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热非高斯性和NAQDE暗能量模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7:05
【摘要】: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们进入精确宇宙学时代。大尺度结构的来源和演化,暗能量的起源和演化是当今宇宙学研究的两大热点。本论文分别研究了热非高斯性和NAQDE暗能量模型。 论文首先介绍宇宙学的背景和标准宇宙学模型,然后简单介绍了非高斯性和热扰动。 接着,主要研究了全息宇宙,半经典圈量子宇宙和近米尔恩宇宙中的热非高斯性。由于导入了新物理,在全息宇宙,半经典圈量子宇宙和近米尔恩宇宙中,纯热扰动可以产生近标度不变谱。在本文中,我们计算了热非高斯性。发现在全息宇宙中,如果物质是phantom-like,非高斯性参数f_(NL)~(equil)可以达到O(1)甚至比O(1)要大。特别在极限ω→-5/3,非高斯性将相当大并且为负。同时,如果我们忽略相变期间温度T的变化,那么由于能量正比于面积,热全息非高斯性将线性依赖于k。在半经典圈量子宇宙中,非高斯性被压低。我们也研究了近米尔恩宇宙中的热非高斯性。 此外,我们也研究了NAQDE暗能量模型。用Quintessence场完成了NADE暗能量模型的重构,表明宇宙的NADE演化可以由Quintessence标量场描述,我们称之为NAQDE(new agegraphic quintessence dark energy)模型。作为Quintessence场的函数,数值重构了NAQDE的势。特别,在物质统治时期,给出了NAQDE模型的解析解。进一步,研究了NAQDE模型在ω—ω′相平面的演化。结果表明,由于量子修正,在宇宙早期,NAQDE的轨迹在thawing和freezing区域之外。在后期,进入了freezing区域,逐渐接近静态宇宙常数。因此,NAQDE在宇宙演化的后期应该属于freezing模型。此外,进一步研究了NADE和DM(暗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讨论了它在ω—ω′相平面的演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P1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守平,洪方文,冯珑珑;宇宙学常数Λ≠0时复合时期的电离率和最后散射面[J];科学通报;1998年21期

2 王伟;宇宙学常数疑难[J];物理;2002年08期

3 章德海;孙成一;;关于宇宙学常数问题的知识要点和几点思考[J];现代物理知识;2007年05期

4 马骏,李革生,尹世忠;具有可变宇宙学常数的宇宙[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5 陈绍霞,常哲;宇宙学常数对超高能宇宙线粒子运动的可能影响[J];中国科学G辑;2004年05期

6 E·科勃 ,M·特纳 ,梁达东;早期宇宙[J];自然杂志;1984年07期

7 陈学雷;;暗物质研究述评[J];科技导报;2006年01期

8 陈壮叔;;宇宙周围是何处[J];飞碟探索;2011年02期

9 邓祖淦;为什么宇宙学常数如此之小[J];物理;1989年12期

10 韦浩;蔡荣根;;暗能量理论研究现状概述[J];科技导报;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云贵;;修改引力及暗能量[A];2010粒子物理宇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星系与宇宙学分会场报告摘要[A];中国天文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新民;;Cosmology and Collider Physics[A];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大会报告[C];2006年

4 柳亦兵;周雁冰;辛卫东;高青风;何缨;;直驱风电机组轴承故障的双谱特征分析与诊断[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5 张新民;;宇宙学进展[A];第九届全国粒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李强伟;;独立成分分析及其在两相流信号处理中的应用[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刘喜武;刘洪;郑天愉;;用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实现地震转换波与多次反射波分离[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8 王岩;王永刚;戚志海;张丽霞;;改进的Fast-ICA算法在地震资料去噪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全涌;顾明;;基于极值Ⅰ型分布的风压系数极值的计算方法[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10 全涌;顾明;;低矮建筑双坡屋盖上风压系数的概率分布[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晓莹;宇宙加速膨胀的那些事儿[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庐宜;宇宙大尺度结构的Log-Poisson非高斯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孙祖尧;暗能量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台);2007年

3 张成武;宇宙学观测与暗能量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杨荣佳;宇宙学常数、广义快子场、时空不等式和宇宙加速膨胀[D];清华大学;2008年

5 徐尚志;盲信号分离算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6 张敬飞;暗能量宇宙学若干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孙昌波;加速膨胀宇宙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墨林;基于空间—时间—物质理论和膜世界模型的黑洞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梅铁民;盲源信号分离时域与频域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平永利;基于空—时—质理论和膜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健聘;热非高斯性和NAQDE暗能量模型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廖宇;暗能量模型及其分析与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牛杰;诱发电位信号提取新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刘军;基于非高斯性最大化的预测反褶积技术[D];清华大学;2008年

5 黄小君;金属互连电迁移噪声非高斯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敖犀晨;宇宙弦圈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杰超;宇宙学观测限制暗能量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韩旭;推广的能动张量场的虫洞解问题[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陈霞;质量中微子振荡和引力红移[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吕晓蕊;Alpha稳定分布的模型仿真及参数估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8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738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b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