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射电望远镜馈源舱数字化模型的创建

发布时间:2021-09-06 09:10
  FAST是中国科学家自主设计与实现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将为未来天文学的发展、未知星体的发现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FAST的结构复杂多样,对FAS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对FAST中的馈源舱、停靠平台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并基于中标麒麟操作系统,采用跨平台,根据这两部分的图纸,对这两部分进行模型的创建,管理者可根据馈源舱、停靠平台的模型来了解其结构,将有助于对这两部分的工作机制进行模拟、维护或改进。 

【文章来源】:现代计算机. 2019,(2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射电望远镜馈源舱数字化模型的创建


馈源舱内部部分结构模型

模型图,支撑装置,滑轮,模型


一工具,会提高建模的效率。根据舱支撑装置图纸中的相关物体尺寸与关系,所建模型主体如图4所示。图4舱支撑装置模型滑轮支撑装置比较复杂,其中包含着诸多部件,对滑轮支撑装置模型的创建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停靠平台中包含三组相同的滑轮支撑装置,所以只需创建一个,另外两个可根据已创建模型的复制、旋转来得到。对滑轮支撑装置诸多构成部件的创建,同样用到布尔这一工具,其中不规则形状物体的创建就要借助用布尔工具来创建,例如其中的筋板、平台、滑轮装置等。根据滑轮支撑装置的图纸,其模型主体如图5所示。图5滑轮支撑装置模型

模型图,馈源舱,模型,支撑装置


研究与开发现代计算机(www.moderncomputer.cn)2019.09中坐标位置、倾斜角度来确定。星形框架为馈源舱外部结构,可对馈源舱内部的结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其内部结构在工作时不会受到外界干扰,在雨天还能避免雨水的渗漏对馈源舱内部观测仪器造成侵蚀。根据图纸的规格尺寸,对星形框架进行建模,其主体模型如图2中的外部框架所示。图2馈源舱框架模型馈源舱整体模型如图3所示。图3馈源舱模型4停靠平台的结构及模型创建44.1停靠平停靠平台介绍舱停靠平台建在FAST底部的开挖中心处,海拔高度为834米。停靠平台是为馈源舱而建造,它是在馈源舱初始装配与调试、驱动索和缆线入舱的安装更换、馈源舱的临时停靠以及对馈源舱进行日常的维护与检测而建造,当馈源舱需要停靠时,柔索装置以及馈源舱内部的定位装置就可使馈源舱精确地停靠在停靠平台之上,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地对其进行舱停靠平台结构非常复杂,体积大,对建造的精度要求较高,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经历了大量人员的努力于工作时间才得以建成。44.2停靠平台结构介绍概括来说,舱停靠平台包括舱支撑装置、滑轮支撑装置、控制柜、配电柜、防雷柜等。舱支撑装置中包含着环梁平台、爬梯平台、护栏以及对环梁平台起到支撑的立柱;滑轮支撑装置中包含着滑轮升降装置、滑轮装置、平台、梯子平台、围框以及对围框、滑轮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装置,其中又包括固定支撑装置、活动支撑装置和侧支撑装置。其中每部分装置又由更加具体的、基础的大量物体模型构成。44.3停靠平台模型的创建舱支撑装置,需确定所创建各个物体的尺寸大孝坐标位置、相距距离,物体倾斜角度等即可。对舱支撑装置模型的创建用到陈列这一工具,会提高建模的效率。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3ds MAX的应用研究[J]. 范茜.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09)
[2]国产操作系统PHP服务部署策略的设计与实现[J]. 白英杰,赵正旭,吴晓进,张海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9(01)
[3]FAST馈源舱Stewart机构标定[J]. 程志峰,黄克亮,金超,范百兴,张万才.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7(03)
[4]Blender虚拟现实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建模[J]. 刘和彬,廖剑斌,李华川,苏茜.  轻工科技. 2017(05)
[5]FAST望远镜馈源舱精度分析研究[J]. 姚蕊,李庆伟,孙京海,孙才红,朱文白.  机械工程学报. 2017(17)
[6]FAST馈源支撑系统位姿分配方法研究[J]. 邓赛,景奉水,梁自泽,杨国栋,于东俊.  光学精密工程. 2017(02)
[7]基于国产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部署对策的探讨[J]. 赵正旭,陶智,徐骞.  微型机与应用. 2016(18)
[8]脉冲星搜索技术及FAST望远镜脉冲星搜索展望[J]. 潘之辰,钱磊,岳友岭.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7(01)
[9]FAST馈源舱倾覆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J]. 李铭哲,李辉.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5(04)
[10]FAST的进展——科学、技术与设备[J]. 南仁东,李会贤.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4(10)



本文编号:3387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3387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8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