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GHz毫米波无线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8:13
本文关键词:60GHz毫米波无线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60GHz毫米波 传播机制 无线信道 相关性 信道模型
【摘要】: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的重要技术,60GHz毫米波以其高频段,高速率,免许可等众多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本文围绕60GHz毫米波的传播特性,传播机制,信道参数及相关性和信道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对60GHz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及设计有重要参考。本文的主要工作有:第一,介绍了60GHz毫米波无线信道基本传播特性以及反射,绕射等传播机制,对分析信道特性和参数的仿真建模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分析了基于典型的室内走廊环境中60GHz毫米波信道参数,总结了信道参数的随机分布特性,为系统仿真特供参考数据。第三,60GHz信道参数在视距(Line-of-Sight, LOS)与非视距(Not-Line-of-Sight, NLOS)信道,以及使用不同天线类型的条件下,对信道参数包括多径个数,均方根时延扩展,莱斯因子,以及阴影衰落之间的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LOS环境下各参数之间相关性强于NLOS环境,并且利用全向天线时的参数相关性高于定向天线。利用信道参数的相关性可从一个容易得到的已知参数来预测另一参数,并建立关于多径个数的参数预测模型。最后,针对信道参数以及射线追踪等信道建模方法给出了60GHz毫米波无线信道模型和信道容量分析。本文对60GHz毫米波的无线信道传输做了较为全面的总解和研究,为今后60GHz信道建模及仿真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60GHz毫米波 传播机制 无线信道 相关性 信道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9-12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12-13
- 第2章 60GHZ无线信道传播特性及传播机制13-27
- 2.1 60GHz毫米波信号传播特性13-14
- 2.1.1 60GHz信号传播的强衰落性13-14
- 2.1.2 60GHz信号传播的高速率性14
- 2.2 反射与透射14-20
- 2.2.1 介电反射系数14-18
- 2.2.2 双径模型18-20
- 2.3 绕射20-26
- 2.3.1 直角损耗楔形绕射系数20-25
- 2.3.2 刃形绕射模型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60GHZ毫米波无线传播信道参数拟合27-35
- 3.1 室内无线传播信道特征参数27-31
- 3.1.1 大尺度衰落特性27-29
- 3.1.2 小尺度衰落和多径传播29-31
- 3.2 60GHz无线信道参数分布拟合31-34
- 3.2.1 信道测量环境31-32
- 3.2.2 信道参数分布拟合32-34
- 3.3 本章小结34-35
- 第4章 室内60GHZ毫米波无线信道参数相关性分析35-41
- 4.1 不同天线不同环境下的信道参数35-37
- 4.1.1 LOS路径的信道参数35-36
- 4.1.2 NLOS路径的信道参数36-37
- 4.2 信道参数相关性分析37-38
- 4.3 信道参数相关性预测38-40
- 4.4 本章小结40-41
- 第5章 60GHZ毫米波无线信道模型41-57
- 5.1 60GHz室内无线信道模型41-49
- 5.1.1 瑞利、莱斯衰落信道模型41-42
- 5.1.2 S-V(Saleh-Valenzuela)室内统计模型42-44
- 5.1.3 Nakagami衰落模型44-46
- 5.1.4 60GHz超宽带模型46-49
- 5.2 60GHz IEEE标准信道模型49-54
- 5.2.1 IEEE 802.15.3c信道模型49-52
- 5.2.2 IEEE 802.11ad信道模型52-54
- 5.3 60GHZ MIMO信道模型54-56
- 5.3.1 60GHz MIMO信道模型介绍54
- 5.3.2 信道容量分析54-56
- 5.4 本章小结56-57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冬娅;;“6~12GHz衰减标准装置”技术鉴定会在京召开[J];宇航计测技术;1985年05期
2 ;6~18GHz开关放大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年01期
3 邹伟刚;王鑫;肖江南;曹子峥;陈林;余建军;;基于训练序列进行系统优化的60GHz正交频分复用-光载无线通信系统[J];中国激光;2011年05期
4 缪e,
本文编号:1053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05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