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近邻宇宙中气体与星系形成

发布时间:2018-11-02 09:14
【摘要】:在冷暗物质宇宙学框架下,星系周围暗物质晕中有大量可以冷却成为气体沉积的重子。在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图景中,除去较为剧烈而短暂的星系并合过程,恒星形成的触发和被抑制是基本元素,而形成恒星的材料—-气体的存在与否,吸积或排开成为直接和决定条件。本论文致力于研究近域宇宙中星系中气体含量和分布与星系特性的关系,从而获知近域宇宙中星系演化的规律和方向。 本论文第二章研究了含有非常丰富原子气体的盘星系形成和演化。我们分析了一个近域宇宙中(z 0.05 )、大质量(M* 10~(10)M⊙)的HI丰富的星系样本。我们发现在同样恒星质量和恒星形成率下,HI气体更丰富的星系有更陡的颜色梯度,即星系的外盘相对内区更蓝;星系在蓝光下的尺度比红光下的尺度更大;改正了尘埃消光后,外盘的比恒星形成率(specific star formation rate)比内盘更高。这些结果强烈支持盘星系吸积气体并从内而外的形成图景,这被广泛用作冷暗物质宇宙学框架下,盘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的基础。而HI含量和星系的不对称性之间没有任何内在联系,暗示气体是平滑地被吸积到星系的外盘上的。 在第三章中,我们研究了气体较丰富的盘星系中由于气体内流导致的被动演化,讨论了气体内流的主要引发机制之一—-棒结构的作用。我们发现只有当棒(bar)比较强,椭率高于0.5时,棒样本的恒星形成率集中度相比有同样的恒星形成率的控制星系要明显更大。星系中有强棒的概率峰值出现在恒星质量大于3×10~(10)M⊙,恒星质量面密度小于3×10~8M⊙kpc~(-2)和聚集度参数小于2.5时。强棒优先分布在两个很好地隔开的区域,一个有着很高的恒星形成率聚集度C(SF),另一个有着比盘星系平均值低的C(SF)。这表示棒可能在星系恒星形成最终的抑制上起到一定作用。只有50%有强烈集中的恒星形成的星系有强棒,暗示着其它的过程,比如星系间相互作用也在引发星系中心星暴。同时,棒的大小与星系大小的比值相比其他星系的性质,最依赖于星系的颜色,暗示着棒的生长可能由气体吸积调节。 第四章研究了气体最贫乏的一类星系,星系团中最亮的星系—-BCG(brightestcluster galaxy)。我们分析了一个低红移(z 0.1)光学选的星系团中BCG样本和一个X-ray选星系团中的BCG样本。我们发现光学选择的BCG相对同样质量的控制星系,表现出的光学颜色离散更小,而且内区的NUV-r颜色更红,暗示它们由年龄相近的年老星族组成。X-ray选的星系团样本中的BCG在光学颜色上有类似的跨度,但是却有更蓝的NUV-r颜色。在X-ray选择的BCG中,那些在中心冷却时标小于1 Gyr的星系团中的BCG比起在中心冷却时标更长的星系团中的BCG要蓝得多。我们的主要结论是星系位于暗物质晕的中心并不足以决定它是否正在进行恒星形成,还必需要有暗物质晕中心气体热动力学状态的信息,比如冷却时标。 第五章介绍了正在进行的有关辨识被附近星系扰动的星系的工作。星系和近邻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是气体吸积的重要来源,又是导致星系内气体内流的重要机制。我们发展了对更容易受到扰动的低表面密度的星系外区的形态敏锐的参数,可以辨认质量比高达39:1的并合星系,并且在并合过程中有效的平均动力学时间高达0.2Gyr。因此我们有希望为外界环境扰动对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影响提供更全面的图景。 第六章介绍了本论文在GASS项目中的作用。我们发展的测光程序包,能谱拟合测量恒星形成率和消光的方法以及预测氢原子质量比例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GASS项目的各项工作中。第二章的工作更是直接属于GASS(GALEXArecibo SDSS Survey)项目,成为GASS后续WSRT(Westerbork Synthesis RadioTelescope)项目的立项基础。 第七章对本论文进行总结,对将来可能进行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利用星系的图像分解技术和我们发展的星系形态测量参数,综合分析星系的棒,核球,旋臂和外界环境扰动对星系演化的影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1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荣;林宣滨;潘治政;孔旭;;E+A星系的研究进展[J];天文学进展;2011年01期

2 郑政,吴宏,毛淑德,夏晓阳,邓祖淦,邹振隆;极亮红外星系的HST面源测光研究[J];紫金山天文台台刊;1999年03期

3 温学诗;;有趣的太空大蝌蚪——天龙座蝌蚪星系[J];太空探索;2006年12期

4 赵君亮;;星系碰撞和星系并合[J];自然杂志;2006年02期

5 赵丽芳;袁启荣;;星系团Abell2255的恒星形成性质[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邵莉;揭开星系形成的奥秘[J];天津科技;2004年01期

7 康熙;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研究进展[J];天文学进展;2005年02期

8 魏明霞;张华伟;刘晓为;;银河系厚盘恒星元素丰度研究[J];天文学进展;2006年01期

9 康熙;;银河系卫星星系研究进展[J];天文学进展;2011年01期

10 马弭,俞允强,陈时;超新星爆发与原初云的质量流失[J];中国科学A辑;198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星系、宇宙学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2 ;射电天文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3 张奉辉;;双星对恒星形成率的影响和新一代的演化星族合成模型[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4 郑宪忠;;Cosmic Star Formation in the last 8Gyrs[A];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冬妮;景益鹏;Kohji Yoshikawa;;暗物质晕的角动量分布及星系形成(英文)[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星系、宇宙学分会场报告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7 ;银河系子结构和暗物质湮灭在羊八井实验上的观测[A];第九届全国粒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邵正义;;疏散星团和银河系结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星系、宇宙分会场报告日程[A];中国天文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10 陈建生;杨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1世纪天体物理重大问题:星系形成和演化”项目介绍[A];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梦然;星系形成可能存在通用规则[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蒋家平;国际合作研究挑战星系形成模型[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陈超;日发现系外银河边缘星系形成活跃[N];科技日报;2007年

4 记者  吴长锋;银河系可能诞生于宇宙早期[N];科技日报;2006年

5 刘霞;天文学家观测到5个遥远星系[N];科技日报;2007年

6 记者 武卫政;宇宙早期就存在大质量星系[N];人民日报;2006年

7 记者 钱铮;日发现多个“星系种子”[N];人民日报;2006年

8 吴m#麓;百亿年前星光抵达人眼[N];北京科技报;2007年

9 记者 姜海;英发现宇宙早期星系形成新机制[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记者:游雪晴 实习生:高琪;巡天遥看一千河[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菁;近邻宇宙中气体与星系形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方官文;高红移星系的选取与物理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邓新发;运用团分析统计方法(Cluster analysis)研究星系的分布规律[D];南昌大学;2012年

4 范璐璐;高红移大质量早型星系的形成及演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赵东海;高红移星系的成团和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3年

6 郑振亚;深场中的高红移星系和活动星系[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谭颖;活动星系核的X射线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舒新文;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与铁Kα发射线[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操小凤;X射线双星快速光变研究与伽玛暴的光度和红移统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孔思伟;伽玛暴余辉及伽玛射线脉冲双星多波段辐射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炜;同等质量下盘状星系的颜色—尺度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燕针;SDSS DR7相互作用星系样本的选取及性质的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何莹莹;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及其环境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战雷;星系的累积恒星初始质量函数[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丽芳;星系团的恒星形成性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谭芳芳;星系风和物质外流对星系化学演化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景伟;星系团内成员星系的恒星形成历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东海;宇宙恒星形成历史与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半解析理论[D];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1999年

9 刘晓亮;Lyman Break Galaxies的恒星质量函数的理论预期[D];南昌大学;2006年

10 谈清华;近邻红外亮星系的~(12)CO,~(13)CO和C~(18)O分子气体的观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5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305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c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