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象身体”分析
本文选题:移动互联网 切入点:现象身体 出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深入普及,用户产生了一个现象学意义下的"现象身体"。基于用户体验的现象身体是"部分与整体"、"在场与缺席"、"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它使人们在自然世界的基础上延展出一个主体认知与把握的心物感知世界。它带给人类更为明确的自我认知以及自由驰骋的世界。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的发展,也存在着否定自由意志的可能。结合互联网技术剖析现象身体的内涵与外延,对于唤醒人们在技术框限下反思技术的发展与人类日常生存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mobile Internet, The user produces a phenomenological "phenomenal body". The phenomenal body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 is a unity of "part and whole", "presence and absence" and "identity and diversity". It enables people to base themselves on the natural world. To extend a world of subjective perception and mastery. It brings us a clearer sense of self and a world of freedom.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Internet 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re is also the possibility of negating free will.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waken people to refl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daily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under the technical frame.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哲学诠释学视阈下技术伦理研究”(13BZX028)
【分类号】:TN92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苏涛;;缺席的在场:网络社会运动的时空逻辑[J];当代传播;2013年01期
2 肖峰;;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技术哲学的新探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张紫;;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计算机与网络;2014年02期
4 李正风,黄锫坚;现象学视野中人与技术的关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陈坚;王东宇;;存在焦虑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6 唐魁玉;;心、身体与互联网——一种虚拟世界心灵哲学的解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0期
7 刘胜利;;从对象身体到现象身体——《知觉现象学》的身体概念初探[J];哲学研究;2010年05期
8 郑艳艳;程文佳;文成伟;;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之嬗变[J];文化学刊;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牧;;人工物设计的安全研究[J];包装工程;2009年05期
2 金城;;索绪尔语言观与梅洛·庞蒂的现象学语言观[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徐永;;大学生身份建构中的“网人关系观”[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4 季晓峰;;论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对身心二元论的突破[J];东南学术;2010年02期
5 季晓峰;;从认识主体返回身体主体——论梅洛-庞蒂身体哲学视角下的“主体性”概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贾玮;;拓展生成中人之真实——对马克思人论的一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7 李婉莉;;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邓波;贺凯;罗丽;;工程行动的结构与过程[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7年00期
9 魏继洲;;现代散文体式的建构与解析——散文写作行为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杨春时;刘连杰;;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性语言观[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2 杨大春;;他人与道德意识[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再林;燕连福;;从经验到体验:现代西方哲学的彻底经验主义转向[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胡占春;胡春健;;基于三域能流空间的体系模式机制问题研究——三域空间一体化系统科学范式转向与模式机制问题[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5 康志峰;口译中听、译两种焦虑模态的认知心理管窥[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剑虹;自然与自由:庄子身体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唐健君;审美伦理视域中的身体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谷涛;体验的逻辑—现象学视野下的美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卢建筠;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马奇柯;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其博;刘杰;黎,
本文编号:1643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4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