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出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宽频带 宽缝隙天线 圆锥对数螺旋天线 圆极化
【摘要】: 超宽带天线广泛应用于如电视、调频广播、遥测技术、宇航和卫星通信等领域中。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使此类天线成为当今研究的焦点。 本文对超宽带天线的设计理论与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的研究工作为两部分内容,1.研究了工作频带为2.7-18GHz的超宽带微带宽缝隙天线。2.研制了工作频带为2.0GHz-8.0GHz的圆锥对数螺旋天线。 首先在超宽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仿真设计了几种具有超宽带特性的宽缝隙天线,通过回波损耗图的对比,提出了一种新型超宽带微带线馈电的倒拱形缝隙天线,其辐射贴片为圆形。研究了阻抗带宽和馈线间隙之间的关系,即馈线和缝隙的耦合间隙为最优值时,可以获得一个最佳的阻抗带宽。本天线可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其次为了实现宽频带单向辐射圆极化特性,以非频变天线为理论基础仿真并设计了2.0-8.0GHz圆锥对数螺旋天线。天线在工作频带内具有明显的宽频带圆极化特性。与传统天线相比,该天线的几何尺寸小于同频带螺旋天线的几何尺寸。并研制了实验样机,同时对天线的实物样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天线的电特性在工作频带内满足应用要求。
[Abstract]:UWB antennas are widely used in such fields as television, FM broadcasting, telemetry, aerospace 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especially the UWB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has emerged in recent years. Make this kind of antenna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nowadays.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UWB antenna are studied. 1. An ultra-wideband microbandwidth slot antenna .2with a working band of 2.7-18GHz is studied. A conical logarithmic spiral antenna with a working band of 2.0GHz to 8.0GHz is developed. Firstly,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UWB, several kinds of wide-slot antennas with UWB characteristics are simulated and designed. A novel inverted arch slot antenna fed by ultra-wideband microstrip line is proposed, and its radiation patch is circul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edance bandwidth and feed gap is studied, that is, when the coupling gap between feed line and slot is optimal. An optimal impedance bandwidth can be obtained. This antenna can be used in UWB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Secondly, in order to achieve broadband unidirectional radiation circular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 2.0-8.0GHz conical logarithmic spiral antenna is simulated and designed based on the non-frequency variant antenna. The antenna has a wide b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 in the working band, which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ntenna. The geometric size of the antenna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spiral antenna in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An experimental prototype is developed and the prototype of the antenna i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tenna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pplication in the working band.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N82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龙;新型宽频带抗混叠滤波器的研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5年03期
2 郭庆新;马艳君;居继龙;;一种新型的宽带大功率合成器[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罗耀辉;王五兔;;紧凑式宽带双圆极化双工器的设计[J];空间电子技术;2008年01期
4 张姝瑶;路宏敏;王明;高峰涛;;宽频带EMI滤波连接器的滤波结构设计[J];电子科技;2008年05期
5 武永刚;邢光龙;楚玉焕;;基于HFSS的双层宽带微带贴片天线的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6 樊红社;赵军仓;查代奉;;对L型宽频微带天线的改进[J];现代雷达;2009年08期
7 商勇;罗鑫;王敏锡;;一种新型的WCDMA手机天线的设计[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0年10期
8 饶亲江;用分块技术分析一种宽频带微带天线[J];通信学报;1990年05期
9 齐述堂;;高性能宽频带双圆极化频谱复用网络[J];无线电通信技术;1991年05期
10 肖雨琴,叶素珍;宽频带透镜多波束天线[J];舰船电子对抗;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毅乔;杨峰;周海京;聂在平;;一种宽频微带天线的分析与设计[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2 赵丽娟;邵晓亮;邹永庆;吴先良;杨代明;;一种新型X波段宽带圆形微带天线[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杨向华;;一种宽频带微带贴片天线[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4 吴素云;;直线阵馈电抛物柱面天线的分析与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5 李静;虞萍;孙红兵;;基于渐变线的宽带功率分配器[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张国兴;;宽频带耦合腔链的微机模拟[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曾向阳;陈克安;朱维杰;;基于改进声线跟踪法的宽频带室内声学预测[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柴雯雯;张晓娟;;新型宽频带馈电网络[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立军;;宽频带紧缩喇叭的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10 郭振;刘少斌;;一种应用于802.11a无线通信的宽频带微带贴片天线[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 余俊芳 摘编;三路宽频带视放集成块LM2429TE简介[N];电子报;2008年
2 MABS;介绍一种宽频带高增益电视天线[N];电子报;2002年
3 江苏 黄启军;KGPS型宽频带感应加热中频炉的“怪病”[N];电子报;2007年
4 浙江 陈军伟;自制宽频带频率合成寻呼码发生器[N];电子报;2002年
5 ;隆宇“月亮三号”七分频Hi-Fi音箱[N];电子报;2003年
6 智红;数字无绳电话发力固话市场[N];经济日报;2006年
7 胡谋 刘燕燕;留学那年,我40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谢立新;“电子眼”洞察水下世界[N];中国水利报;2003年
9 广州 林社雄;宽电压步进电机控制器[N];电子报;2007年
10 ;Wi-Fi5兼容性稳步提高[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萍;UHF平面直立H形印制天线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海彬;TDIE/FDTD混合法及其在时域电磁场分析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子顺;宽频带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管登高;防电磁信息泄密宽频带电磁波屏蔽集成复合材料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滕云田;现代地震地磁观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年
6 牛俊伟;宽带和共形印刷天线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4年
7 魏建新;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波场特性的物理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8 马艳;基于小波变换的畸变信道检测和目标特征提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初萍;基于宽频带系统的被动雷达测向技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张凡;锥台共形阵天线与特定用途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旭;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健;时间扩展信道的信号处理技术[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穆丹;分形微带天线多频和宽频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刘宝宏;微带天线的分析和宽频带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5 王艳丽;宽带微带天线设计与仿真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6 张莲;小型化微带天线的宽频带和多频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唐祥生;圆极化三角形微带天线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8 蒋远东;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9 戴秉乾;圆柱共形微带天线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龚李亮;一维连续小波变换低电压低功耗对数域集成电路技术综合[D];湖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12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1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