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海警舰船检测与监视
本文选题:SAR图像 切入点:海警 出处:《舰船电子工程》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四面海域资源丰富,周边海上邻国不断挑起争端,激化矛盾,冲突频发,给我国的海洋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威胁和挑战。论文介绍合成孔径雷达(SAR)原理算法、图像理解、目标识别等理论,指出SAR图像是进行海上舰船目标检测、监视和定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进而研究经典的检测算法,并对它们进行比较;最后搭建出一个基于SAR的舰船检测和监视系统的初步框架。论文旨在为维护海洋合法利益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Abstract]:China is rich in marine resources on all sides, and its neighboring maritime neighbors constantly stir up disputes, intensify conflicts and frequent conflicts, which bring unprecedented serious threats and challenges to our country's marine secur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and algorithm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he theory of image understanding and target recognition points out that SAR image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to detect, monitor and locate ship targets at sea, and then the classical detection algorithms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Finally, a preliminary framework of ship detection and surveillance system based on SAR is buil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
【基金】:武警学院博士科研创新计划(编号:BSKY201510)资助
【分类号】:TN95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梅;刘畅;王岩飞;;频带合成机载SAR的运动补偿[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9期
2 黄韦艮,周长宝,厉冬玲;我国星载 SAR 海洋应用的现状与需求[J];中国航天;1997年12期
3 张耀;;中国海洋安全观的历史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岩飞;刘畅;李和平;贾颖新;;基于多通道合成的优于0.1m分辨率的机载SAR系统[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1期
2 张丽;吴卫秀;马龚丽;杨敏;;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CS算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 朱首贤;黄韦艮;丁平兴;张文静;;卫星遥感资料在潮间带地形和漫滩计算中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王静;唐军武;冯林强;张锁平;胡伟;;海上固定平台雷达测波技术及典型数据处理算法[J];海洋技术;2012年02期
5 张文静;朱首贤;黄韦艮;;卫星遥感资料在湛江港风暴潮漫滩计算中的应用[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张宇;张永刚;唐军武;王华;;船舶含气泡尾迹的光学特性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7年02期
7 邵鹏;邢孟道;李学仕;李亚超;;一种新的频域带宽合成的斜视高分辨SAR成像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种劲松;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算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2年
2 朱首贤;流、浪模式和物质长期输运分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傅斌;SAR浅海水下地形探测[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龙;港口区域SAR图像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张寒元;随机海浪波峰长度统计特征及其对VLFS作用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何勇;分形方法在SAR图像区域分割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4 侯四国;SAR图像海上船只检测和定位方法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5 范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海面舰船尾迹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5年
6 聂巧姝;浅海水下半椭圆地形的SAR遥感仿真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梅大为;合成孔径雷达海面成像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8 潘文卿;基于小波域SAR图像纹理特征提取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毅;L波段SAR海面风场反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10 曾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地面接收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丁赤飚;基于惯导系统的机载SAR运动补偿精度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年01期
2 郭智,丁赤飚,房建成,吴一戎,朱敏慧;一种高分辨率机载SAR的运动补偿方案[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年02期
3 麻丽香;程黎;唐禹;;一种高分辨率聚束SAR运动补偿算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3期
4 江淮;马小军;李杰;王翰灵;樊小菊;;中国的海洋权益和海军[J];世界知识;2009年01期
5 刘兰;徐质斌;;关于中国海洋安全的理论探讨[J];太平洋学报;2011年02期
6 彭岁阳;卢大威;张军;沈振康;;基于合成带宽技术提高距离分辨率的新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2期
7 谭鸽伟;;运动误差对SAR图像聚焦的影响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一戎,朱敏慧;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0年02期
2 袁孝康;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上海航天;2002年05期
3 谢列宾,王贞松;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压缩的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年12期
4 冷雪飞,刘建业,熊智;合成孔径雷达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J];传感器技术;2004年10期
5 ;2005年中国合成孔径雷达会议在南京召开[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5年04期
6 赵玉洁;张坚;;2005年中国合成孔径雷达会议在南京召开[J];电子科学技术评论;2005年06期
7 王腾;徐向东;董云龙;张莉;苏伟;;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05期
8 巨文珍;王新杰;;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9年05期
9 许伟武;许鑫家;;居高临下洞察秋毫——国外小型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近况[J];国际航空;2009年02期
10 田锦昌;;合成孔径雷达在军事上的应用分析[J];飞航导弹;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光沿;;国外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现状[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祥坤;张云华;姜景山;;圆迹合成孔径雷达的近空间平台应用[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3 陈浩;于小红;;空间合成孔径雷达原理及其抗干扰技术[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高莉;;浅述合成孔径雷达新技术的发展[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志鑫;;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及发展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唐智;周荫清;李景文;;曲线合成孔径雷达原理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崔海英;张祥坤;姜景山;;圆迹合成孔径雷达星载实现的可行性分析[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8 刘志刚;张伟;陈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进展与趋势分析[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七)——地球物理与核探测[C];2011年
9 张嵬;;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金星表面形貌成像覆盖性分析方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10 叶伟;贾鑫;刘树贤;;编码调频斜率合成孔径雷达信号抗干扰仿真[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伟武;一磅重纳米合成孔径雷达问世[N];中国航空报;2006年
2 士元;“X卫星”多视角观测转眼不转身[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陈晓阳 林迟迟;无人侦察的“梦幻组合”[N];中国国防报;2009年
4 庞之浩;SAR—X:德探测卫星全球测高[N];中国国防报;2007年
5 拉德哈克瑞斯纳·劳(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会)本报编译 王寒;以色列暗助印度太空军事能力[N];世界报;2009年
6 徐英淑;以先进的雷达开拓遥感应用市场[N];中国航天报;2010年
7 许伟武;诺·格公司演示世界首部合成孔径激光雷达[N];中国航空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 张利文 记者 张晓祺;我国成功发射“环境一号”C卫星[N];解放军报;2012年
9 天兵;“宇宙-地中海”系列卫星构建空中情报侦察网[N];大众科技报;2007年
10 新文;以色列精心编织“天网”[N];中国国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广民;数字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4年
2 唐波;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子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5年
3 张祥坤;高分辨率圆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机理及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4 王新民;合成孔径雷达原始回波模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5 魏青;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与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方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甘荣兵;合成孔径雷达对抗及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肖疆;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技术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8 朱志臻;基于压缩感知的合成孔径雷达相关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陈琦;机载斜视及前视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10 杨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与极化干涉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锋;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伟;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成像仿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姚世超;合成孔径雷达原始数据压缩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1年
4 袁翔宇;合成孔径雷达对抗试验评估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5 梅大为;合成孔径雷达海面成像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6 任冬晨;双站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7 杜贤俊;合成孔径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8 王浩;地面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陈杨;地面合成孔径雷达实验系统软件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10 孟茁;合成孔径雷达通信控制接口板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9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56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