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小波变换和深层稀疏编码的SAR目标识别

发布时间:2018-01-15 06:25

  本文关键词:基于小波变换和深层稀疏编码的SAR目标识别 出处:《电视技术》2014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目标识别 深层稀疏编码 深度学习 小波变换


【摘要】:针对SAR图像预处理算法自适应能力差、带标签图像不足、目标特征提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深层稀疏编码的SAR图像目标自动识别算法。首先利用灰度值和尺度缩放获得大量的无标签SAR目标,并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高效的降维,再结合深层稀疏编码提取目标的深层抽象特征并完成识别任务。采用MSTAR数据库中3类军事目标进行算法仿真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预处理的情况下,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完成多目标SAR图像分类,且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鲁棒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poor adaptive ability of SAR image preprocessing algorithm, insufficient tagged image and difficult target feature extraction, etc. An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algorithm for SAR images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and deep sparse coding is proposed. Firstly, a large number of untagged SAR targets are obtained by using gray value and scale scaling. And th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is used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of the image efficiently. Combined with deep sparse coding to extract the deep abstract features of the target and complete the task of recognition. The algorithm is simulated and verified by using three kinds of military targets in MSTAR databas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ithout preprocessing,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multi-target SAR 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has high recognition rate and robustness.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95876部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72167;61379104)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0115896022)
【分类号】:TN957.52
【正文快照】: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由于其全天候作战的特点而迅速发展起来。SAR图像作为一种新型的遥感图像具有特殊的乘性斑点噪声及丰富的纹理信息等特点。通常情况下,SAR图像目标自动识别算法在识别前必须要进行图像预处理,要求在有效抑制相干斑噪声的同时较好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军;;基于稀疏编码和ICA的带噪混叠语音盲分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凌洁;刘琚;赵彩华;杜军;;基于稀疏编码的语音增强方法研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8年06期

3 杜军;;基于稀疏编码的语音增强方法[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陈红艳;李磊民;;基于ICA的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庄永文;;关于稀疏编码理论及其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07期

6 尚丽;杜吉祥;翟传敏;;稀疏编码算法概述[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陈红艳;付毓生;张睿;皮亦鸣;;基于ICA-SCS算法的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4期

8 孙海英;王晓凯;李锋;;基于多项式拟合的稀疏编码图像去噪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03期

9 孔薇,杨杰,周越;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强背景噪声去噪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10 尚丽,郑春厚;基于稀疏编码的自然图像特征提取及去噪[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卢清;赵治栋;;基于稀疏编码阈值的平移不变法心电信号去噪[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钱乐乐;高隽;徐小红;;非负性约束的图像稀疏编码[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邹琪;罗四维;;模拟视觉系统的稀疏编码神经网络模型[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4 石自强;杨静;郑铁然;韩纪庆;;基于锚空间的音频场景识别[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廖灵芝;稀疏编码算法中的自适应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关欣;音乐信号自动分类相关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杨浩;面向不确定环境的物联网压缩感知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王哲;基于初级视觉机制的图像编码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姜明新;智能视频监控中的目标跟踪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晓锐;稀疏编码的有效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刘旭;基于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的大鼠工作记忆稀疏编码与功能连接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3 雷煜;基于fMRI的视觉信息编码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4 潘秋丰;基于两步稀疏编码和字典学习的SAR图像去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陈红艳;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赵彩华;带噪混叠语音信号盲分离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何威;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微弱信号提取方法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8 彭泓龙;关键零部件早期裂纹源信号的提取[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9 卢清;心电信号消嗓算法及R峰定位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赵亮;信号稀疏表示理论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27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27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3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