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椭球体模型下转动双星系统的演化
本文选题:三轴椭球体模型 + 星风物质损失 ; 参考:《大学物理》2013年09期
【摘要】:采用三轴椭球体模型和非均匀的星风物质损失的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并分析了转动双星系统的演化.结果表明子星间物质交换和氢开始燃烧提前,主序带变宽,演化更大幅度地向蓝方向运动并形成较大回绕,演化轨迹向低光度偏转,子星半径在慢速物质交换过程中出现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角动量损失率变小.
[Abstract]:The evolution of the rotational binary system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the triaxial ellipsoid model and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the non-uniform stellar wind material lo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satellite mass exchange and hydrogen combustion begin earlier, the main sequence band becomes wider, the evolution moves to the blue direction to a greater extent and forms a larger return, and the evolution trajectory is deflected to the low luminosity. The radius of the substar expands and shrinks periodically during the slow mass exchange, and the loss rate of angular momentum becomes smaller.
【作者单位】: 毕节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大学天文联合研究中心;贵州大学理学院;
【基金】:毕节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院科合20112023号)资助
【分类号】:P1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卢媛;宋汉峰;钟振;;三轴椭球体模型中星风物质损失率的分布[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立芳;W UMa型相接双星的观测和理论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永刚;宋汉峰;李云;;相接双星能量转移过程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润乾;大质量双星系统的非守恒演化[J];天文学进展;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容建湘;;双星的统计[J];天文学报;1979年03期
2 雷迎春;李大军;王向阳;罗伦才;;双星系统在密林区的测量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J];测绘通报;2010年04期
3 ;美科学家发现双星系统 无生命星球上演双日落[J];科技传播;2011年19期
4 高凌云;;揭秘远距离双星系统[J];现代物理知识;2013年03期
5 程必忠;关于双星系统的能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6 王文涛;张凤莲;;对2010年高考题中“地月双星系统”的进一步探究[J];物理通报;2011年01期
7 罗续成;惯性导航系统/双星距离差组合导航算法的可行性研究[J];遥测遥控;2002年06期
8 В.Г.СурАин ,储宗元;SS433:新的结果[J];世界科学;1983年08期
9 黄润乾;大质量双星系统的非守恒演化[J];天文学进展;1999年01期
10 蔺玉亭,李洪涛,孙付平,吴太旗;惯性/双星组合导航系统的滤波与仿真[J];测绘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建成;;X射线双星中SPL态的X射线起源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4:高能天体物理中的热点问题[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梦然;双星系统内部演绎天文奇观[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金鑫;全国首个双星导航服务系统在哈建成[N];哈尔滨日报;2007年
3 ;天文学家发现“拥有两个太阳”的星系[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4 陈丹;电脑中重现我们无法观测到的宇宙现象[N];大众科技报;2004年
5 记者 陈勇;太阳系哪来的这么大逆行卫星?海王星捉来的[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陈丹;科学家发现银河系内新的黑洞[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基伟;双星系统中行星的形成及动力学[D];南京大学;2011年
2 逯亮清;基于载波相位干涉测量的双星定向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钟双英;自旋致密双星后牛顿哈密顿系统轨道动力学数值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时光;大质量白矮星双星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斌;黑洞双星的形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2 徐倩;低质量X射线双星的演化[D];南京大学;2012年
3 郑娜;我国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在军事航空监视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4 邓亚;致密双星的进动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22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82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