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率分集的阵列雷达低角跟踪算法
本文关键词: 低角跟踪 多径 阵列雷达 频率分集 复反射系数 出处:《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舰载X波段阵列雷达研究了低角跟踪问题,雷达工作在频率分集模式。利用复反射系数与擦地角的关系建立了多频多径条件下阵列接收信号模型。推导了多频极大似然仰角谱,揭示了多频体制抑制仰角模糊的机理,推导出了仰角谱栅瓣间隔,分析了系统带宽对仰角谱的影响。提出谱峰正确选择概率来度量测角性能,通过仿真研究了SNR、目标仰角对仰角谱估计精度的影响,给定目标仰角条件下得到了满足测角精度要求的最小SNR,最小SNR随目标仰角增加并非严格单调下降。
[Abstract]:The low angle tracking problem is studied for shipborne X-band array radar. The radar operates in frequency diversity mode. U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omplex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nd ground erasing angle, the array receiving signal model is establish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ulti-frequency and multipath, and the multi-frequency maximum likelihood elevation spectrum is derived.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suppressing elevation ambiguity in multi-frequency system is revealed, the interval of elevation spectrum gate lobe is deduced, the influence of system bandwidth on elevation angle spectrum is analyzed, and the correct selection probability of spectrum peak is put forward to measure the angle measurement performance.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vation angle of the target on the precision of the elevation spectrum estimation is studied by simulation. The minimum SNR satisfying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 of the angle measurement is obtained under the given elevation angle condition. The minimum SNR is not strictly monotonic with the elevation of the target.
【作者单位】: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901072)
【分类号】:TN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叶文;在窄带干扰下FD/SSMA扩频多址系统的性能分析[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郑莉丽;;关于大容量数字微波抗衰落措施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06年09期
3 王利军;朱和平;郭建明;薛春华;;多径条件下雷达探测巡航导弹的性能研究[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0年03期
4 徐松毅;多射线信道下混合分集合并方式的性能分析[J];无线电工程;2003年08期
5 王伟;;流星余迹反射信号特性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7年02期
6 郑军;樊艳;;一种TR-UWB系统的改进型自相关接收机性能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09期
7 沈立峰;凌小峰;宫新保;;一种基于非直射路径的新型单站无源定位方法[J];信息技术;2009年11期
8 张莉,吴瑛;多径干扰环境中无线电监测的一种高分辨实现方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0年06期
9 郭晨;张海林;;OFDM-CDM系统的分析及研究[J];电子科技;2006年02期
10 史建锋;张锦政;马强;;一种多径线性调频信号的参数估计方法[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勇;谭渊;王泉;袁乃昌;;毫米波稀疏阵列成像雷达自适应聚焦算法[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屈晓光;李晓阳;;精密跟踪雷达跟踪低空目标方法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黄晓光;刘炳奇;;步进频信号在数字阵列雷达中的应用分析[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翟明岳;刘元安;;利用MUSIC算法估计多径信号的时延[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苏兵;宋卫星;钟朗;;利用OFDM技术改善CDMA系统性能[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6 薛程;;关于大容量数字微波抗衰落措施的研究[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勇;;分集技术及Rake接收机误码率的仿真[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8 王晓婕;邢钟化;王华奎;;DS-CDMA系统中相干多径信号的DOA估计方法[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郑军;李玲远;樊艳;王正强;徐雪慧;;一种TR-UWB系统的改进型自相关接收机[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胡铭;冯正和;;DS-CDMA系统中的DOA检测方法[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 金海良;CMU200 ABFS双剑合璧[N];通信产业报;2005年
2 山东 高安全 马存兵;SDH微波传输信道的衰落及对策(下)[N];电子报;2009年
3 ;OFDM推动无线网络向全IP演进[N];人民邮电;2006年
4 清水 编译;802.11n助力下一代无线局域网[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增强的GT800覆盖方案[N];人民邮电;2004年
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范晨 李克;TD—MBMS:抢滩多媒体广播业务[N];通信产业报;2007年
7 天津市电信公司 刘建民;另一个速度神话[N];通信产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岷;时延及相关参数估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刘芳;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中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5年
3 黎英云;微弱多径信号时延估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福来;无线网络中多径信号参数估计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胡封晔;OFDM系统的自适应空时频处理[D];吉林大学;2007年
6 庄龙;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波束优化处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姜宏;高阶循环统计量在移动通信系统定位参数估计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8 钱斌;分布式信号波达方向—时延联合估计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俄广西;空分多址技术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杨志伟;机载/星载正侧视阵列雷达GMTI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亚星;复杂环境下的数字阵列雷达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周琦;两维数字阵列雷达DBF控制及其电路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洪涛;数字阵列雷达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彭永明;基于时域的多径信号分离与仿真验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白晴阳;某大型阵列雷达的模拟信号源和DBF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聂晓鸿;阵列雷达DBF实时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林耿超;水下E-mail传输系统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赵立艳;数字阵列雷达中通道均衡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秦思;数字阵列雷达数字T/R模块的设计与验证[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刘薇;基于CDMA无线基站的低空动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93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49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