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阴阳历食限为何不等

发布时间:2018-03-28 18:05

  本文选题:阳历食限 切入点:阴历食限 出处:《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02期


【摘要】: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日食食限和视月亮到视黄白交点的距离有关,它是历法家为了判断日食和计算食分而给出的数值。在《大衍历》以后的历法中,通常会给出阴历食限和阳历食限,分别用于阴历和阳历的日食判断和食分计算。通过构造中国古代日食食限的理论模型,证实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日食食限应该与月亮视差有关,而且日食的阴历食限和阳历食限并不相等,二者之差近似等于日食时差最大值的2倍,由此澄清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对中国古代历法中日食食限的争论和批评。
[Abstract]:The limit of solar eclipse in ancient Chinese calendar is related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pparent moon and the point of intersection of yellow and white. It is the value given by calendars to judge the solar eclipse and calculate the eclipse score. In the calendars after the Great Calendar, The eclipse limits of the lunar calendar and the solar calendar are usually given, which are used for the judg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olar eclipse in the lunar calendar and the solar calendar, respectively. By construct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eclipse limit in ancient China, it is proved that the eclipse limit in the ancient Chinese calendar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parallax of the moon. Moreover, the eclipse limits of lunar calendar and solar calendar are not equal,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2 times of the maximum time difference of solar eclipse, which clarifies the debate and criticism of the eclipse limit in ancient Chinese calendar for a long time in academic circles.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咸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30161077116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080143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0431244)l 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历法讨论班”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P194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于志勇;明清内蒙古中西部的自然灾害与救灾措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汤黎;人口、空间与汉口的城市发展(1460~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超;跨国民族文化适应与传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险峰;南宋骚体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6 张晓军;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识的嬗变(1840-1937)[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清华;金朝行省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张姗姗;古代中国的“契约自由”:文本与实践的考察[D];吉林大学;2009年

9 黄素芳;贸易与移民[D];厦门大学;2008年

10 蒋俊;帝国边陲:桂西土司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小雨;怀庆府中心城市演变研究(1368-1949)[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青松;萨迦地方政权体制探析[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3 黄琳皓;成语意义演变个案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玉淑;《夷坚志》同素异序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静芳;科举制下的明清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师丽丽;蒙古族马奶酒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杜培;试论塞尔柱突厥人的伊斯兰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旭;八旗科举仕途:1644-1795——与金元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明盼盼;辽中京兴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赤新;蒙古族饰物中的藏文化因素[D];内蒙古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生;;2012现象之玛雅篇[J];飞碟探索;2010年03期

2 莫言;;埃及文明初始的历法[J];优品;2010年09期

3 吴耶;;2012年末日预言[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0年10期

4 左铨如;朱家生;;祖冲之大衍法新解[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李勇;;中国古历中的步发敛[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01期

6 武家璧;;边冈“相减相乘”法源于一行说[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03期

7 唐泉;滕艳辉;;中国古代的日食起讫算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9年05期

8 鲍梦贤;冒蔚;李维宝;;“纪日”刍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9 张云鹤;;张云鹤日柱公式——求解公历任一日干支的数学公式(张云鹤日干支公式)[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天文科普:2月29日为何4年等一回?[J];前进论坛(健康中华);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世才;劳薇;苗丽;;闰年的判断与其表达式的应用研究[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天文学史、教育、科普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3 梅政清;;从原始盖天说到数理盖天说[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 论文集上[C];2010年

4 夏吾才让;;初探印度天文历算与藏族天文历算的关系[A];第三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淑辉;王家铧;;赫哲族纪年时方法的演变[A];第三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蓉;;试论徐光启的科学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7 吉少甫;晓蓉;;明末“七千部西书”东来寻踪[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8 崔建勤;席美珍;佟建华;;探析梅文鼎《方程论》的创新过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9 彭向前;李晓玉;;一件黑水城出土的夏汉合璧历日考释[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10 申秀云;;试论历法与中医运气学的形成[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运气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加德满都记者 张松;尼泊尔人隔三差五“过大年”[N];文汇报;2011年

2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太阳耀斑不是“世界末日”[N];光明日报;2011年

3 喻中;东方文明的“创世记”[N];法制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沈彬;认知中华文明的本色[N];贵州日报;2010年

5 钱峰;荒谬的2012末日说[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6 记者 张璐 谈洁 实习生 肖骏亮;民间高人来宁演示龟甲历法,受多家权威机构认可[N];南京日报;2010年

7 记者 勿日汗;元朝有座“国际天文台”,“台长”曾是波斯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吕文浩;民国年间废除旧历与破除迷信的一种认识误区[N];团结报;2010年

9 宋文佳;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者有关废除旧历的论争[N];团结报;2010年

10 记者 勿日汗;元朝有座“国际天文台”,“台长”曾是波斯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泉;希腊、印度与中国传统视差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韦兵;星占历法与宋代政治文化[D];四川大学;2006年

3 金尚会;中国彝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袁敏;古代中印数理天文学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艳辉;宋代历法定朔算法及精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2 刘迎曦;都市民俗学视野下的上海月份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蔡婷;RBAC模型中的时态研究及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丽芳;古代中印晷影测算方法之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玉平;2003年眉县杨家村出土窖藏青铜器铭文考述[D];安徽大学;2007年

6 张祺;清代学者对西方天文历法的阐释与发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红;论《淮南子》的律历、律数和旋宫[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8 王安安;《夏小正》经文时代考[D];西北大学;2004年

9 斯琴毕力格;太初历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艳香;明清时期童蒙读物中的历史教育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77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677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4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