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月球微波遥感的理论建模与参数反演

发布时间:2020-09-25 22:59
   在漫长的月球地质历史时期中,月球表面受陨石小天体的撞击,受太阳—宇宙线的照射,储存了月球地质与太阳辐射活动的历史。对月球表层物质结构、状态及其分布的了解,可以为月球地质提供重要的信息,同时也对月球资源的科学认识、未来的探月、登月以及月球开发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月表物质为低损耗介质,适当频率的电磁波可以穿透到月表以下一定深度,从而可以揭示月球表层的地质结构特征。近来,在地球遥感中广泛应用的星载微波遥感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对月球表层结构的探测中。本文以电磁波与月球表层物质的相互作用为物理基础,结合月球表面特有的地形地貌与分层结构特征,研究和发展了一套用于探测月球表面月壤特性、次表层结构特征的主被动微波遥感理论模型和参数反演方法,旨在初步解决目前微波遥感在月球探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希望能对我国现行的和将来的探月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本文分为被动微波遥感对月壤特性的研究、主动雷达遥感对月球表面和次表层的研究以及作为扩展的火星探测中的微波遥感技术三部分。在被动微波遥感对月壤特性的研究中,给出了月球表面微波热辐射的理论建模,完成了月表辐射亮度温度的正向模拟,提出了一种月表辐射亮度温度定标方法,进而给出了月壤厚度的反演方法,并对反演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定量估算了整个月壤层中~3He(氦-3)资源的含量。在主动雷达遥感对月表的探测中,结合月表特定的地形地貌给出了月球表面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模拟,提出了全极化脉冲波对月壤层结构的探测方案,最后模拟了高频雷达探测仪对月球次表层结构探测的回波,分别实现了雷达对月球表面、浅层月壤结构和次表层结构的探测。作为全文的扩展,结合我国深空探测的进一步需要,回顾了国际上对火星的探测历史及其研究现状,提出了主被动微波遥感对火星表层土壤层、水(或冰)探测的几种可行方案。 在被动微波遥感对月球表面的观测中,月表的辐射亮度温度主要与月壤层厚度、月壤介电常数和物理温度等参数有关。首先根据月壤厚度与月球表面高度的一种对应关系,由Apollo(阿波罗)着陆点月壤厚度的实测值和月球表面数字高程分布,试验性地构造整个月表的月壤厚度分布。由美国Clementine(克莱门汀)探月卫星给出的月球表面紫外-可见光光学数据,计算了整个月球表面月壤中FeO+TiO_2含量分布,再根据月壤介电常数与FeO+TiO_2含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整个月球表面月壤的介电常数分布。根据月壤的热导率等特性,研究了月壤物理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由月球表面物理温度的实际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给出了月球表面和月壤深层温度随纬度单调变化的经验性关系。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之上,将月球表层分为三层,即月尘层、月壤层、月岩层,由三平行分层介质热辐射的起伏逸散定理模拟了整个月球表面多通道辐射亮度温度分布,并讨论了辐射亮度温度随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 在作为逆问题的月壤厚度反演中,将以上辐射亮度温度的模拟值加随机噪声作为理论观测,提出一种月壤厚度的反演方法。由于FeO+TiO_2含量较高时高频通道的穿透深度小,选择月球表面同一纬度不同经度处月壤中FeO+TiO_2含量较高的地方作为参考点,由两层月壤热辐射模型反演月尘层和月壤层物理温度随纬度的变化。然后,以上述参考点反演的物理温度为已知量,由穿透深度大的低频通道的辐射亮度温度反演整个月球表面的月壤厚度分布。由辐射亮度温度、月壤厚度与月壤层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对月壤厚度的反演误差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根据Apollo着陆点月壤厚度和FeO+TiO_2含量的实测值,提出了一种辐射亮度温度验证与定标的方法,最后给出了月壤厚度的实际反演方案。 在获得了月球表面辐射亮度温度以及准确反演出月壤厚度之后,可以对月球表面月壤层中~3He等资源的含量与总量进行估算。太阳风注入月球表面月壤层的~3He是一种可供人类长期使用的潜在月球资源。月壤中~3He含量主要与太阳风通量、月壤成熟度以及月壤中TiO_2含量等因素有关。根据受地球磁尾影响的太阳风通量模型,给出了月球表面归一化太阳风通量随经纬度的分布。根据Clementine紫外—可见光光学数据,计算了整个月球表面月壤光学成熟度和月壤中TiO_2含量的分布。在此基础之上,根据Apollo月壤样品的测量结果,给出月壤表层~3He含量与月表归一化太阳风通量、月壤光学成熟度以及TiO_2含量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计算了整个月球表面月壤表层~3He含量的分布。以月球表面数字高程经验性构造的月壤厚度为例,给出了月球表面整个月壤层单位面积内~3He含量分布,并估算了整个月壤层内所蕴含的~3He总量。 在主动雷达遥感对月球表层结构的探测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可以获取月球表层不同深度处的信息,本文研究了月球表面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拟,提出了低空飞行全极化L波段雷达窄脉冲对月壤层结构的探测方案,模拟了高频雷达探测仪对月球次表层地质结构探测的回波,分别实现了雷达对月球表面、浅层月壤结构和次表层结构特征的探测。 为模拟月球表面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按照月球表面环形山数目和形态的统计特征,数值构造了不同特征环形山分布的非均匀起伏月球表面地形。根据月球表面地形起伏坡度的非均匀特征,提出了一种由不规则三角形网格剖分来构造月球表面数字地形的方法。对于地形起伏变化小的地方,剖分面元尺寸大,而对于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剖分面元尺寸小,能用尽量少的面元表征非均匀月球表面的随机高度起伏。在该数字模型的基础上,由Kirchhoff近似给出了月球表面雷达回波的计算,数值模拟了两种不同形状环形山以及密集环形山分布的非均匀起伏月球表面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以Apollo 15着陆点地区月球表面真实的数字高程和Clementine紫外-可见光光学数据为基础,给出了Apollo 15地区月球表面SAR成像模拟结果。最后,对模拟的SAR图像特征做了定量分析,并与月球表面真实SAR图像做了定性比较。 为探测浅表层月壤的特性,进一步提出了低空飞行全极化L波段雷达窄脉冲探测月壤层厚度与结构的建议。月壤层为一层具有上下随机粗糙界面的有耗介质层,在下垫月岩粗糙界面上有一层随机分布的碎石散射体。推导出了包含面散射、体散射,以及面-体相互作用七种散射机制的全极化脉冲波Mueller矩阵解。以月壤特征参数如月壤层厚、FeO+TiO_2含量、介电常数、月壤界面粗糙度、碎石分布等为函数,用时域Mueller矩阵解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L波段窄脉冲极化回波波形能用于反演或估算月壤厚度与分层结构。 与微波频段相比较,高频波段的电磁波可以穿透到月表以下几百米至几千米的月表深层,从而可以揭示出月球次表层结构特征。在月球次表层探测中,高频雷达探测仪主要通过表面天底点和次表面天底点回波的时延差与强度来给出月球次表层的结构与物质状态。由于电磁波在次表层传播过程中受衰减、透射、散射等影响,次表面的回波往往很微弱。受月球表面非均匀起伏地形的影响,来自月球表面非天底点的较强回波往往会淹没次表面天底点回波,成为次表层结构探测中的最大障碍。因此,对电磁波在月球表层内传播、散射、衰减的定量模拟,对于如何从雷达探测仪回波中提取微弱的次表面天底点回波,进而获取月球次表层结构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Kirchhoff近似、几何光学和射线追踪方法,提出一种快速模拟月球表面雷达探测仪回波的方法。首先给出雷达探测仪对月球次表层结构探测的原理与雷达探测仪回波的模拟流程。由偶极子天线局部坐标系与月球主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雷达探测仪在月球表面的辐射场分布。根据月球表面地形特征,以模拟构造的月球表面数字高程为例,由规则三角形网格对月表地形进行了剖分。根据Kirchhoff近似,给出了月球表面回波的模拟原理,由射线追踪、几何光学和Kirchhoff近似等方法给出了次表面回波的模拟原理。最后,以数值构造的月海表面地形为例,数值模拟了雷达探测仪对次表层结构探测的回波,并分析了有关参数对回波的影响,得出了有效探测次表层结构的几个准则。 作为全文的扩展部分,从微波遥感的角度出发,回顾了国际上对火星的探测历史,归纳了目前国际上对火星的探测现状,列出了对微波遥感探测有影响的火星表层土壤和岩层的结构、分布及其介电特性等参数的已有探测结果,以及对火星地壳表层水(或冰)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分布状态的研究动向。结合地球表面微波遥感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用主动与被动微波遥感探测火星表面浅层土壤物质状态和分层结构的可行性分析,初步研讨了火星表层是否有水(或冰)存在的探测方案。最后,对这些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由被动微波遥感对月壤特性的研究、主动雷达遥感对月球表层与次表层结构的探测以及作为扩展部分的火星探测中的微波遥感技术构成的月球表面主被动微波遥感的理论建模与参数反演方法是作者五年多博士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期望能初步解决目前微波遥感在月球探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希望本文工作能够对我国的探月工程以及未来的深空探测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当然,在本文工作中还有许多有待完善和深入研究的地方,加上对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的进一步需求和微波遥感技术本身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更加深入与广泛地研究。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P184.5
【部分图文】:

月球表面,光学图像,月海


的总面积大致相等,在月球背面,月陆面积要大得多。月海平原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对太阳的反射率较低,而月陆主要由浅色的斜长岩组成,对太阳的反射率较高,因此用肉眼观看到的月球表面暗黑色的部分是月海,而洁白明亮的部分是月陆。图2.1给出了整个月球表面的光学反射率图像,其中月面暗黑色的为月海(图2.1左边月球正面居多),而白色较亮的为月陆。月球地貌是指月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月球地貌按自然形态可以分为月海、

示意图,环形山,示意图,辐射纹


环形山可以分为小型环形山、具有中央峰的大型环形山和具有环盆地的巨型撞击坑三类。图2.2给出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光学图像。一般地,月面一些较年轻的环形山常带有明亮的辐射纹。例如升Ch。环形山(第谷,43.4“S,11.1“w)周围存在着延伸数千米的明亮的辐射纹。图2.2月表环形山示意图月球上也存在着一些连续的、险峻的山脉,高度可达7一 8km。一般地,月面山脉向着月海的一面比较陡急,呈明显的断崖状,而外侧向着月陆的一面则坡度极缓。据统计,月球表面有6个山峰高达6knl以上

模型图,表层结构,月球,月球表面


称之为大月壤(Megaregolith)159〕,如图2.3所示。月球表面的月震实验和对月表强烈撞击时期大尺度撞击事件的估算表明,在月球表面累积喷出物的厚度约为2.5一10km,有些地方可能达到数十千米。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月壳表面受陨石撞击所产生的大月壤层平均厚度还不是特别了解,保守的估计月球表面撞击喷出物的厚度至少达2一3km(即大月壤),月球地壳结构破碎可深至约10km处,而月壳的破裂可以延伸至25km。甲宁:,叮,

本文编号:2827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2827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7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