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种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的改进
本文关键词:对一种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的改进
更多相关文章: 无证书聚合签名 伪造攻击 安全信道 双线性对 离散对数问题
【摘要】:针对已有的基于计算Diffle-Hellman问题提出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构造了三种伪造攻击算法,攻击显示恶意但被动或者诚实但好奇的密钥生成中心均可伪造任意用户对任意消息的有效聚合签名,同时该方案也无法抵抗不诚实用户的合谋攻击。分析了原方案不安全的原因,通过在部分私钥生成阶段将用户公钥作为输入的参数,并在签名阶段将部分私钥与秘密值分别与不同的散列函数进行绑定,给出了高效的无需安全信道和双线性对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的安全性可规约到更一般的离散对数困难问题。
【作者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70246)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J01295)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15317)
【分类号】:TN918.4
【正文快照】: 0引言为了解决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密钥托管问题,同时保持其公钥无需证书的优势,文献[1]首次提出了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它结合传统公钥基础设施和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优点,克服了其存在问题,从提出开始,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为了提高签名验证的效率,文献[2]中提出的聚合签名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红霞;张雪锋;董晓丽;;改进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玉磊;李臣意;王彩芬;张永洁;;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和改进[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08期
2 王启明;甘泉;时合生;;基于哈希函数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5年04期
3 杜红珍;;无证书广义指定验证者聚合签名方案的攻击[J];河南科学;2015年07期
4 吴晨煌;黄慧;陈智雄;;两类无证书签名方案的密码学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年02期
5 樊爱宛;夏栋梁;杨照峰;;两种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及改进[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5年09期
6 王启明;樊爱宛;;一种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的改进[J];现代电子技术;201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印;王玲玲;马春光;;可传递签名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7年01期
2 李俊岭;李永强;;具有多安全级别的指定验证人的单调签名方案[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邓玉良,毛志刚,叶以正;智能IC卡公共钥签名系统的实现方法比较[J];微处理机;1999年03期
4 刘渊,沈晓娟,孙亚民;拥有废止机制的签名及其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10期
5 梅其祥,何大可;改进的指定接收者签名方案[J];通信学报;2005年02期
6 贾仁超;寇卫东;刘景伟;;一种基于可验证环签名的同时生效签名[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33期
7 蓝才会;王彩芬;;基于身份的可截取签名方案[J];计算机应用;2007年10期
8 王玲玲;张国印;马春光;;一种签名长度固定的基于身份的环签名方案[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11期
9 赵林森;;一种基于身份的聚合签名方案[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09期
10 周锐;朱玉兰;聂义友;黄亦斌;;不完全依赖仲裁的量子签名协议[J];量子电子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春光;武朋;杨义先;顾国昌;;无状态可传递签名[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余婷;赵泽茂;任锡沣;;高效的基于前向环序列的无证书环签名方案[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任锡沣;赵泽茂;余婷;;一个改进的无证书签名方案[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雷灵光;张中文;王跃武;王雷;;Android系统代码签名验证机制的实现及安全性分析[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文华;雷凤宇;;一种基于XTR的高效签名方案[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振华;离线中文签名验证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玲玲;环签名及其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叶青;并发签名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郑建彬;在线手写签名认证及其演化算法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魏立斐;多签名和聚合签名及其应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6 温晓军;安全量子身份认证与信息签名协议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吴磊;基于身份环签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文静;脱机签名识别中的关键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胡程瑜;环签名体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峰;门限代理重签名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华杰;环签名的分析与改进[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熊丹;关联环签名及其在电子投票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吴戈;抗合谋攻击的聚合签名方案设计与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杜桂颖;基于证书可验证加密签名和消息可恢复签名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效霏;关于数字签名验证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孙超亮;代理重签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陈国华;环签名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景旭;并发签名在公平交换协议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馨文;同时签名和环签名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72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17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