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质子事件预报和射电Ⅰ型噪暴
本文选题:太阳活动 + 质子事件 ; 参考:《空间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太阳是一个异常活跃的天体,其爆发过程会对地球周围空间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通常,单个高能质子即足以引起飞行器中微电子器件出现异常,因此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是空间天气预报的重要内容.关于预报模型的参数选择尚有值得改进之处.研究认为,I型噪暴与日冕加热磁重联具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预报参数.通过两个典型太阳爆发事件的详细资料分析,说明了I型噪暴与质子事件及CME的相关性.
[Abstract]:The sun is an extremely active celestial body, and its burst process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pac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earth. Usually, a single high energy proton is enough to cause anomalies of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in aircraft. Therefore, solar proton event predi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on the parameter selection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type I noise stor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ronal heating magnetic reconnection and can be used as a prediction parameter. Through the detailed data analysis of two typical solar burst even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ype I noise storm and proton event and CME is explaine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3010,11333007,1127305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811403,2013CBA01503) 中国科学院方向性创新项目和先导B类项目(KJCX2-EW-T07,XDB09000000)共同资助
【分类号】:P1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龚建村,薛炳森,刘四清,邹自明,苗娟,王家龙;神经网络方法在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中的应用[J];空间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海娟;王家龙;宗位国;唐云秋;乐贵明;;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预报太阳黑子数平滑月均值[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2 穆军;王劲松;赵海娟;敦金平;;典型的太阳质子事件峰值流量的一种预报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9期
3 薛炳森;龚建村;;利用行星际监测数据进行地磁暴预报[J];空间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4 丁留贯;蓝如师;蒋勇;彭建东;;基于神经网络的太阳黑子面积平滑月均值预测[J];大气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5 熊森林;崔延美;刘四清;;利用ACE卫星数据对太阳质子事件预警方法的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6 ;Solar Activity and Classical Physics[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1年02期
7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etric Noise Storms Associated with Coronal Mass Ejections[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7年02期
8 刘杨;罗冰显;刘四清;龚建村;;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Kp预报模型[J];载人航天;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炳森;灾害性空间环境事件预报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申远灯;日冕物质抛射及相关太阳活动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雄,黄泽荣,张训械,龚建村,薛丙森,叶宗海;太阳质子事件警报[J];空间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2 王家龙;太阳质子事件耀斑的短期预报[J];天体物理学报;1999年04期
3 王家龙,张柏荣;太阳活动预报简论[J];天文学进展;199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成;太阳活动研究的现状和未来[J];云南天文台台刊;2003年01期
2 吴铭蟾;第21周的太阳活动[J];天文研究与技术;1979年01期
3 汪景t;太阳活动及其近地空间效应——我国第23太阳活动周的峰期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1年04期
4 徐振韬;蒋窈窕;;从中国地方志中太阳黑子记录看17世纪的太阳活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2期
5 丁有济;罗葆荣;冯永明;;古代太阳活动各种周期峰年[J];天文学报;1982年03期
6 费洪山,邰鸿生;氧绿线强度与K_p系数可能存在的关系[J];自然杂志;1985年02期
7 John Gribbin;唐建华;;太阳变化引起有关气候的激烈争论[J];世界科学;1990年08期
8 沈海璋;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活动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J];世界科学技术;1997年01期
9 林元章;太阳风暴及其影响[J];科技术语研究;2001年02期
10 章公亮,高玉芬,聂华山,李灼华,章庆华;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强烈磁暴群(摘要)[J];天文研究与技术;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晓霞;卢红;王焕玉;马宇劏;石峰;李新乔;王平;孟祥承;王辉;徐岩冰;张吉龙;赵小芸;吴峰;;地震与太阳活动的统计关系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C];2010年
2 栾晓莉;刘立波;万卫星;雷久侯;余涛;;等效风场随太阳活动变化趋势的全球统计分析[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尹志强;韩延本;马利华;;冰芯记录对万年以来太阳活动的响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韩延本;周广岩;尹志强;马利华;韩永刚;;太阳活动的长周期波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薛向辉;汪毓明;叶品中;王水;熊明;;太阳活动高年特大地磁暴成因的分析[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翁衡毅;;气候系统对太阳活动非线性响应引起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马媛;;太阳活动与突然电离层扰动[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董士仑;;太阳活动的基本起因——太阳运动与回磁效应[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周树荣;韩正忠;;太阳活动水平的预测[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崔石竹;石连记;张元东;;北京天文馆对“日地关系”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太阳活动高峰可能给地球气候带来影响[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葛进 陈超;太阳活动处于100年最低潮[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毛磊;太阳活动也有份[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记者 吴越 李伟;近四年来最大级别太阳耀斑爆发[N];中国气象报;2011年
5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副研究员 赵复垣;太阳活动与地球环境[N];北京科技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王素琴;1.5亿公里外的万千变幻[N];中国气象报;2011年
7 蒋志明;太阳活动影响着我们的星球[N];大众科技报;2001年
8 记者 何屹;不是太阳惹的祸[N];科技日报;2007年
9 记者董映璧;太阳大磁场主导太阳活动[N];科技日报;2002年
10 赵世英;太阳活动与太阳风[N];人民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占腊生;太阳长期活动特征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2 李可军;太阳整体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0年
3 崔延美;太阳光球磁场特性与耀斑相关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天文台);2007年
4 陈彩霞;基于源区位置统计结果的日冕物质抛射观测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李启秀;太阳活动的非线性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
6 顾盛宏;晚型恒星的类太阳活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7 郭洋;太阳大气三维磁场结构及相关活动现象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蒋荣琳;太阳低层大气小尺度活动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9 郑瑞生;利用SDO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小尺度日冕极紫外波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2年
10 薛向辉;日冕物质抛射的对地有效性及近地空间环境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朋鑫;CME活动周统计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7年
2 张海霞;太阳活动周期形成外因的综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乐平;CME及其日面源区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4 闫晓理;引发耀斑的太阳黑子快速旋转与黑子演化中磁场的旋转运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7年
5 温靖;太阳活动指数的中期预报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6 罗冰显;冕洞特征参数提取及其与重现型地磁暴关系的统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7 张仲荣;太阳黑子和SOI对黄河上游径流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8年
8 李婷婷;太阳质子事件长期预报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9 赖志娟;近地空间高能粒子分布及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10 叶妮;太阳磁场变化及其与宇宙线日影的关联[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27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82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