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吸积白矮星及其相关天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20:53
【摘要】:吸积白矮星是一类处于密近双星系统中从伴星吸积物质的白矮星。白矮星吸积物质在恒星演化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双星演化和吸积物理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与许多天体的形成密切相关,例如,超新星、激变变星、共生星、毫秒脉冲双星、超软X射线源、引力波源等。然而,目前对吸积白矮星的研究尚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比如物质转移到白矮星表面后的积累与损失过程,吸积的物质在白矮星表面燃烧情况以及白矮星最终命运等。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吸积白矮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系统性介绍了与吸积白矮星密切相关的两类重要天体,即Ia型超新星和吸积致塌缩型超新星。我们在吸积白矮星的演化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研究了双碳氧白矮星并合过程,发现吸积物质的速率决定双白矮并合最终的演化结局;研究了碳氧白矮星偏离中心碳燃烧过程,发现碳氧白矮星经历这一过程后会演化为氧硅白矮星,将发生铁核塌缩型超新星;研究了氦新星爆发过程,给出了不同吸积率下白矮星的质量积累效率、爆发间隔等性质,这些结果可以为大样本恒星演化提供初始输入;研究了吸积氧氖白矮星的长时标演化,发现氧氖白矮星的演化结局是唯一的,即经历电子俘获过程塌缩为中子星。取得的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研究了双碳氧白矮星并合过程,发现并合过程中的吸积率对其最终的演化结局起到决定性作用(形成Ia型超新星或塌缩为中子星)。双简并星模型是两种主流的Ia型超新星前身星模型之一,同时也是引力波源。然而,前人的模拟显示双白矮星并合很可能通过电子俘获塌缩为中子星,因此双白矮星并合的结局一直存在争议。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双白矮星并合过程中白矮星的吸积率决定了并合的演化结局。双白矮星并合在一定条件下将产生Ia型超新星。随着吸积率的升高,双白矮星并合将产生氧硅核(将诞生铁核塌缩型超新星)、氧氖核(将诞生电子俘获型超新星)、偏离中心氧/氖点燃(将诞生类似Ia型超新星的热核爆炸,为一类特殊的Ia型超新星)。该工作表明双白矮星并合的结局具有多样性,有一定的参数空间可以形成Ia型超新星。(2)模拟了碳氧白矮星偏离中心碳燃烧过程,发现碳氧白矮星经历这一过程后会演化为氧硅白矮星,将发生铁核塌缩型超新星。碳氧白矮星+氦星模型通常用来解释星系中年轻Ia型超新星的形成。近年来研究发现,当碳氧白矮星吸积富氦物质的吸积率超过临界吸积率时,白矮星表面会先于中心被点燃,发生偏离中心碳燃烧。人们通常假设偏离中心碳燃烧会将整个碳氧白矮星烧成一颗氧氖白矮星,并经历电子俘获致塌缩过程形成中子星。我们发现当偏离中心碳燃烧发生后,向内传播的碳燃烧火焰温度极高以至于氖元素刚一出现就被燃烧成为硅族元素。随着火焰不断地向内传播,整个碳氧白矮星被燃烧成为氧硅核,最终形成氧硅白矮星(将发生铁核塌缩超新星形成中子星),而非传统的观点,即形成氧氖白矮星并经历电子俘获超新星爆炸。这一结果暗示了宇宙中存在氧硅白矮星,并增加了星系中铁核塌缩型超新星的诞生率。此外,我们还发现,如果吸积率在临界吸积率以下,白矮星可以增加质量达到钱德拉塞卡极限并在核心处发生爆炸式碳燃烧,进而诞生Ia型超新星。(3)模拟了氦新星爆发过程,给出了不同吸积率下白矮星的质量积累效率、新星爆发间隔等参数,还发现氦新星爆发能够产生Ia型超新星。得到的结果可以为大样本恒星演化提供初始输入。氦新星爆发是白矮星吸积富氦物质不稳定燃烧所产生的闪耀现象,它与Ia型超新星、激变变星、超软X射线源的形成密切相关。然而,人们对氦闪耀过程还不完全清楚,这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双星演化、超新星以及极端物理过程等相关领域的理解。我们模拟了不同吸积率下碳氧白矮星的氦新星爆发过程,得到了氦新星爆发的质量积累效率、爆发周期等参数。发现碳氧白矮星可以通过连续的新星爆发过程积累质量,最终爆炸成为Ia型超新星。基于得到的白矮星质量积累效率,我们还系统性研究了碳氧白矮星+氦星模型,发现该模型可以解释短延迟时标Ia型超新星的形成。(4)模拟了氧氖白矮星吸积物质的长时标演化,发现氧氖白矮星的演化结局是唯一的,即经历电子俘获过程塌缩为中子星。一般认为8-10M_⊙的主序星会演化为氧氖白矮星,而氧氖白矮星是吸积致塌缩的前身星。双星系统中氧氖白矮星从伴星吸积物质增加质量接近钱德拉塞卡质量极限时,白矮星核心区域会发生电子俘获过程,从而降低白矮星电子简并压,最终发生核塌缩。然而,最近一些研究认为,氧氖白矮星也可能发生爆炸式氖燃烧,产生热核爆炸型超新星。我们模拟了不同吸积率下氧氖白矮星吸积物质的长时标演化,发现电子俘获过程所释放的热量不足以弥补中微子损失所带走的热量,从而无法发生爆炸式氖燃烧过程。因此,氧氖白矮星的演化结局是唯一的,即塌缩为中子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14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丹尼尔·克莱里;晨飞;;行星形成也许不是我们设想的那样[J];飞碟探索;2016年09期

2 约翰·格林沃尔德;石姝慧;;模拟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J];飞碟探索;2017年02期

3 吴少平,杨兰田,杨丕博,吴学兵,范秀英;修正的粘滞律及有磁吸积盘的稳定性研究[J];天文学报;1995年03期

4 杨兰田,刘超;吸积盘整理论及其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J];自然杂志;1986年07期

5 安崇善;;脉冲星的回流问题[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6 程富华;激变变星吸积盘中热辐射的偏振[J];科学通报;1988年09期

7 卢炬甫;;天体物理中的吸积盘[J];科学;1989年03期

8 方励之;高能天体物理前沿鸟瞰(下)[J];现代物理知识;1989年02期

9 谢光中,杨兰田,郝鹏九,杨志辰,李开华;几个BL Lac天体的质量及辐射区域的确定[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9年04期

10 杨兰田;类星体的厚吸积盘与自引力吸积盘模型[J];天文学进展;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双良;;吸积盘中大尺度磁场的形成及其应用[A];中国天文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6年

2 焦承亮;;吸积盘中的辐射机制探讨(英文)[A];中国天文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3 李佳文;;吸积盘内大尺度磁场的形成[A];中国天文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4 彭秋和;;黑洞吸积盘中心的热核燃烧与核合成[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4:高能天体物理中的热点问题[C];2009年

5 林一清;卢炬甫;;黑洞双模式吸积盘的研究[A];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宗云;吴小安;赵应和;丁月蓉;;揭示激变变星中吸积盘偏心,进动的一种方法(英文)[A];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富坤;;活动星系核中超大质量双黑洞与吸积盘的相互作用[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部德福;;吸积盘中外流的起源及其观测效应[A];中国天文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6年

9 薛紫微;;FSRQs吸积盘辐射与喷流辐射的关系[A];2013中国天文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13年

10 郭震;;年轻恒星与其吸积盘相互作用产生的恒星光度变化分析(英文)[A];中国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沈湫莎;在漆黑宇宙中寻找未来的“解”[N];文汇报;2016年

2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研究员 HXMT项目组成员 李正伟;“慧眼”独具 给宇宙来张X光“留影”[N];科技日报;2017年

3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苟利军;发现超大质量双黑洞有多少种办法[N];科技日报;2017年

4 记者 徐玢;黑洞“食量”变化使类星体快速消失[N];科技日报;2017年

5 ;英发现黑洞存在新证据[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王心见;加美观测到中子星爆发细节[N];科技日报;2004年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博士生 盛振峰;探寻类星体快速“熄灭”的秘密[N];科技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李洋;品味“科技大餐” 感受科技魅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9年

9 记者 张梦然;宇宙重元素来源之谜解开[N];科技日报;2019年

10 记者 张建松 徐海涛 詹婷婷;两项科研获新突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程远;吸积白矮星及其相关天体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19年

2 刘文帅;超大质量双黑洞与吸积盘的相互作用及演化[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3 林一清;黑洞双模式吸积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张臻;X射线脉冲星的自转演化[D];南京大学;2012年

5 孙鹿鸣;三个特殊活动星系核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6 叶永春;类星体和微类星体统一模型及其天体物理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蔺福军;吸积盘中的反常磁黏滞及其应用[D];南昌大学;2013年

8 甘朝明;磁化吸积盘:致密天体高能辐射及喷流的中心发动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吴胜杳;相对论厚吸积盘和扭曲盘的发射线及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蒙盈;太阳爆发理论和模型在高能天体物理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婷婷;利用Swift观测数据研究Mrk 509的光变特性[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蔡静萍;关于GRS 1915+105中“HEARTBEAT”态的时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3 孙玉涵;类星体的颜色光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李广兴;相对论吸积盘的观测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谢yN;磁场对中微子主导吸积盘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刘磊;类星体3C 273光变曲线的混沌特征及其成因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卢祖钾;潮汐瓦解事件光变的相关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8 刘冬梅;大尺度磁场对黑洞吸积盘吸入区能量的提取[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韩忠涛;食矮新星的测光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14年

10 胡文;FSRQ 3C 454.3的辐射模型[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3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793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d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