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机载预警雷达七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12-17 12:26

  本文关键词:机载预警雷达七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机载预警雷达 打击链 探测 识别 通信


【摘要】:回顾了机载预警雷达自194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并以任务适应、环境适应和平台适应为主线,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然后,结合未来预警机必须满足的军事需求,阐述了发展中的机载预警雷达可能具备的"宽频带、一体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技术特征。总体而言,未来机载预警雷达将进一步改善对任务、环境和安装平台的适应性,概念进一步拓展,在打击链中的作用将不断向后延伸,与系统和体系的交联也将更加紧密,从而为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单位】: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TN959.73
【正文快照】: 0引言1945年3月,世界上第一架预警机——TBM-3W开始服役[1],开启了雷达军事应用的崭新发展阶段。70年来,预警机逐渐从单一的空中雷达站演变为集成多种传感器、通信/数据链和其他各类信息系统的空中指控平台。而机载预警雷达因其主动探测特征,一直被认为是预警机最为重要的传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晨;;预警机发展七十年[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茫茫;傅江;;基于实体用户界面与自然用户界面结合的产品设计[J];科技导报;2013年Z2期

2 刘志鹏;;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分离算法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国;沈齐;;基于灰色理论的机载预警雷达效能评估技术[J];现代雷达;2008年07期

2 余楠;王瑛;;美军机载预警雷达发展历程浅述[J];今日科苑;2009年14期

3 杨帆;李强;王卫疆;;坐标转换在机载预警雷达情报关联中的应用[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刘波;陈春晖;沈齐;;机载预警雷达协同探测航线模式研究[J];现代雷达;2012年06期

5 郭振坤;;机载预警雷达检飞航路设计技术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年05期

6 徐钧;机械扫描体制机载预警雷达的总体问题[J];现代雷达;2005年08期

7 刘新飞;闫红星;潘亮;沈林成;;机载预警雷达探测空间动态性能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6年08期

8 朱勇;;直升机载预警雷达试验系统[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刘波;陈春晖;冯军;;目标飞行特性与机载预警雷达探测威力关系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李玉峰;秦昆;;机载预警雷达结构总体技术研究[J];现代雷达;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先义;金林;;机载预警雷达新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年会暨高新技术前沿与发展学术会议程序册[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段蕾;机载预警雷达综合显控技术和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刘新飞;机载预警雷达主动探测空间动态性能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王永明;某机载预警雷达对抗仿真训练系统体系结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0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300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e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