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五星定见算法的沿革与分期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motion of the five stars and the sun, the calendars before Zhang Zixin calculated the five stars' initial appearance time. Starting from the Sui Dynasty's "Emperor's Ephemeris", the calendars gradually considered the uneven motion of the five stars and the sun when they designed the five-star fixation algorithm.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five-star fixed algorithm was basically finalized.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five-star fixation algorithm in ancient China is review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star fixation algorithm, the history of the five-star fixation algorithm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by taking "Huangji Calendar", "Great derivative Calendar" and "worship of the Celestial Calendar" as the key points.
【作者单位】: 咸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3016)
【分类号】:P1-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唐泉;;唐代行星理论中的乘数与除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1年06期
2 刘金沂;;麟德历行星运动计算法[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5年02期
3 陈美东;;中国古代五星运动不均匀性改正的早期方法[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唐泉;;中国古代五星定合算法的沿革与分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2年05期
2 唐泉;;《授时历》外行星计算精度[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3 陈美东;;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天文学史研究五十年[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04期
4 唐泉;曲安京;;北宋的行星计算精度——以《纪元历》外行星计算为例[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01期
5 曲安京;;中国古代的行星运动理论[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01期
6 唐泉;;再论中国古代的五星盈缩差算法[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04期
7 唐泉;;宋元时期内行星计算精度——以《纪元历》和《授时历》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铁珠;;大衍历与苏利亚历的五星运动计算[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艳辉;王鹏云;;《纪元历》定朔算法模型及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滕艳辉;王鹏云;;《纪元历》等8部宋代历法的定朔推步及精度分析[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01期
3 滕艳辉;周瑞宏;;宋代历法定朔算法及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江晓原;;巴比伦与古代中国的行星运动理论[J];天文学报;1990年04期
5 陈美东;;中国古代的月食食限及食分计算法[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年04期
6 江晓原;;中国古代对太阳位置的测定和推算[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85年00期
7 詹鄞鑫;;中国古代宇宙观[J];中文自学指导;2009年01期
8 李志忠;;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学的又一部力作——评饶尚宽先生《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J];中国出版;2006年06期
9 李元;湛穗丰;潘鼐;;鸿篇巨制 薪火相传——贺《中国古天文仪器史》彩图本出版[J];天文爱好者;2006年01期
10 刘海涛;;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教育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慧;;“g”“肭”考释[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冬生;;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点看它的两次数理变化及结局[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董煜宇;;从历法改革看北宋天文管理的成效与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董煜宇;;宋代天文机构人事管理制度略探[A];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晶晶;《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天文学史大系》编撰完成[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李春才;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张家诚;中国古代对水分循环的认识[N];中国气象报;2004年
4 建文;星台文化的追源与溯流[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董毅然;古代天文学绝不是星占学[N];北京科技报;2004年
6 张家诚;大气与自然界的度量关系[N];中国气象报;2006年
7 康静;国内首幅大全张《全天星图》出版[N];中国测绘报;2009年
8 演讲人:孙小淳;天人之际:中国古代的天文[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钮卫星;天文中国特色的星占学[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0 记者 张军;中国气象局邀公众为台风起名[N];北京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泉;希腊、印度与中国传统视差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马莉萍;中国古代交食的宿度记录及其算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滕艳辉;宋代历法定朔算法及精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2 郑瑶;《淮南子·天文训》中天学思想的科学史视角透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李慧卿;从《天问》看我国早期天文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蝶;关于中国古代天文文献的基础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05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30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