar activity represented by various solar indices has complex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the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lation of solar dark strips and sunspots a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fractal point of view by studying the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ng-term activities of solar dark strips and sunspots. In this paper, the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olar dark strip and sunspot long-term activity a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by calculating the multifractal spectrum of solar dark strip exponent and sunspot number time series, and the whole solar surface is analyzed by calculating the f 伪 multifractal spectrum method.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olar dark strip exponents at low and high latitudes and sunspot number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ound that the long-term behavior of solar dark strip and sunspot has obvious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The solar dark strip index has a more complex multifractal structure than the sunspot number. The multifractal behavior of solar dark strip exponent in high latitude is more complex than that in low latitude solar dark strip exponent. The multifractal structure of solar dark strip exponent is dominated by low singularity intensity. The multifractal spectrum is calculated by means of smooth data representing 11-year periodic activity of long time scale and f 伪 multifractal spectrum representing accidental events of short time scale. It is found that the smooth data has a low multifractal degree and a uniform multifractal structure, which is similar to a single fractal structure, while the trend data shows a more complex and irregular multifractal structure than the original data. Among them, the detrend data of solar dark strip index is more complex than the sunspot number, and the solar dark strip index at high latitude is more complex than the solar dark strip index at low latitud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mooth data mainly represent the spatial large-scale solar activity, while the detrend data mainly represent the spatial small-scale solar activity, and they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the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lar activity.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1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海荣,杨志良;等离子体中磁场的本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杨学祥,刘淑琴,张中信,宋秀环,陈殿友,刘书芬;日地关系与地球磁场及有关地质变动的讨论[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7年01期
3 杨学祥,陈殿友,宋秀环,王成金;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及其动力学意义[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8年01期
4 李小聪;太阳质子事件、双带耀斑及日冕物质抛射[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年S1期
5 丁宗华;吴健;孙树计;陈金松;班盼盼;;汶川大地震前电离层参量的变化特征与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6 王家龙,孙静兰;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2年06期
7 郝娟;张枚;;用Filter Ratio方法计算太阳日冕温度[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王蜀娟;太阳射电爆发准周期脉动的研究概况[J];大自然探索;1996年02期
9 温卫斌,李怀峰,孙才红,金声震;空间太阳望远镜太阳导行镜原理样机的研制[J];光电工程;2005年03期
10 章敏;王东;;太阳过渡区紫外光谱的观测与诊断[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庄彬;汪毓明;申成龙;李会民;潘宗浩;;日冕物质抛射的自动识别、追踪[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9:空间天气与人类活动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彩霞;基于源区位置统计结果的日冕物质抛射观测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王璞;太阳耀斑过程中的磁场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张绍华;并行自适应技术在背景太阳风及快速磁场重联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4 杨利平;背景太阳风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5 何宏青;太阳高能粒子在三维行星际磁场中传播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6 杨林;极紫外太阳望远镜的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7 姜云春;太阳暗条激活与爆发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01年
8 敦金平;太阳活动区磁场测量和非势特征研究论文[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2年
9 罗庆宇;太阳日冕波动加热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3年
10 陈波;空间极紫外太阳望远镜光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勃;光敏晶体管自动日照计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章磊;太阳活动和EUV波现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石红雨;等离子体波与波相互作用下的谱线加宽[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健;利用GPS对太阳耀斑电离层响应的监测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5 周桂萍;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表面活动的关系[D];安徽大学;2003年
6 钟晓春;太阳射电爆发纤维精细结构的观测与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7 梁红飞;1981年太阳西边缘耀斑后环物理量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8 苏宙平;空间极紫外望远镜在轨校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9 尉敏;太阳辐射全光谱模拟人工光源的实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10 赵海娟;太阳活动预报[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本文编号:1521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52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