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脉冲星导航中脉冲轮廓的频偏和时延算法
本文选题: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 + 频率偏差 ; 参考:《测绘学报》2011年S1期
【摘要】:观测轮廓与标准轮廓的频率偏差和时间延迟是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两个观测量,讨论其计算方法并提出如下改进意见:①对探测器的最小分辨时间作进一步的时间细分,在每一个小的时间间隔内接收的光子数可以假设满足二项分布,再对观测轮廓叠加可以求得更高精度的频偏;②将实际观测轮廓分为理想轮廓及其偏差两部分,而TOA是指理想轮廓与标准轮廓的时延,Sala等人提出的用相关函数求TOA方法仅对理想轮廓成立;③如果实际轮廓在测量过程中形状不变,则偏差产生的TOA估计误差为一常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实际观测轮廓的TOA估计方法,其计算精度小于探测器的最小分辨率。
[Abstract]:The frequency deviation and time delay between the observed profile and the standard profile are two observations for X-ray pulsar navigati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is discussed and the following improvement is proposed: 1 to further subdivide the minimum resolution time of the detector. The number of photons received at each small interval can be assumed to satisfy the binomial distribution, and a higher precision frequency offset can be obtained by superposing the observed contour,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deal contour and its deviation. TOA is a method of calculating TOA by correlation function, which is proposed by Sala et al., to calculate the ideal contour only if the shape of the actual contour is invariant in the measurement process, then the error of TOA estimation caused by the deviation is a constant.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TOA estimation method of the actual observed contour is presented.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 is less than the minimum resolution of the detector.
【作者单位】: 装甲兵工程学院基础部;
【分类号】:P14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Timing in the Time Domain: Cygnus X-1[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1年04期
2 ;Timescale Analysis of Spectral Lags[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姚国政;费保俊;肖昱;;关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的位置观测方程[J];天文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姚国政;费保俊;;关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的位置观测方程[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2 赵露华;杜健;姚国政;费保俊;;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L_2点晕轨道卫星自主导航和轨道控制[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3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C];2012年
3 王党卫;郑伟;王奕迪;;基于脉冲星的卫星自主导航方法研究现状分析[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9 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奕迪;深空探测中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周庆勇;脉冲星计时模型和自转稳定性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廷高;南仁东;金乘进;甘恒谦;;脉冲星在空间飞行器定位中的应用[J];天文学进展;2007年03期
2 肖昱;费保俊;孙维瑾;季诚响;;二阶后牛顿光线轨迹方程[J];天文学报;2008年02期
3 孙维瑾;费保俊;肖昱;季诚响;;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的光传播时间方程[J];天文学报;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捍卫,郑勇,杜兰;人造地球卫星VLBI观测的相对论时延模型[J];测绘学报;2003年02期
2 李全胜;张天平;魏鸿英;;基于模型道的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J];吐哈油气;2005年03期
3 聂劲松;宁永刚;;被动调Q激光器的时间延迟特性研究[J];激光杂志;2006年01期
4 何建佳;徐福缘;王祥兵;李明亮;;基于经济的复杂系统预防维修模型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11期
5 孙学锋;兰天;张明建;张同杰;;黑洞引力透镜的可观测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Colin Macbeth ,张山;用频谱法检测各向异性效应的试验[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年02期
7 张彦鹏,甘琛利,唐天同,朱京平,傅盘铭;UMSFS能级差测量精度的研究[J];中国激光;1999年06期
8 吕文元;朱清香;方淑芬;;利用故障数据和估计的检查数据建立维修优化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10期
9 沈常宇;郭宝金;姜守军;蒋坤军;;小区域高精度实时三维声源定位系统[J];声学技术;2007年05期
10 郭永峰;徐伟;;关联白噪声驱动的具有时间延迟的Logistic系统[J];物理学报;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魁;陈永冰;张洪源;陈焕清;陈洪卿;;长波授时海岸效应测量试验[A];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杨鹏;袁占亭;王继曾;;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SIP的性能分析[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3 杨鹏;袁占亭;王继曾;;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SIP的时延分析[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倪茂林;李果;;变参数时滞不确定系统的鲁棒跟踪控制[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沈常宇;郭宝金;姜守军;蒋坤军;;小区域高精度实时三维声源定位系统[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6 高原;郑斯华;;剪切波分裂相关函数分析法[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郭伯和;金宁德;胡亚范;胡秧利;;油水两相流流型的混沌时间序列分析[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袁敞;刘进军;王晓钰;王兆安;;全数字控制的串联型电能质量控制器中的延时现象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于建玲;商朋见;关积珍;;改进的相空间重构方法在短时交通流预测中的应用[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国峰;林新;王行仁;;多联邦系统构建原则和时间延迟的探讨研究[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 张卫华;注意数字卫星接收机的频率偏差[N];电子报;2003年
2 胥波;“延时退房”很人性[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朱宇;空中客车调整A380生产计划[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吴鹏飞;使用卫星进行跨地手术[N];医药经济报;2007年
5 吴冬;时间 管家 定时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6 刘思辰;大元股份上半年业绩不容乐观[N];证券时报;2007年
7 岳文;晚育者寿[N];大众科技报;2000年
8 蒋志君;孕妇饮食与婴儿牙齿[N];云南科技报;2001年
9 记者 涂露芳;“巨无霸”2008年飞进中国?悬![N];北京日报;2006年
10 俞敏;两大迹象为节后行情助力[N];中国集邮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嘉梅;时间贴现的分段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齐军领;时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雷霆;基于复杂性理论的计算机网络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4 蔡建春;基于Malthus-Verhulst模型的生灭过程中噪声和时间延迟影响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代伟;群集应急疏散影响因素及时间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余伟;基于用户个性挖掘的Web社区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易岷;时延及相关参数估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孙永梅;α稳定分布参数估计与谱分析理论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高振东;网络环境中的机器人视觉伺服及融合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勤拓;机载导弹SINS动基座传递对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萤雪;不同诱发模式和损益情景下时间描述方式对跨期决策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文明;网络隐蔽时间信道及其干扰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池光勋;超声波相关流量计的研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常利军;云南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5 史美娟;区域互联电力系统最优备用模型[D];广西大学;2007年
6 郭伯和;油水两相流流型的混沌时间序列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7 王克生;基于小波实时滤波的有噪网络控制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李琳辉;大时延主从遥操作系统的双向控制与共享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杨虹;蓝绿激光对潜通信光信道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竹;DPSK和DQPSK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和比较[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21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82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