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无线通信系统的线性回归频偏估计算法
本文选题:线性回归 切入点:频偏估计 出处:《光电子.激光》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适应60GHz新型WiFi对频偏同步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802.11ad-2012修正案系统的线性回归频偏估计(LROE)算法。算法将接收到的前导序列与本地序列进行互相关运算,然后提取互相关值的相位角进行线性回归计算,估计出频偏值。从理论推导了算法在高斯信道和多径信道下的抗噪声和抗多径性能。在多径信道仿真中,本算法的频偏估计精度优于传统自相关算法3个数量级,满足了系统对高精度频偏估计的要求。在全系统仿真中,对比研究了本算法和自相关算法对系统误比特率(BER)性能的影响,并与无频偏对照组仿真进行对比。LROE算法的BER明显优于自相关算法。仿真研究表明,LROE算法基本消除了频偏对系统BER的影响,其性能达到了无频偏系统的效果,达到了60GHz系统对频偏同步的要求。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frequency offset synchronization in 60GHz new WiFi, a linear regression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IEEE802.11ad-2012 correction system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cross-correlates the received preamble sequence with the local sequence. Then the phase angle of cross-correlation value is extracted for linear regression calculation, and the frequency offset is estimated. The anti-noise and anti-multipath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in Gao Si channel and multipath channel are derived theoretically. The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accuracy of this algorithm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autocorrelation algorithm by 3 orders of magnitude,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for high precision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The effects of this algorithm and the autocorrelation algorithm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bit error rate (BER) are compared and studied. Compared with the non-frequency offset control group simulation, the BER of the .LROE algorithm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autocorrelation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frequency offset on the system BER is basically eliminated, and its performance reaches the effect of the no-frequency offset system.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frequency offset synchronization in 60 GHz system.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市信息光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202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0031110028)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3JCZDJC26000,13JCQNJC01000)资助项目
【分类号】:TN929.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许奥林;王军;彭克武;潘长勇;;TDS-OFDM系统两种载波频偏估计算法及对比[J];电视技术;2007年12期
2 果宏艳;许渤;邱昆;;一种适用于突发相干光通信的均衡和频偏估计的联合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3年09期
3 何丽;梁天宇;;一种光通信系统中基于16-QAM的LDPC编码调制方案[J];光电子.激光;2013年11期
4 邹宁;;IEEE 802.11ad标准及应用[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3年03期
5 方绍峡;金德鹏;苏厉;曾烈光;;基于线性回归的UWB系统频偏估计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2年01期
6 张帅;白成林;罗清龙;黄丽;张晓光;;Study of 16 Tbit/s WDM transmission system derived from the CO-OFDM with PDM 16-QAM[J];Optoelectronics Letters;2013年02期
7 华德宏;刘刚;兰家隆;;一种改进的一元线性回归算法[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照川;谢栋;蔡成林;;基于帧头信息的载波同步设计及FPGA实现[J];电视技术;2013年03期
2 邓明亮;易兴文;于振明;张静;张洪波;邱昆;;通过恒包络调制提高相干光OFDM系统的光纤非线性容限[J];光电子.激光;2013年10期
3 袁建国;毕文娟;胡云霞;庞宇;林金朝;;CO-OFDM系统中基于维纳滤波的相位噪声ICI抑制算法[J];光电子.激光;2014年02期
4 王仕奎;邵宇丰;罗映祥;谭泽富;赖于树;;一种采用光学相位分集接收技术的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远端接入系统[J];光电子.激光;2014年02期
5 冯敏;白成林;白顺昌;;基于LDPC-OFDM编码调制的无源光网络[J];光电子.激光;2014年04期
6 白勃;朱沛;张刊;;一种适用于图像传感器接收机的最佳接收算法[J];光电子.激光;2014年09期
7 尚耀波;郭英;彭卫东;韩立峰;;基于导频辅助的预编码连续相位调制(CPM)信号精确同步算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8 方绍峡;金德鹏;苏厉;曾烈光;;基于线性回归的UWB系统频偏估计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2年01期
9 邵鸿翔;;线性回归方法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和改进[J];统计与决策;2012年14期
10 李丽辉;;自变量可重复观测的线性回归模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永宏;数字电视地面传输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春暖;预示库仑分析的计算机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2 徐关怀;钻井泥浆流量及相关参数的监测与建模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奥林;王军;彭克武;潘长勇;;TDS-OFDM系统两种载波频偏估计算法及对比[J];电视技术;2007年12期
2 袁建国;王望;梁天宇;;一种高速长距离光通信系统中QC-LDPC码的构造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2年05期
3 袁建国;王望;汤彬;梁天宇;王永;;光通信系统中基于伽罗华域乘群的QC-LDPC码的一种新颖构造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2年07期
4 徐霞;席丽霞;张晓光;童程;;光数字相干接收机中色散补偿模块设计与优化[J];光学学报;2011年11期
5 樊弋;张晓光;席丽霞;张文博;;改进的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码的相位估计算法[J];光电子.激光;2011年12期
6 唐进;陈林;肖江南;;偏振复用QPSK相干光数字通信系统实验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2年10期
7 程广明;郭邦红;郭建军;李佼洋;;基于DSP的100Gb/sDP-QPSK系统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2年11期
8 刘继红;李昭林;梁猛;;Effects of laser phase noise on the performance of optical coherent receivers[J];Optoelectronics Letters;2012年03期
9 李振宇;;可调谐激光器在光通信网络中的应用[J];通信技术;2009年08期
10 吕春英;敖伟;张洪顺;;一种新的变步长LMS算法[J];通信技术;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旭平;;适合突发传输的非数据辅助载波频偏估计算法[J];电子科技;2010年11期
2 吴端;赵科;;一种利用帧同步电路的频偏估计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26期
3 张毅;欧阳志新;邓云凯;王宇;;高性能无数据辅助QPSK频偏估计新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4 曾钰婷;;基于二阶环路的采样频偏估计算法[J];科技视界;2013年24期
5 唐金花;陈偕雄;;一种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频偏估计算法[J];科技通报;2006年02期
6 刘俊琳;邓单;朱近;康邱玲;;一种基于频域相关实现OFDM时频同步的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8期
7 周新力;龚岳洲;孙小东;孟庆萍;;一种低复杂度的频偏估计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3年03期
8 汪文;冷文;王安国;刘姗;;一种数据辅助频偏估计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4年04期
9 ;半导体物理[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2期
10 房国志;王金波;;4G系统中MIMO-OFDM技术的分析及其同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胡铁乔;李瑞琴;;一种克服导航电文翻转效应的北斗信号频偏估计方法[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7 北斗/GNSS用户终端技术[C];2014年
2 李宇辉;张远见;;基于IEEE802.16d中OFDM系统的发射机与接收同步模块的实现[A];2005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翔;周世东;姚彦;;一种用于OFDM系统的频偏估计方案[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刘志红;朱沛;陈为沛;;突发模式下载波同步技术[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缪晖;蔡跃明;冯洁;;MIMO-OFDM系统中一种新的同步设计[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田红心;孙婉莹;刘祖军;易克初;;一种基于FFT的C/A码快速捕获算法[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7 方绍;谢显中;;基于IEEE802.16m的OFDM频偏估计算法及DSP实现[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禹永植;基于BICM-OFDM调制的短波瞬间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吕卓;MIMO信道参数估计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俞鹤伟;宽带无线网络中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4 张杰;稳健的阵列参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李丹萍;面向OFDM系统的信道参数估计与峰均比抑制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晓瀛;OFDM及MIMO系统中的迭代接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健;分布式MIMO系统频率同步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俞靓;基于相位差的频偏估计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文娟;移动通信系统盲频偏估计和基于补偿的频偏估计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赵轩;无线接入的安全和频偏估计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闫昆;HSPA+系统频偏估计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李智宇;100Gb/s PM-QPSK相干光接收机载波频偏估计和相位恢复算法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曹传峰;OFDM系统中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王颖;数字通信系统中频偏估计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梁辉;OFDM中的频偏估计[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方振发;抗频率误差的高精度数据恢复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72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57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