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WDM-PON用低成本OLT多波长光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0 16:39

  本文选题: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切入点:光线路终端 出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波分复用技术在扩展带宽、降低链路损耗和增加连接通道数等方面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从而成为下一代宽带接入网技术的首选。然而,可调谐波长敏感WDM-PON系统组件的价格对于接入网来说过于昂贵,从而制约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发展;因此,开发低成本的多波长光源(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中心局端光线路终端的价格从而促进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选取低成本的用于光线路终端的多波长光源作为研究课题,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增益芯片级联阵列波导光栅的低成本多波长光源,主要内容可归纳如下: (1)通过对多波长阵列波导光栅激光器的原理,成本等各方面的分析,详细介绍了其对比其他光源方案的优劣,这种光源可以通过AWG来精确控制输出波长,能够同时对各个波长进行控制与调制,而考虑到增益芯片低廉的价格和存储管理成本,可以有效降低整个光线路终端模块的成本。 (2)介绍了平面光波导技术的原理,数值分析方法以及制作工艺,对平面光波导器件阵列波导光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完成用于本课题中多波长光源的AWG设计制作与测试,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其自由光谱范围大于50nm,插损低至2dB,通道3dB带宽为0.23nm,并且具有很小的外形尺寸。 (3)设计了基于混合封装技术的光源封装方案,对其机械稳定性,热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完成了光源的最终封装,对其工作特性进行了测试,AWG多波长光源的阈值电流为22mA,斜率效率0.19mW/mA,调制速率在1.25Gbps时消光比可以达到10dB。具有良好的工作特性,可以被用作为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光线路终端中的多波长光源。
[Abstract]: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technology has great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 in extending bandwidth, reducing link loss and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onnection channels, thus becoming the first choice of next generation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technology. The price of tunable harmonic length sensitive WDM-PON system components is too expensive for access network, 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ost multi-wavelength light sourc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WD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duce the price of central local end optical line terminal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WD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In this paper, a low-cost multi-wavelength light source for optical line terminals is selected as a research topic. A low cost multi-wavelength light source based on gain chip cascade array waveguide grating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The main content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by analyzing the principle and cost of multi-wavelength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 las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light source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which can accurately control the output wavelength through AWG. It can control and modulate all wavelengths at the same time, and considering the low cost of gain chip and storage management cost,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of the whole optical circuit terminal module.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fabrication technology of planar optical waveguide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The planar waveguide device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AWG design and test of multi-wavelength light source are completed. The free spectrum range is more than 50 nm, the insertion loss is as low as 2 dB, the bandwidth of the channel is 0.23 nm and the size of the channel is very small. The scheme of light source packaging based on hybrid packaging technology is designed. The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package are simulated and the final packaging of the light source is completed. The threshold current of AWG multi-wavelength light source is 22 Ma, slope efficiency is 0.19 MW / mAand the extinction ratio of modulation rate is up to 10 dB at 1.25 Gbps. It can be used as a multi-wavelength light source i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ptical line terminals.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磊;甘朝钦;;基于动态波长分配的WDM-PON技术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8年11期

2 肖长春,刘恒,王呈呈;WDM-PON技术的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05年04期

3 何炜;刘德明;刘海;;10G波分时分混合复用无源光网络设计[J];光通信技术;2010年05期

4 何岩;基于ATM-PON技术的全业务网接入系统[J];数据通信;2001年02期

5 汤尔昌;潘志浩;;基于S3C2410嵌入式系统平台的OLT网络管理的实现[J];光通信技术;2005年12期

6 王倩;;对基于集团客户业务下PON应用的浅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7 李芳,党梅梅;窄带PON设备的测试[J];电信网技术;2000年04期

8 顾转金;;中兴接入网在淮煤铁路的应用分析及优化[J];科技资讯;2010年08期

9 刘宏宇;;基于PON技术的光纤宽带接入网规划思路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10 郭超平,李维民,王晓东;一种大容量和远接入距离的接入网Super PON[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恒;;WDMPON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前景[A];中国通信学会2007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森;;FTTH的标准及部署问题研究[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3 阎阔;张鹏;;FTTH无源光网络研究进展[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婷婷;;DDR地址链表管理的FPGA实现[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9年

5 刘叶杰;张江鑫;;基于SNMP的GPON网管OLT端MIB的设计与实现[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文华;;华为接入网设备ONU-F02A及其应用[A];内蒙古通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郑震;赵捷;张艳;;PON建设策略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2009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锦程;;FTTH部署策略的分析[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张锦程;;NG EPON的实现及原理[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夏瑞芳;李广成;;GPON技术应用于宽带无线接入[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姚春鸽;汇聚型OLT:开源节流 绽放融合之美[N];人民邮电;2009年

2 黄洁;华为推出汇聚型OLT解决方案[N];人民邮电;2009年

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清远分公司 梁伟坚 缪燕翔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规划研究院 葛振斌;OLT与ODN规划是重点[N];通信产业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贵廷;如何提高电信网络竞争力[N];通信产业报;2001年

5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卫校 孙燕;PON技术:下一代网络精英[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8年

6 曙光;体育营销品牌先行[N];中国国门时报;2002年

7 ;我国光器件技术需要在三个方面实现突破[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中国电信集团北方电信有限公司 胡静余;WDM-PON:1G带宽如何打造[N];通信产业报;2009年

9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陆洋;数十倍带宽的诱惑[N];通信产业报;2009年

10 中兴通讯 师颖 丁波;FTTB“绿色”升级方向明朗[N];通信产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光祥;宽带无源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孙志峰;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网络周界防入侵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任丹萍;光与无线融合宽带接入网中的智能管控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梁思远;基于扩频编码的无源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李世梁;光纤无线混合网的移动管理和包乱序处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吕淼;宽带接入网的网络规划与网络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王立芊;EPON与WIMAX融合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汪学舜;光纤接入网带宽分配和拥塞控制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杨康;无源光网络系统仿真及其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震;无源光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昊;WDM-PON用低成本OLT多波长光源研究[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4年

2 葛凌志;基于WDM-PON的载波重用与组播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刘冬;再调制方式WDM-PON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张为峰;光源集中WDM-PON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李庆华;共享型WDM-PON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冯翰林;再调制WDM-PON的体系结构及其多播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陈海灵;WDM-PON中动态波长分配算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8 谢玉琴;WDM-PON实验系统的控制方法及DBA算法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刘强;WDM-PON的接入方法及DBA算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熊伟;基于OFDM的WDM-PON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94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594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