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减器误差对射频干扰对消系统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衰减器误差对射频干扰对消系统的影响 出处:《指挥与控制学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射频干扰对消可有效抑制通信指挥车多部电台间互扰,但其性能受实际器件影响较大.针对该问题,分析了其关键的衰减器固有误差对射频干扰对消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自适应反馈控制的正交合成干扰对消系统,分析衰减器的响应时间和精度误差等参数影响系统性能的内在机理,分别推导出了衰减器响应时间与系统收敛时间,以及衰减误差与对消比之间的闭合关系式.通过仿真验证了闭合关系式的正确性,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Abstract]: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several radio stations of the communication command vehicle, but its performance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actual devic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herent error of its key attenuator on the performance of RF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is analyzed. An adaptive feedback control orthogonal composit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that the response time and precision error of the attenuator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ponse time and the convergence time of the attenuator are deduced respectively. And the closed relation between attenuation error and cancellation ratio. The correctness of the closed relation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军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
【分类号】:TN911.4;TN715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刘建成,全厚德,袁丁,李召瑞,孙慧贤.衰减器误差对射频干扰对消系统的影响[J].指挥与控制学报,2015,1(4):470-475ID JCC.CN.2015.00470伴随现代战争信息化速度加快,制信息权已成为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1].战场各级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这导致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德昌;;电阻型组合衰减器大有发展前途[J];集成电路应用;2003年12期
2 吴畏;;一种高性能可编程衰减器设计[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2年03期
3 吕恒熙;;谈谈衰减器的设计与制作[J];外语电教;1982年03期
4 Tom Guldbrandsen;曾稳盛;;精密微波回转极化式衰减器[J];国外计量;1980年02期
5 朱君豪;;高频衰减器的设计与制作[J];军事通信技术;1987年03期
6 许珀文;;关于电视电控衰减器的研究[J];电视技术;1988年07期
7 王翠英;衰减器的直流校准方法[J];上海航天;1995年04期
8 谢根棣;限放衰减器的位置与电声指标[J];西部广播电视;1995年02期
9 雨林;;价廉的视频衰减器[J];实用电子文摘;1997年04期
10 黄杰,蔡希洁,林尊琪;变角度薄膜衰减器的应用研究[J];光学学报;200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林晋;李健开;唐小宏;;微波数字衰减器的设计[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周行;张其劭;;陶瓷杆状衰减器沿杆长度衰减分布的测试[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陈建全;白长青;韩省亮;;载流管路中液流衰减器的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乔世忠;曹瑛花;;高功率微带衰减器的研制及探讨[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高修立;;一种低相移的衰减器[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6 钟秋和;唐小宏;;500W大功率数控衰减器的设计研究[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7 刘杨;宋晓军;;宽带薄膜衰减器的设计[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郑武团;甄蜀春;;双路电控衰减器的研制[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5年
9 曹颂华;;同轴固定衰减器的优化设计与制造[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5年
10 杜大全;张卫东;谷雪松;邢悦;戈飞;;电压衰减器宽频特性数字补偿方法的研究[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成都 温成宜 编译;阻抗不变的高频衰减器[N];电子报;2013年
2 ;灏讯推出新型移动基站衰减器[N];人民邮电;2008年
3 成都 胥绍禹 编译;用反相放大器组成衰减器[N];电子报;2013年
4 成都 温成宜 编译;衰减器的频率补偿[N];电子报;2013年
5 记者 黄进;HUBER+SUHNER推出新型移动基站衰减器[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6 安徽 朱家科;QF29-1A放大器的检修[N];电子报;2006年
7 广东 廖松林;CA8020A型示波器前置电路原理与故障检修[N];电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润;液压系统脉动衰减器的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娜;π型厚膜电阻式衰减器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伟;集成化可变光学衰减器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3 刘清华;多控制功能数字衰减器的研究设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宋珂锦;高压纳秒电磁脉冲衰减器的研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文星;超宽带单片五位数字衰减器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桑青青;多薄板振动式脉动衰减器滤波机理与特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宇昂;超宽带低相移五位数控衰减器的研究和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钱桂香;超宽带低相移单片六位微波数字衰减器的设计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海;高精度电控衰减器的设计与研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10 吴宽;无源网络插入衰减器的最小失配网络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75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375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