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暗室中基于开关切换的动态干扰仿真方法
本文关键词: 场景映射 微波开关切换 动态干扰模拟 仪表驱动 抗干扰性能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准确实时复现航空通信系统数据链路中复杂电磁空间环境,本文进行了动态干扰仿真.在静态暗室中设计一种能模拟真实飞行过程抗干扰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并分析了航空通信系统数据链路的特性.在微波暗室中复现动态干扰时,通过微波仪表的控制实现电磁空间环境动态干扰的映射构建.采用参数化模型表征技术实时建立相应的动态干扰模型,并利用最小均方值方法设计出与其匹配的干扰切换的输出算法,利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仿真实现了微波暗室中通过静态喇叭模拟动态干扰模拟功能.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方法能够逼真的反映飞行器在真实环境下所受动态干扰的影响,该仿真系统的研究对提高航空通信系统数据链路的抗干扰性能具有参考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nd accurate real-time data replication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link, this paper carried out the dynamic interference simulation. In the static darkroom design of a semi physical simulation system can simulate the real flight course interference,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viation data link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the microwave anechoic chamber to reproduce the dynamic interference, mapp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nvironment by controlling the microwave instrument dynamic constru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ynamic real-time interference model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parametric model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use of minimum mean square value method to design the algorithm output switch is matched with the method of simulation by combining static realization in microwave anechoic chamber through the static simulation of dynamic simulation of interference horn function.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reflect the dynamic interference realistic aircraft under real environment The study of the simulation system has a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anti-jamming performance of the data link of the air communic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特种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武器装备部重点预研基金资助项目(9140A04020212 HK03010)
【分类号】:TN972;TP391.9
【正文快照】: 随着电磁空间环境越来越成为制约航空通信系统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电磁空间环境的模拟仿真进行细致而详尽的研究.文献[1]是以王汝群的电磁空间环境理论为基础进行的理论研究,没有生成模型和进行仿真验证;文献[2]对以雷达为主体构成的电磁空间环境进行了建模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程健庆;余云智;;信息化战场条件下复杂电磁环境仿真建模技术[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08期
2 肖本龙;王雷钢;杨黎都;;微波暗室吸波材料及其性能测试方法[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7期
3 赵红宙;于赛发;赵颖坤;;战术通信训练电磁环境模拟与仿真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4 王晶;李智;来嘉哲;王杨;;虚拟战场电磁环境构建方法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浩;;实境化电磁辐射环境重构[J];兵工自动化;2012年08期
2 李晓宁;陈国富;侯志军;;复杂电磁环境下武器装备训练效果评估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S2期
3 李炳伟;万福;吴爱民;;复杂电磁环境模型及仿真框架的构建[J];航天电子对抗;2009年06期
4 丁潇;陈亚洲;;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仿真与构建方法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1年01期
5 汤永涛;陈春;陶金;;虚拟雷达信号环境构建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2年09期
6 石岩;严东;;舰炮武器系统仿真试验平台的建立与应用[J];舰船电子工程;2013年01期
7 叶圣天;邓智平;刘朝辉;周国柱;;微波暗室静区反射率电平的能量法仿真[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赵红宙;于赛发;赵颖坤;;战术通信训练电磁环境模拟与仿真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9 郭淑霞;董中要;张宁;刘孟江;;北斗卫星导航接收端抗干扰性能测试系统构建方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3年07期
10 黄松高;孙光u&;吴楠;宋东安;;舰船电磁仿真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微波学报;2010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楠;黄松高;王春;谢大刚;方重华;;基于数字化综合仿真的舰艇电磁兼容预测方法[A];2010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玄;多组分微纳米复合核壳结构磁性功能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渭;一种毫米波波段的紧缩场设计[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东;雷达环境模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长华;丁基橡胶碳化硼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严军;典型航母编队电磁环境模拟研究及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孟凡峰;基于本体的战场电磁环境组织模型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张攻文;复杂电磁环境模拟与可视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成科平;电磁环境模拟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莹;用频装备面临的电磁环境量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9 汪维;毫米波干扰效果的等效测量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晨;顾家琳;康飞宇;;吸波材料理论设计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年05期
2 周永江;陈朝辉;程海峰;曹义;刘海韬;;用FDTD方法研究颗粒型复合材料微波等效介电常数[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3 樊琦;高火涛;王高峰;;复杂边界电波传播损耗的神经网络估计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4 邱琴;张晏清;张雄;;电磁吸波材料研究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8期
5 李琦;赵京城;;吸波材料反射率测试曲线平滑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12期
6 张学庆;刘燕;;VHF/UHF波段电波传播模型本地化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7年02期
7 陶本仁;战场电磁环境信息分析技术[J];航天电子对抗;2004年02期
8 邸晶荔;董印权;赵红云;张安民;;动态战场电磁环境分布式仿真试验系统[J];计算机仿真;2006年01期
9 孙国至;刘尚合;陈京平;贺其元;;战场电磁环境效应对信息化战争的影响[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6年03期
10 胡绘斌;毛钧杰;柴舜连;;大气折射率剖面在宽角抛物方程中的应用[J];微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绘斌;预测复杂环境下电波传播特性的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桦,张思维;电子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及其应用[J];天中学刊;2005年05期
2 陈平;沈鹏;;基于复杂电磁环境的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J];中国雷达;2010年02期
3 李宏杰 ,李玉琪;150MHz频段接收机抗干扰性能的评估[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1年12期
4 康锦志;潘焱;益晓新;;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一种评估方法[J];军事通信技术;2003年02期
5 王亚平;调速装置中的抗干扰措施[J];机电工程技术;2005年10期
6 李国建;张海勇;槐万景;;短波跳频电台组网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6年03期
7 康丽;邵玉斌;;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抗干扰性能研究[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康丽;邵玉斌;;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抗干扰性能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胡修林;胡晓娇;;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仿真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年02期
10 高增来;卢艳娥;;空时自适应抗干扰算法分析与仿真[J];通信技术;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江;田世伟;李广侠;吴军;谷文飞;刘仁甫;;iGPS抗干扰性能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2 胡景明;张邦宁;戴精科;;基于MATLAB的混合扩频系统体制分析[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黄小刚;曾现巍;陈建忠;;手持电台城市环境抗干扰性能研究[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贾涛;罗武;董明科;;多载波CDMA系统的抗干扰性能[A];卫星通信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孙舒;李臣;赵洪利;;美军某卫星系统抗干扰性能仿真分析[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彭琴;张刚强;童峰;;一种基于直接序列扩频和信道均衡的水声调制解调系统[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7 孙舒;李严武;;卫星通信信号抗干扰性能研究与建模分析[A];第七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军;;驻留时间可变跳频电台抗干扰性能技术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唐高弟;梁勤金;蔡英武;李希元;唐孝明;佘川飞;;SJK-01型无线电测量装置[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10 程璐;唐友喜;李少谦;;UWB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实现方法对比[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UWB:短距高速无线传输的利器[N];人民邮电;2005年
2 包东智;CDMA技术优点浅析[N];人民邮电;2001年
3 ;CCSA完成UWB与TD-SCDMA干扰保护研究[N];人民邮电;2006年
4 ;西蒙万兆方案10Gip[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北京邮电大学 张丽伟 刘子靖;详解DVB-H手机电视技术模块[N];通信产业报;2006年
6 Airspan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佟强;解析Airspan 3.5GHz接入系统[N];通信产业报;2003年
7 同阐;联通塑造5.8GHz多业务平台[N];通信产业报;2003年
8 王海燕;彩电主要技术指标[N];中国质量报;2002年
9 任一;燕山石化连网选无线[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10 ;MDS SCADA高速数传电台[N];网络世界;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先义;随机噪声超宽带成像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伟;分布式星载SAR干扰与抗干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陈智;差分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李敏;卫星导航接收机数字波束形成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马万治;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聂俊伟;GNSS天线阵抗干扰算法及性能评估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孙胜贤;多用户记忆MIMO系统容量与联合收发波束形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项建弘;基于空时自适应处理的GPS调零技术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9 周新刚;基于模糊函数切割法的典型无线电引信抗干扰性能测度[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W,
本文编号:1489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8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