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值散射模拟与模型匹配的SAR自动目标识别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数值散射模拟与模型匹配的SAR自动目标识别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合成孔径雷达 自动目标识别 SAR图像模拟 模型匹配
【摘要】:该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模型的SAR自动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用实验室开发的BART进行离线电磁散射计算,系统参数设置和MSTAR数据库的参数完全一致,对待测图像和电磁散射数据所成的图像分别进行特征提取,然后进行搜索匹配。该文通过MSTAR 3类目标3种型号的实测数据和BART仿真数据分别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该算法简单易实现,运行时间短,目标分类识别的效果较好。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71132,61331020)~~
【分类号】:TN957.52
【正文快照】: 1引言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与可见光、红外等遥感技术相比,可以全天时、全天候成像探测。合成孔径雷达具有穿透能力,可以监测和侦察隐蔽在植被下的目标[1]。SAR自问世以来已经被广泛应 用于地球科学、气候变化研究、环境和地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易;发展中的自动目标识别技术[J];知识就是力量;1994年05期
2 J.L.Morey ,顾聚兴;光学系统加速自动目标识别[J];红外;2000年01期
3 季虎,夏胜平,郁文贤;一种可行的自动目标识别框架方案[J];雷达与对抗;2001年02期
4 何峻;赵宏钟;付强;;自动目标识别性能评估指标简述[J];电讯技术;2007年05期
5 陆荣铿;;自动目标识别系统[J];红外与激光技术;1988年03期
6 张秉华;;自动目标识别(综述)[J];光学工程;1989年04期
7 廖朝佩;;自动目标识别器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J];红外与激光技术;1992年02期
8 何国威,刘建国;利用Dempster-Shafer信息融合进行自动目标识别[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0年06期
9 陈东,沈振康,李飚,刘文华,王炜华,李吉成;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航空照片自动目标识别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07期
10 王国田;光电混合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研究[J];红外;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四;李少洪;;灰色关联分析法用于雷达自动目标识别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2 徐福泽;蒋本和;段中华;闫飞翔;;基于Hough变换的红外图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A];第十一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高倩;吴仁彪;刘家学;;一种基于自适应幂变换的HRRP-ATR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峻;自动目标识别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董政;日盲紫外探测系统自动目标识别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汪洋;面向自动目标识别的图像压缩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韩萍;SAR自动目标识别及相关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潘晴;生物视觉模型在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贺柏根;电视末制导自动目标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育才;雷达自动目标识别系统分析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倩;基于高分辨率雷达距离像的自动目标识别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3 罗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自动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景亮;复杂环境下自动目标识别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卓;基于曲线波变换和核支撑矢量机的SAR自动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肖宁;基于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的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谭剑波;PCA子空间法在雷达自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韩文婷;S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常明;SAR自动目标识别中的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伟;自动目标识别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11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21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