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无线局域网中的导频同步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毫米波无线局域网中的导频同步关键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毫米波无线局域网 正交频分复用 导频位置优化 频偏 相位噪声
【摘要】:随着各种无线业务需求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低频波段显得愈发拥挤,下一代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不仅需要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同时需要支持更高速率的实时业务。当前的无线局域网系统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因此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标准化组织在2012年,根据中国提交的毫米波段成立了IEEE 802.11 aj工作组。成立该工作组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中国毫米波频段制定下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以便在相对不拥挤的频段上实现支持Gbps的传输速率、提供更好网络性能的传输服务。毫米波由于其载频较高使得载波频偏相对较大;毫米波频段相比于低频段更易受到射频非线性的影响以及器件制作工艺的限制,使得在调制方式较高时相位噪声会对毫米波系统产生严重影响。这些都使得毫米波的同步更为困难,本文针对最新的IEEE 802.11 aj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分别从导频去除频率偏移和相位噪声的角度,研究了在毫米波无线局域网中如何使用导频提升OFDM系统性能。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在对OFDM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结构模型进行详细阐述后,重点分析了载波偏移、采样时钟频偏和相位噪声对OFDM接收机性能产生的影响;研究了IEEE 802.11 aj物理层规定的相关帧结构以及物理层的仿真模型,为后面章节导频同步算法的进一步分析及仿真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提出了一种优化导频位置的新方法,该方法从导频做采样频率同步和剩余相位跟踪的角度,利用导频间隔对导频位置进行了优化。随后对现有的去除频率偏移的算法进行改进,并在IEEE 802.11 aj帧格式的基础上,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所提出的导频位置确定方法、频偏估计补偿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导频位置确定方法和频偏估计补偿算法,在不提高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改善系统性能。最后,讨论了已有的相位噪声生成模型,给出了符合45 GHz毫米波特性的相位噪声模型和大小,并仿真了该模型对本系统的影响。研究了WLAN OFDM系统中的相位噪声抑制算法,发现已有算法在估计精确度和复杂度之间没有一个很好的折衷,故提出了一种在频域利用相位噪声的低通性、在时域消除Gibbs变换的频时域改进算法,该算法相比较于利用导频和数据迭代求解相位噪声的算法,在没有明显削弱补偿算法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关键词】:毫米波无线局域网 正交频分复用 导频位置优化 频偏 相位噪声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5.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缩略语与数学符号13-15
- 第一章 绪论15-25
- 1.1 课题研究背景15-18
- 1.1.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程15-17
- 1.1.2 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17-18
- 1.2 毫米波无线局域网系统18-19
- 1.2.1 毫米波特性18-19
- 1.2.2 毫米波现有标准19
- 1.3 无线局域网OFDM系统中的导频19-21
- 1.3.1 导频的结构20
- 1.3.2 导频估计频偏的研究现状20-21
- 1.4 无线局域网OFDM系统中的相位噪声21-23
- 1.4.1 相位噪声的产生21-22
- 1.4.2 相位噪声抑制算法研究现状22-23
- 1.5 论文安排23-25
- 第二章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及重要影响因素分析25-35
- 2.1 OFDM概述25-29
- 2.1.1 OFDM基本原理25-27
- 2.1.2 基带系统结构27
- 2.1.3 OFDM主要优缺点27-29
- 2.2 OFDM重要影响因素分析29-34
- 2.2.1 载波频偏的影响29-31
- 2.2.2 采样时钟频偏的影响31-32
- 2.2.3 相位噪声的影响32-33
- 2.2.4 其它因素的影响33-34
- 2.3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IEEE 802.11 aj物理层规范及仿真模型35-51
- 3.1 物理层规范35-40
- 3.1.1 物理层帧结构35-36
- 3.1.2 QTF字段36
- 3.1.3 信令字段36
- 3.1.4 MCTF字段36-39
- 3.1.5 物理层相关参数39-40
- 3.2 无线局域网仿真模型40-49
- 3.2.1 补零(padding)40-41
- 3.2.2 扰码器(scrambler)41-42
- 3.2.3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LDPC coding)42-43
- 3.2.4 流解析器(stream parser)43-44
- 3.2.5 星座映射器(constellation mapper)44-46
- 3.2.6 LDPC子载波映射(tone mapping)46-47
- 3.2.7 空时分组编码(STBC)47-48
- 3.2.8 导频子载波(pilot tones)48
- 3.2.9 循环移位分集运算(CSD)48-49
- 3.2.10 空间扩展(spatial extending)49
- 3.3 本章小结49-51
- 第四章 利用导频间隔优化导频位置的方法51-63
- 4.1 频偏模型51-52
- 4.2 导频位置的确定52-55
- 4.3 用导频估计频偏算法55-56
- 4.4 仿真结果56-62
- 4.5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相位噪声抑制补偿算法63-79
- 5.1 相位噪声单边带谱密度63-64
- 5.2 相位噪声的模型64-70
- 5.2.1 带限白噪声模型65
- 5.2.2 维纳模型65-66
- 5.2.3 PLL相位噪声模型66-67
- 5.2.4 本文中使用的模型67-70
- 5.3 已有的CPE和ICI抑制补偿算法70-75
- 5.3.1 CPE算法70-72
- 5.3.2 ICI算法72-75
- 5.4 改进的时频域联合估计补偿算法75-78
- 5.5 本章小结78-7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9-81
- 6.1 论文总结79
- 6.2 未来展望79-81
- 致谢81-83
- 参考文献83-87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迅;对三路载波机导频告警盘的一点改进[J];四川邮电技术;1985年04期
2 王可恕;;导频制调频立体声解调的新方法[J];电声技术;1990年02期
3 黄军友;;基于改进的离散随机近似方案的导频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4 朱春华;杨静;杨守义;穆晓敏;齐林;;非连续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次优导频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5 曾浩;朱奕奕;李宜佳;刘地军;;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频域插入导频算法[J];通信技术;2008年08期
6 李冰;易波;;一种基于二维导频的信道估计改进算法[J];微处理机;2009年01期
7 李琛;单导频频率的选取[J];中国有线电视;1997年08期
8 苏健;郑侃;王文博;;3G长期演进系统的导频结构设计[J];数字通信世界;2007年11期
9 李冰;易波;;基于二维导频和降噪滤波的信道估计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01期
10 杨勇;孟祥娟;;基于时域导频跟踪和频域插值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道估计方法[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祖飞;陈红;;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曾立旋;刘栋;李道本;;基于完备互补正交序列的多天线多载波系统导频设计方法[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苑传林;张来保;李蔚海;;OFDM信道估计中的导频结构的设计[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董江波;王刚;李道本;;线性插值信道估计中导频间隔的最优化设计[A];2004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张静;李莉;;MIMO-OFDM的最优导频与信道最优估计[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亚祥;黄锐;陈明;;基于虚导频和功控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谢玉堂;芦东昕;;基于特定导频的OFDM载频及符号同步研究[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翠荣;陈建忠;;TD-SCDMA系统上行导频物理信道解码的设计与实现[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白宾锋;蔡跃明;徐信;;发射分集OFDM系统中基于离散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10 陈玉;尤肖虎;;DS-CDMA系统中一种有效的导频干扰抵消方法[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北京商报记者 刘伟;产说会误导频现 监管层重拳出击[N];北京商报;2014年
2 ;通过优化提高CDMA网络的性能[N];人民邮电;2003年
3 余时兴;CDMA网优分析应分步实施[N];人民邮电;2009年
4 王涛;分阶段实现CDMA网络优化[N];通信产业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何雪云;基于压缩感知的无线OFDM信道估计及导频优化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刘殷卉;OFDM系统分段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与多层专用导频设计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朱春华;NC-OFDM系统导频优化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周晶;高频谱效率数字通信中若干传输与信号设计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亚米迪(Jean-Baptiste YAMINDI);基于OFDM的WiMAX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陈玉;CDMA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分析与抵消算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宋铁成;正交频分复用(OFDM)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吉忠;适用于室外场景的802.11信道估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郭耀川;基于相关信道的信道估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庞浩;基于导频序列设计的认知OFDM系统信道估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路延;FDD-LTE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研究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曹海波;高铁环境下OFDM系统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灿;基于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7 郑国立;单模光纤中传输的OFDM光信号的接收技术及性能优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何万昊;CoMP演进技术中反馈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田琳;毫米波无线局域网中的导频同步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薛s顂,
本文编号:1084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08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