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as编码信号高分辨动态二维成像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高分辨成像 切入点:Costas编码 出处:《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Costas编码信号是一种对速度敏感的信号形式,在多目标的情况下,速度补偿不精确时,其较高的旁瓣会淹没较小的目标。论文针对Costas编码信号的这种特点,结合稀疏成份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一种高分辨的2维成像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回波在距离-速度是2维稀疏的这一先验信息构造词典,引入波形熵作为信号稀疏性的度量函数,通过对推广的正则化FOCUSS算法进行改进,并采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状态预测,迭代寻找最优原子,实现了动态的距离和速度的高分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并对算法的容噪性和时效性进行了分析。
[Abstract]:Costas coded signal is a kind of signal which is sensitive to speed. In the case of multiple targets, the higher sidelobe will drown the smaller target when the velocity compensation is not accurate. This paper aims at this characteristic of Costas coding signal. A high resolution two-dimensional imaging method is studied in combination with sparse component analysis, which constructs a dictionary based on the prior information that the target echo is 2-dimensional sparse at range-velocity. The waveform entropy is introduced as the measure function of signal sparsity. The generalized regularized FOCUSS algorithm is improved and the Kalman filter is used to predict the state. The high resolution of dynamic distance and velocity is realized.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the noise-tolerance and time-efficiency of the algorithm are analyzed.
【作者单位】: 军械工程学院电子与光学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51107147)资助课题
【分类号】:TN957.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魏玺章;刘振;邓斌;黎湘;;Costas编码跳频宽带雷达信号测速技术研究[J];电子学报;2010年10期
2 李永胜;吕林夏;;LFM-Costas编码信号在水下目标识别中的应用[J];舰船科学技术;2012年06期
3 姚建国;黄清;;Costas序列在多目标散射雷达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杜小勇,胡卫东,郁文贤;推广的正则化FOCUSS算法及收敛性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5期
5 原浩娟;刘国满;姜伟;高梅国;;步进频信号距离-多普勒成像的干扰抑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年09期
6 韩宁;尚朝轩;;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稀疏分解变尺度快速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2年01期
7 韩宁;尚朝轩;何强;董健;;基于稀疏分解的双基地ISAR—维距离成像方法[J];信号处理;2012年01期
8 王良;何强;尚朝轩;韩壮志;张恒;;Costas编码跳频信号自测速方法研究[J];现代雷达;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小勇;胡卫东;郁文贤;;基于稀疏成份分析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J];电子学报;2006年03期
2 李世平;李鑫;郑文彬;;基于压缩感知的正交频分复用信道估计方法[J];电子技术应用;2012年08期
3 闫云斌;全厚德;崔佩璋;;一种新的跳频信号时延估计方法[J];电讯技术;2013年03期
4 金胜;朱天林;王海波;;步进频雷达成像技术研究进展[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3年06期
5 范虹;孟庆丰;王凤妮;;基于信号稀疏表示的非参数基函数特征提取理论研究进展和展望[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5期
6 郭瑞;蔡志明;姜可宇;;基于宽带模糊函数的线性调频信号速度分辨力分析(英文)[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7 王良;何强;尚朝轩;韩壮志;;Costas编码信号复合速度测量方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年12期
8 尚朝轩;王良;何强;张西红;;基于蚁群算法的Costas跳频信号自测速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年06期
9 段晓君;杜小勇;;AR模型辨识的稀疏结构迭代算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22期
10 林希;;正则化局部多项式预测法在混沌映射中的应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杜小勇;稀疏成份分析及在雷达成像处理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王卫威;基于最优估计的SAR图像提高分辨率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王光新;基于稀疏约束正则化模型的图像提高分辨率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王春光;基于稀疏分解的心电信号特征波检测及心电数据压缩[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苏慧君;SAR图像分辨率增强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宇科;压缩采样中的模拟信息转换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周微;基于压缩感知的脑电信号压缩采样[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卢钟灵;数字图像差分进化稀疏分解及压缩[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西托;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雷达目标成像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游世军;基于匹配追踪的低码率视频编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王磊;弹丸回波信号的瞬时频率估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艳彬;基于稀疏表示的交通图像增强算法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云霞;毛二可;何佩琨;;基于一维高分辨距离像的相关测速补偿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刘峥,张守宏;步进频率雷达目标的运动参数估计[J];电子学报;2000年03期
3 张顺生,曾涛;基于keystone变换的微弱目标检测[J];电子学报;2005年09期
4 任丽香;龙腾;远海鹏;;HPRF脉冲多普勒频率步进雷达信号处理与参数设计[J];电子学报;2007年09期
5 魏玺章;刘振;邓斌;黎湘;;Costas编码跳频宽带雷达信号测速技术研究[J];电子学报;2010年10期
6 张春海;薛丽君;张尔扬;;基于自适应多门限算法的变换域窄带干扰抑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3期
7 张亚标;朱振波;汤子跃;苑秉成;;双站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理论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6期
8 郭艺;王世练;张尔扬;;自适应开环FIR滤波器抗窄带干扰方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4期
9 董臻;梁甸农;黄晓涛;;VHF/UHF UWB SAR基于通道均衡的RFI抑制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年03期
10 董健;尚朝轩;高梅国;傅雄军;;双基地ISAR成像平面研究及目标回波模型修正[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小勇;稀疏成份分析及在雷达成像处理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高昭昭;高分辨ISAR成像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勇;双站逆合成孔径雷达二维成像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黄艺毅;双站逆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建华;汤广富;肖怀铁;;一种基于单帧数据的步进频信号运动补偿方法[J];电光与控制;2009年07期
2 赵群,保铮,,张守宏;强杂波干扰背景下高分辨雷达信号的模糊检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5年01期
3 宋万忠,苏显渝;激光三维扫描仪距离像的平滑和建模[J];光电子.激光;2001年12期
4 姜义成,顾建政,刘永坦;毫米波PSF雷达运动目标距离成像的补偿[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5 蒋楠稚,王毛路,李少洪,毛士艺;雷达目标窄带合成距离高分辨成像的聚焦技术与用于目标识别的研究[J];航空学报;1998年S1期
6 何松华,肖怀铁,孙文峰,郭桂蓉;高距离分辨率极化雷达目标匹配识别研究[J];电子学报;1999年03期
7 刘爱芳,朱晓华,陆锦辉,刘中;基于解线调处理的高速运动目标ISAR距离像补偿[J];宇航学报;2004年05期
8 刘爱芳,朱晓华,刘中;基于修正离散Chirp-Fourier变换的高速目标ISAR距离像补偿[J];航空学报;2004年05期
9 李自勤,王骐,李琦,孙剑峰;相干激光雷达距离像噪声机理及距离反常抑制[J];中国激光;2005年03期
10 张鑫;艾勇军;黄宇;;Costas编码信号的循环谱特征分析与参数估计[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华萍;;微张力控制技术在万能型钢连轧机中的应用[A];山东金属学会压力加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薛忠晋;杨敏;朱林泉;;自适应光学应用技术[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3 王壮;林晓烘;杜小勇;;一种新的空间目标一维距离像速度补偿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玉才;;车载式颠簸累积仪路面平整度检测的速度补偿[A];海南省公路学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7年
5 王玮;占荣辉;张军;;基于免疫算法的距离像长度估计[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刘波;金林;潘健;;步进频率雷达目标径向速度的估计[A];2005年信息与通信领域博士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杨兵;杨小丽;张伟;;成像激光雷达计算机仿真[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蒋霈霖;;遥感图像混合谱解混的新方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武平;吴艳琴;黄顺东;刘成;;雷达宽带回波周期特征提取的Hilbert-Huang变换方法[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童忠诚;;激光导引头与激光告警机编码识别技术比较[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 孔荣华;用TC9148遥控MCS-51单片机[N];电子报;2001年
2 李丽;“追求的本身是快乐的”[N];工人日报;2004年
3 湖南 曹伟华;一款遥控车的电路剖析[N];电子报;2002年
4 江西 江洁平;无线遥控玩具挖土机电路[N];电子报;2004年
5 ;10GBase-T带来疾如闪电的速度[N];网络世界;2004年
6 刘国信;如何为DVD配功放[N];山西科技报;2000年
7 深圳 任怀国;自制无线可视门铃[N];电子报;2002年
8 苏州 刘兴逵;一款符合工业遥控国标的锁相环(PLL)二次变频无线收发头[N];电子报;2002年
9 山东 瞿贵荣;对用风扇控制电路制作的充电器实现遥控[N];电子报;2003年
10 江西 江吉平;译码集成块PT2272应用[N];电子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程;用于医学超声成像的编码信号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贺思三;微动目标高分辨雷达信号建模及特征提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杨祖元;盲信号分离算法分析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杜小勇;稀疏成份分析及在雷达成像处理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许述文;窄带、宽带雷达机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马梁;弹道中段目标微动特性及综合识别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朱志臻;基于压缩感知的合成孔径雷达相关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胡杰民;复杂运动目标高分辨雷达成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冯宏;调频连续波探地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10 吕伟;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稀疏信号检测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陈;末制导雷达及其干扰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金;毫米波频率步进导引头的信号处理[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魏凯强;二维空间偏振编码信号的同步与译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彭勃;中段目标一维距离像姿态敏感性分析与识别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高杰;毫米波导引头高分辨成像及检测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王宏义;基于CPCI总线的宽带测量雷达实时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7 冯笑笑;基于模式样本稀疏化和高阶相关的分类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春晖;距离像目标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韩月;基于稀疏性的机器学习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胡月;基于压缩感知的舰船目标ISAR成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81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581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