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激光通信现状、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分析
本文关键词:空间激光通信现状、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深空光通信 空间激光通信 星载激光通信 机载激光通信 激光通信网络
【摘要】:针对目前空间激光通信的背景需求,介绍了国内外星、空、地、海等平台间的空间激光通信研究与试验现状。通过对空间激光通信现状的分析,并结合科研实践,归纳出空间激光通信的高速率、网络化、多用途、一体化、多谱段5个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光学结构、通信收发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着重分析了高质量光学系统设计、高精度捕获对准跟踪、大气信道影响补偿、高速率高功率发射、高灵敏度低误码探测、一对多通信网络、平台振动与姿态补偿、器件部件空间适应性8项关键技术,并提出相关技术的解决方法和途径,进而给出须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展示了空间激光通信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研究所;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深空光通信 空间激光通信 星载激光通信 机载激光通信 激光通信网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91338116) 兵器基金(NO.62201070152)
【分类号】:TN929.1
【正文快照】: (1.Institute of Spac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22;2.Opto-electronics Engineer Institute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22)0引言空间激光通信是以激光为载波,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欢;张洪涛;尹福昌;;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大气湍流的自适应补偿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2 许楠;刘立人;万玲玉;孙建锋;;空间相干激光通信中目标位置误差的相干探测[J];光学学报;2010年02期
3 刘宏展;纪越峰;许楠;刘立人;;信号与本振光振幅分布对星间相干光通信系统混频效率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1年10期
4 姜会林;胡源;丁莹;付强;赵义武;董科研;宋延嵩;娄岩;;空间激光通信组网光学原理研究[J];光学学报;2012年10期
5 单风华;佟首峰;吕春雷;;自由空间光通信APT系统信标探测技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Z2期
6 张靓;郭丽红;刘向南;林一;卢满宏;;空间激光通信技术最新进展与趋势[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3年04期
7 付强;姜会林;王晓曼;刘智;佟首峰;张立中;;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光学;2012年02期
8 吴从均;颜昌翔;高志良;;空间激光通信发展概述[J];中国光学;2013年05期
9 王杰华;;NASA将利用国际空间站测试“激光通信光学有效载荷”[J];中国航天;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继礼;赵尚弘;李勇军;楚兴春;李琴;朱子行;石磊;;空间远场光束对准精度的量子极限[J];光学学报;2011年01期
2 刘宏展;纪越峰;许楠;刘立人;;信号与本振光振幅分布对星间相干光通信系统混频效率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1年10期
3 王春晖;高龙;庞亚军;刘磊;李彦超;曲杨;;光束分束比对2μm平衡式相干探测系统信噪比影响的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11期
4 刘宏展;纪越峰;刘立人;;像差对星间相干光通信接收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2年01期
5 何宁;谢朝玲;;光束特性对声光偏转相干光探测效率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3年02期
6 赵太飞;张爱利;金丹;官亚洲;;无线紫外光非视距通信中链路间干扰模型研究[J];光学学报;2013年07期
7 郑阳;姜会林;佟首峰;郑建平;贺文俊;;基于相干激光通信空间光混频器数学模型的建立[J];光学学报;2013年07期
8 郑阳;姜会林;佟首峰;郑建平;贺文俊;;基于相干激光通信的空间光混频器光机结构设计[J];光学学报;2013年09期
9 何宁;谢朝玲;郭求实;;声光偏转系统光束准直及探测效率研究[J];光通信研究;2013年05期
10 孙莉娜;;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设备开发分析[J];电子制作;2013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解孟其;柯熙政;;无线光副载波信号的循环谱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信息技术与安全专题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之;空间光通信扰动补偿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夏爱利;基于Shack-Hartmann波前传感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1年
3 武云云;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大气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4 李杨;相干场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3年
5 黄虎;反馈谐振式激光能量传输理论及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曹原;基于自由空间信道的量子信息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高紫俊;机载光电平台振动特性测量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8 汤伟;高重频CO_2激光损伤HgCdTe晶体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9 吴从均;星间激光通信终端及其实验室检测平台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10 亓波;量子通信光学地面站ATP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丽;强天空背景光条件下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光斑检测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2 胜琳;大气湍流对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影响及测试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3 郭磊;卫星光通信中基于强度探测的自适应光学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闫敏;空间相干光通信判决反馈锁相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于刚;大气湍流对空间相干光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
6 韩金凤;基于SPGD的星地光通信相位校正[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杨;无线激光通信系统中反曼彻斯特码的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绍练;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RS编译码的仿真与软硬件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9 于志良;基于空间激光通信的光混沌保密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郎月;高速率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信道编码技术[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新国,张广军,江洁;星敏感器中星图图像的星体细分定位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2 李英超;胡源;赵义武;丁莹;姜会林;;发展空间激光通信,提高对地观测效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马佳光;;捕获跟踪与瞄准系统的基本技术问题[J];光学工程;1989年03期
4 向劲松;潘乐春;;空间相干光通信外差效率及天线像差的影响[J];光电工程;2009年11期
5 傅承毓,马佳光,叶步霞,汪红熳,黄永梅;复合轴控制系统应用研究[J];光电工程;1998年04期
6 幺周石;邓科;李晓峰;;卫星相干光通信跟瞄误差对链路性能的影响[J];光电子.激光;2010年06期
7 梁平;赵尚弘;李勇军;方姚生;马业伟;;基于激光链路的卫星光网络路由算法[J];光通信技术;2007年05期
8 刘宏展;孙建锋;刘立人;;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光通信技术;2010年08期
9 王绍举;金光;徐开;;高精度激光通信小卫星星座仿真平台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08期
10 丁科;黄永梅;马佳光;付承毓;;抑制光束抖动的快速反射镜复合控制[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左海成;大气湍流影响下卫星光通信探测光斑分布与定位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罗鹏芳;低轨道卫星激光通信网络动态路由策略与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东堂,魏急波,庄钊文;空间激光通信及应用[J];半导体光电;2003年02期
2 ;武大空间激光通信填补国内空白[J];光机电信息;2007年12期
3 付强;姜会林;王晓曼;刘智;佟首峰;张立中;;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光学;2012年02期
4 李静;赵树波;;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试;2013年Z2期
5 杜筱诚;;迅速发展中的空间激光通信技术[J];激光与红外;1978年10期
6 孙东青;空间激光通信的研究与开发[J];现代通信;1995年10期
7 聂文强,曾小东,詹玉书;空间激光通信技术[J];电子科技;1998年02期
8 谢木军,付承毓,马佳光;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J];光电工程;1999年S1期
9 陈媛,余成波,万文略;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闻传花,李玉权;空间激光通信中的光学系统[J];光通信技术;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空间激光通信现状、展望与设想[A];2008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会议文集[C];2008年
2 蒋丽娟;;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周莉;郑勇;;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吴金泉;宋述燕;林兆祥;;自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学生实验装置[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蒋丽娟;朱道伟;;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高薇;;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在我国深空探测中的应用初探[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陈桂芬;尹福昌;;光放大器在空间激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岳炜;佟首峰;李宏柞;;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发射单元电光调制系统的设计方案[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娅冰;竞相发展空间激光通信[N];解放军报;2002年
2 贾彦彬邋本报记者 李林岩;为走向太空“架桥”[N];吉林日报;2007年
3 张全友 记者 赵凤华;7.5G速率40km距离空间激光通信试验成功[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怡;空间激光通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善勇;空间激光通信中的信道建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德瑞;空间激光通信中智能数据模拟源的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3 于志良;基于空间激光通信的光混沌保密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令军;空间激光通信组网跟踪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5 任斌;空间激光通信系统高精度光束伺服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程杨;空间激光通信光斑跟踪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连锴;空间激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放大器[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8 吴星煜;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金英兰;大气对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及其自适应光学补偿效果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10 辛丽伟;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探测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
,本文编号:1053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05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