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月表光度模型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9-07-30 21:34
【摘要】:月表光度模型是描述月表辐亮度随光照观测几何变化的函数模型,主要应用于月表图像及光谱数据光度校正过程中,消除光照观测几何对月表图像及光谱数据的影响,在月表图像镶嵌、月表矿物识别与反演、月表物理参数反演以及月表光度异常区研究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美国LRO多角度月表光谱数据以及我国CE-3号月表就位光谱数据的获取促进了月表光度模型的应用研究。首先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光度模型,并分析几类模型的适用性,然后在总结其应用存在的关键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未来的研究趋势:1针对不同的应用目标数据采用不同的光度模型和校正方法,开展月表光度模型适用性和比较研究;2在现有的月表多角度光谱数据有限情况下,研究月表分区以及校正标准角问题,从而提高校正准确率;3在此后的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设计时,考虑获取更丰富的月表多角度光谱数据,促进光度模型的研究,从而更好地研究月表物理和光度特性。
【图文】:

月表光度模型研究进展


用一直都是月球科学研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LRO之前月球探测器都是正对(垂直)月表进行观测,获取多角度光谱数据有限,限制了光度模型的发展,而随着LRO对月表进行多角度观测,获取了月表多角度大相角范围并且重复覆盖足够多次的光谱数据,使辐射传输光度模型得以应用,Sato等[2]在2014年利用LRO光谱数据得到了月表辐射传输模型参数分布图,更加促进了月表光度特性研究。同时,我国的CE-3号实现月球就位探测,也为月表光度特性研究提供更好的就位探测数据基矗图1月表光照观测几何示意图[28]Fig.1Schematicdiagramoflightingobservationonthemoon月表光度模型在以下4个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应用:①消除光照观测几何因素影响,消除镶嵌拼接图像边界缝隙,提高图像质量[3-10];②月表矿物识别与反演,研究月表矿物组成,从而研究月表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月表地质演化过程[11-16];③月表辐射传输模型物理参数反演,统计分析月表物理和光度特性[2,17];④研究着陆区光度异常现象原因及其作用机制[18-27]。本文首先介绍月表光度校正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然后介绍国际上目前月表光谱数据获取情况以及常用的光度校正模型及其适用性分析,之后介绍月表光度研究的应用,最后针对月表光度模型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今后月表光度研究的重点。2国内外研究进展2.1月表多角度光谱数据概述随着月球光谱探测技术的发展,在近20a来开展的月球探测活动中,人类获取了丰富的月表多角度图像及光谱数据[14]。199

月表光度模型研究进展


年假设月球地质组成均一,利用Lommel-Seeliger经验模型对嫦娥一号IIM数据进行光度校正,对于差异比较小的边界消除效果比较好,但是仍然存在差异比较大的地形边界,并且根据校正后的结果反演得到全月表FeO以及TiO2分布[11],并且在2013年根据其反演得到FeO含量的不同将月表分为4种类型,利用Lommel-Seeliger经验模型对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图像数据进行光度校正到30°标准角,很好地消除了不同轨图像之间的边界(图2),图像中仍然存在的边界是由于相同反射率的邻近两轨图像空间位置偏移造成的[10];Sato等在2011年在利用LROWAC图像镶嵌拼接全月图像时,将月表根据经纬度5°×5°将月表分为若干地形单元,分别用Lommel-Seelinger、Lunar-Lambert以及Hapke模型对LROWAC图像数据逐单元(tile-by-tile)拟合校正,,并比较了每种模型校正后误差,结果表明简化的Hapke模型校正效果最好[6];随着LRO获取更多的月表光谱探测数据,Sato在2014年将月表划分为更小的1°×1°地形单元,进一步提高校正准确率[2]。图2光度校正后镶嵌图像[10]Fig.2Mosaicafterphotometriccorrection2.3.2月表矿物反演不同的矿物都有其特征光谱曲线,可以根据获取的光谱反射率数据反演月表矿物组成,从而研究月表矿物组成以及月表演化过程。但是光谱仪在不同时间观测月表同一地点时光照观测几何不同,所测得同一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2015AA1237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4030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1414)共同资助
【分类号】:P18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方汉;左光;贾宏;;月表地形环境对着陆器热控系统的影响分析[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7年02期

2 ;自然月历[J];森林与人类;2010年09期

3 李雄耀;王世杰;程安云;;月表有效太阳辐照度实时模型[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4 新科;;研究称月球正在收缩 十亿年变小约100米[J];今日科苑;2013年18期

5 孙旗霞;杨宁宁;蔡小兵;胡更开;;基于交变电场的月表除尘方法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12年06期

6 张锋;邹永廖;郑永春;付晓辉;;月表撞击坑自动识别与提取的新方法及其应用[J];地学前缘;2012年06期

7 李婵;刘福江;郑小坡;章颖;乔乐;李登朝;;月表虹湾地区辉石及橄榄石含量反演[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3年11期

8 程维明;王娇;周成虎;;月表形貌特征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J];地理研究;2014年06期

9 ;月球奥秘知多少[J];奇闻怪事;2010年11期

10 高峰;;月球奥秘知多少?[J];飞碟探索;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永勇;赵华;;月表电场及其对遥感探测月表磁异常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2 冯永勇;张艺腾;赵华;;反射法探测月表磁异常的数值模拟[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菡;;基于3D轴对称模型分析地形对月表热流和近地表温度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月球科学与比较行星学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魏广飞;李雄耀;王世杰;;地球反照对月表亮温大小及响应值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月球科学与比较行星学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李雄耀;唐红;王世杰;;月表环境对月球遥感探测的影响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6 陈建平;;月表环形构造识别与大地构造演化分析[A];第十届全国月球科学与比较行星学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王振占;李芸;张德海;姜景山;;CE-2微波探测仪月表特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月球科学与比较行星学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曹剑峰;;月食过程月表太阳辐照和温度变化模拟[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甘甫平;闫柏琨;薛彬;马涛;彭文溪;张霞;陈圣波;梁树能;周强;王润生;;基于CE-1数据的月表物质成分定量反演研究[A];第十届全国月球科学与比较行星学陨石学与天体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孔令高;王世金;王馨悦;杨垂柏;张爱兵;冯宇波;关q诒

本文编号:2521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521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