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二次雷达信号盲分离算法
本文关键词: 二次雷达信号 和差单脉冲天线 ZCM特性 代价函数 出处:《火力与指挥控制》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应答脉冲信号的混扰现象影响二次雷达询问机解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和差单脉冲天线以及二次雷达信号代数性质的二次雷达信号盲分离新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二次雷达信号的ZCM(零/恒模)特性,采用了一种用于二次雷达信号分离的代价函数,进而由代价函数最小值对应的单脉冲比求解得到混合矩阵和分离矩阵,最终实现二次雷达信号的盲分离。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不低于20 d B时,该算法无需任何先验条件可有效分离出二次雷达信号。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scrambling phenomenon of the response pulse signal affects the decoding of the secondary radar interrogator. A new algorithm for blind separation of secondary radar signals based on sum difference monopulse antenna and algebraic properties of secondary radar signals is proposed. The ZCM (Zero / constant Modulus)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radar signals are analyzed in this algorithm. A cost function is used to separate the secondary radar signal, and then the mixed matrix and the separation matrix are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monopulse ratio corresponding to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cost function. Finally, the blind separation of the secondary radar signal is reali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separate the secondary radar signal without any prior condition when the SNR is not less than 20 dB.
【作者单位】: 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01379)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QF103)
【分类号】:TN958.96
【正文快照】: *0引言二次雷达(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SSR)是利用地面询问机对机载应答机的应答信号进行解码,从而探测定位目标的系统[1]。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传统二次雷达A/C模式极易受到干扰,造成询问机的解码错误。尽管单脉冲技术和模式S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混扰问题。但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凌宇;罗静;屈金佑;;混叠敌我识别信号分离算法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琨;何玉红;;IFF应答信号实时检测技术[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2年02期
2 张玉;樊斌斌;胡进;唐波;;基于最小残量优化算法的二次雷达信号分选[J];现代雷达;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顾军;胡显丹;;基于FastICA算法的敌我识别信号分选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著成;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盲源分离算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2 由科军;盲信号分离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法灏;王运锋;;二次雷达同步窜扰分析及解决方法[J];电讯技术;2009年05期
2 高树萍;;S模式二次雷达的简单介绍[J];空中交通管理;2010年07期
3 张尉;何康;林强;;多站询问对邻近二次雷达的影响及其对策[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申时喜;;空管S模式二次雷达浅谈[J];大众科技;2012年12期
5 朱成功;;论二次雷达空域监视能力的预估方法[J];科技视界;2013年06期
6 钟琼,吴援明,黄成芳;二次雷达系统干扰等问题的解决方法[J];电讯技术;2005年02期
7 陈健;;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一线牵”——记民航空管二次雷达干扰查找[J];中国无线电;2008年02期
8 王洪;刘昌忠;汪学刚;;二次雷达S模式综述[J];电讯技术;2008年07期
9 梁山;王运锋;;二次雷达C模式编解码实现[J];电讯技术;2010年02期
10 张尉;熊记宁;张斌;;二次雷达威力连续覆盖需求分析[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费伟;;关于二次雷达电磁环境测试方法的研究[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兴华;;引接二次雷达信息,提高机场保障能力[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3 陈伟;;航管单脉冲二次雷达开式阵列天线[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李小永;顾春平;;S模式应答的一种纠错算法设计与实现[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富尧;;民用航空无线导航基础及二次雷达干扰排除[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宝玉 通讯员 赵军;哈密二次雷达站开工建设[N];哈密报(汉);2009年
2 记者 于宛尼;我国通用航空领域首次启用二次雷达[N];工人日报;2011年
3 记者 刘蒙丹 通讯员 席小强;十四所研发二次雷达获民航许可证[N];南京日报;2011年
4 见习记者 吴言;国产空管二次雷达首获中国民航使用许可证[N];中国民航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跃迁;二次雷达基带视频信号处理的算法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陈健;机载二次雷达应答机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阚茜;空中交通管制S模式二次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朱利超;某二次雷达信号处理模块算法分析及硬件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丁岐鹃;单脉冲二次雷达应答解码系统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罗丽;二次雷达基带视频信号解码算法设计与仿真研究[D];西华大学;2010年
7 何康;S模式航空管制雷达二次雷达数据链编译码方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谢宁川;二次雷达数字接收机正交解调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魏恭;单脉冲二次雷达译码测试系统原理及实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陈永刚;基于FPGA的机载二次雷达硬件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74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7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