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基对地观测极紫外相机光机结构设计
【图文】:
且视场范围较大。目前,美国和日本发射的几台地球等离子体层成像探测仪器都采用了这种光学设计方案。光路如图1所示。图1 EUV相机光学系统图Fig. 1 Optical layout ofEUV camera根据地球等离子体层的分布特性,可以确定EUV相机的视场角度为15°,利用仪器的灵敏度公式可确定EUV相机的通光口径。灵敏度S的计算公式为[3]:S =A×ω×ε×τ×ρ×1064π(1)式中:ω为每个像元所张开的立体角;τ为滤光片的透过率;ρ为多层膜反射镜的反射率;ε为探测器的量子效率;A为EUV相机入瞳面积。光学设计结果得到设计参数为:系统焦距f=150 mm;,球面镜有效通光口径190mm;入瞳在反射镜面的球心处,中心遮拦口径鐖66 mm;球面反射镜为凹球面,探测器表面具有一定曲率半径,以减小畸变,提高弥散斑在不同视场下的均匀性
EUV相机总体布局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分类号】:P1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咏梅;付利平;王英鉴;;星载远紫外极光/气辉探测发展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5期
2 余晓芬;程伶俐;胡佳文;余卿;;大行程纳米二维工作台的动态优化设计[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0年03期
3 陈波,尼启良,曹继红,巩岩,曹健林;空间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正入射望远镜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3年04期
4 张景旭;大型跟瞄架方位轴系的研制[J];光学精密工程;1996年02期
5 张锐;陈志远;杨世模;胡企千;;空间太阳望远镜主镜支撑结构的优化设计[J];光学技术;2007年01期
6 郝斌,王胡顺;高精度两维指向摆镜的研制[J];光子学报;2001年01期
7 叶培建;孙泽洲;饶炜;;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研制综述[J];航天器工程;2007年06期
8 胡鹏浩,费业泰,黄其圣;滚动轴承最佳工作游隙的确定[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S3期
9 吕克洪;邱静;刘冠军;;机电系统损伤与时间应力关系的动态描述模型[J];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08期
10 高美静;金伟其;王霞;徐超;陈翼男;;高分辨力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设计与实现[J];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双明;李德仁;牟伶俐;;CE-1立体相机影像与激光高度计数据不一致性分析[J];测绘学报;2011年06期
2 王东峰;刘胜超;陈后清;张伟;李雪峰;;高速轻载混合陶瓷球轴承锁口高的确定[J];轴承;2011年08期
3 高美静;芦鑫;张春晓;;光学微扫描显微热成像系统超分辨力图像处理方法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江芳;王咏梅;张晓庆;;TOMRADE和MODTRAN 3.7模式研究紫外后向散射探测臭氧总量问题的比较[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4期
5 黄娅;徐荣栏;李亮;金鑫;;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方法由观测图像重建等离子体层全球密度分布——地球遮挡问题[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6 何飞;张效信;陈波;FOK Mei-Ching;;遗传算法反演地球等离子体层离子密度分布[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7 黄娅;徐荣栏;沈超;李亮;陈志强;;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方法由观测图像重建等离子体层全球密度分布——投影数据不完备问题[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4期
8 常伟博;郑铮;;基于LabVIEW的SPR传感检测系统的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0年12期
9 刘畅;张立成;蒋宏;杭亦文;;基于LabVIEW和SOPC的任意波形发生器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1期
10 王琳;郑正奇;;基于DataSocket的雷达测距数据传输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文光;王晓东;;月基极紫外光子计数成像仪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2 鲍海明;;视频信号预处理电路设计缺陷分析[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3 Aaron Ridley;;Long-lasting goodshielding at the equatorial ionosphere[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朱香平;王光明;赵宝升;;几种深空极紫外多阳极探测器[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缪君;储s,
本文编号:2519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51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