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网的生存时间最大化算法
本文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的生存时间最大化算法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传感网 生存时间最大化 优化模型 最优化方法
【摘要】:介绍了生存时间最大化问题的背景、度量方法和研究热点,着重探讨了生存时间最大化算法的模型假设、约束条件和典型优化模型,介绍了优化模型的分解和求解方法,最后分析了算法面临的挑战。总之,无线传感网的生存时间最大化算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存在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浙江树人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15F030004,LY14F030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01403)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5C33028)
【分类号】:TN929.5;TP212.9
【正文快照】: 无线传感网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由具有电池、微型处理器和无线电收发器等组件的传感节点、Sink节点和网关节点组成。每个传感节点感知信息,并发送给Sink节点。Sink节点作为汇聚节点,进一步处理接收到的信息后转发给网关节点。网关节点收集所有传感节点的信息,并提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友荣;无线传感网生存时间优化算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友荣;周骏华;王章权;任条娟;;基于最小费用最大流的无线多媒体传感网多路径路由算法[J];电信科学;2014年12期
2 赵翠芹;;无线传感网中能量高效自适应Chameleon分簇协议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小平;李欣;张思东;;基于路由生存时间的Ad Hoc QoS路由[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朱艺华;杨晨曦;吴万登;汤一平;;无线传感器网络权衡生存时间与数据分组跳数的分流路由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3 文凯;郭伟;黄广杰;;无线Ad hoc网络中的随机功率控制[J];电子学报;2008年07期
4 朱艺华;沈丹丹;吴万登;沈振伟;汤一平;;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生存时间的动态路由算法[J];电子学报;2009年05期
5 潘晏涛;刘作伟;张强;;基于遗传算法求解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优化问题的设计及比较[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4期
6 陶金晶;白光伟;;基于链路生存时间的多路径源路由协议[J];计算机工程;2010年15期
7 潘晏涛;朱培栋;;求解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最大化问题的遗传算法编码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年09期
8 李欣,薛小平;考虑链路生存时间的Ad Hoc网络QoS路由优化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5年10期
9 黄敏;刘琼;奚建清;;一种基于生存时间的Ad hoc网络不相交多路径路由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3期
10 张树东;皇甫伟;;面向网络生存时间的传感器网络融合延迟分配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年S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晏涛;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优化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徐建波;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分簇和节能的数据收集协议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振伟;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优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2 王微;无线心电监护传感器网络的路由研究和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源峰;;浅谈无线传感网与物联网的关系[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2 ;中欧合作研发成功无线传感网关[J];今日科技;2013年11期
3 艾春丽;张凤登;刘荣鹏;;无线传感网能量监测方法研究[J];自动化仪表;2007年12期
4 汪小燕;程文青;王峻峰;;一种异构配置的无线传感网成本分析[J];无线电工程;2008年01期
5 杨盘隆;陈贵海;;无线传感网与因特网融合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09年05期
6 李光远;;无线传感网入侵检测技术研究[J];软件导刊;2011年08期
7 ;“无线传感网与微系统技术领域”项目群等通过验收[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36期
8 汪海波;钱建波;王威;;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智能交通拥堵监测与控制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24期
9 苏叶健;;无线传感网技术综述[J];信息通信;2012年06期
10 罗剑;;高职院校《无线传感网应用与实践》课程建设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密;吕钊;于晶;;无线传感网的软件设计[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艾春丽;张凤登;刘荣鹏;;无线传感网能量监测方法研究[A];第八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杨峰;孙玲玲;汪大卓;;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呼叫服务系统设计[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景乔;胡文;戴一冕;;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算法的无线传感网能耗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吕亮;郦苏丹;卢泽新;;基于力学模型的无线传感网层次化拓扑生成算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田世伟;戴卫恒;李广侠;吕晶;徐荣;程佳亮;;协同定位研究综述[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9 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C];2013年
7 李平;;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停车信息服务系统及业务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8 苏斓;仝杰;张庚;刘革;周立逾;;6LoWPAN与ZigBee等无线传感网互联技术架构的研究[A];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文权;节能减排新触角—无线传感网[N];计算机世界;2008年
2 郑欣;福建移动“无线传感网”助海西农业节能增效[N];人民邮电;2010年
3 一文;国内首枚无线传感网核心协议芯片研制成功[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记者 徐瑞哲;“第二大网”无线传感网布设长三角[N];解放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彭东;无线传感网开创“物联”新纪元[N];科技日报;2007年
6 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032班 向雯;浅析信息化时代的智能大楼建设[N];贵州民族报;2008年
7 记者 陈雪峰 通讯员 冯成 尚晓天;无线传感网打造“智能”城市[N];嘉兴日报;2009年
8 许琦敏;坚韧不拔孕育原创实力[N];文汇报;2008年
9 记者 陈培华 通讯员 金骏 曹劲波;让高科技从实验室“走”出来[N];浙江日报;2006年
10 南湖区新闻采编中心 金骏;“科技引擎”产生“热”效应[N];嘉兴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分雄;无线传感网中事件监测的压缩感知与异常检测算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2 郭江鸿;无线传感网若干安全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陈友荣;无线传感网生存时间优化算法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4 曾迎之;无线传感网密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海涛;无线传感网中数据传输调度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应蓓华;用于无线传感网的低能耗数据压缩[D];清华大学;2010年
7 童孟军;无线传感网能量有效路由协议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8 赵博;适用于无线传感网的射频收发机的关键技术[D];清华大学;2011年
9 王新胜;无线传感网容忍入侵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张远;基于距离和角度信息的无线传感网节点定位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无线传感网中基于梯度的能量感知分簇拓扑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张骞;基于蜂群的无线传感网区域覆盖优化算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张敏;无线传感网中的认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郭凌超;基于无线传感网的音频点播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杨晔萌;无线传感网拓扑管理技术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6 黄欢;无线传感网节点设计及定位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张可;无线传感网事务处理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刘海涛;面向铁路危险品运输在途监测的无线传感网节能组网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9 魏晓磊;无线传感网节点原型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罗青春;容迟无线传感网中卫星辅助的数据收集方法研究与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0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30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