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学”词义刍论
本文选题:天学 + 中国古代天文学 ; 参考:《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年05期
【摘要】: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研究中"天学"一词被普遍使用,但不可否认存在着某些随意现象,而且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对其赋有的独特内涵。从历史文献看,"天学"一词又确实存有它义,并还发生着含义的变迁。鉴于目前"天学"一词运用上的某种随意和混乱,本文对该词词义问题进行历史探讨。
[Abstract]:The term "celestial scienc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in ancient China,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re are some random phenomena, and to some extent deviate from its unique connota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the word "Tianxue" does have its meaning and changes of meaning. In view of the randomness and confusion in the use of the word "Tianxue" at present, this paper makes a historical study on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天时规制:天学视域下传统时间之法律研究”(项目编号:10YJA820015) 司法部基金项目“天学视域:中国古代法律则天之本源路径探究”(项目编号:06SFB3003)
【分类号】:P1-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吕明涛,宋凤娣;《天学初函》所折射出的文化灵光及其历史命运[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04期
2 王尔敏;;近代科技先驱徐朝俊之《高厚蒙求》[J];史林;2012年02期
3 潘鼐;评《天学真原》[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03期
4 陈俊民;“理学”、“天学”之间——论晚明士大夫与传教士“会通中西”之哲学深意(上)[J];中国哲学史;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振方;;《胭脂》《折狱》虚实辨析——兼谈《聊斋志异》中的真人假事小说[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3 陈郑;;清初赋税事件对蒲松龄生活与作品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4 贺根民;;《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考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5 牛贯杰;;晚清清军马队营制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欧阳跃峰;王军;;新式学堂与清末革命——以徐锡麟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白文刚,冀满红;皖北乡土因素与淮系集团的发展[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8 曾光光;;戴名世与桐城派关系辨析[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9 穆键;;《皖政辑要》所见安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刘亚轩;;明清之际西方文献中的中国葡萄业[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3 周中明;;论姚鼐对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写[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雪源;;薛凤祚研究刍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杨增强;;碑志所见明清时期商洛的地方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黄权;;论苏元春的爱国主义精神[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杨爱国;;黄易对金石学的贡献[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胡孝德;高小平;;同曲异工——16—18世纪西学东渐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9 王和平;;康熙朝御用玻璃厂与西方传教士[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10 蔡东洲;唐金文;;张鹏翮出任河东盐运使考论[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4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茗;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天成;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艳;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9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鼐;评《天学真原》[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03期
2 口水怪;;天天学天文(6)光与影的文明[J];天文爱好者;2007年06期
3 江晓原;古埃及天学三问题及其与巴比伦及中国之关系[J];大自然探索;1992年02期
4 史玉民;中国古代天学机构对传统天学的影响[J];学术研究;2001年11期
5 吕之品;;经验也可以遗传[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2年07期
6 江晓原;中国古代天学之官营传统[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口水怪;;天天学天文(5) 月球形成之谜[J];天文爱好者;2007年05期
8 方潇;;中国古代的天学及其价值评判[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口水怪;;天天学天文 (13)严酷的金星[J];天文爱好者;2008年01期
10 蔡铁权;;东渐的天学: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教育之嚆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尚扬;;反思明末士大夫天主教徒对“天学”的本土化诠释[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卫红;文化观念下的天学真原[N];光明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何志丹 刘立岩 李元滢 通讯员 黄东旭;能源之路红队“红”[N];石油管道报;2009年
3 吴非;“小英雄”到底上了几天学?[N];浙江法制报;2014年
4 李永旺;果农利益受损谁主公道[N];科技日报;2009年
5 李永旺;果农受损欲哭无泪[N];云南日报;2009年
6 王小巍;新加坡“职业能力营”帮助求职者树立工作信心[N];中国社会报;2005年
7 栗拙山;“一册导航”[N];大众科技报;2003年
8 胡秀娟;最想见见家里人[N];黑龙江日报;2004年
9 记者 任丽梅;高强表示医改要让13亿人受益[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刘耘华;“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对话论”质疑[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青;《天学集解》稀见文献整理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郭应彪;宋代天学机构及天学灾异观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3 舒茵;不该被遗忘的“零类”[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成;唐代天象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75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187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