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沌密码学的无线局域网加密协议改进
本文选题:无线局域网 切入点:WPA/WPA2 出处:《东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无线局域网随处可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无线网络安全空间仍然乌云密布。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已经持续发酵了一年多,这让人民震惊,开始重视个人网络的安全问题。无线局域网的第二代数据保密协议采用的是WiFi保护性接入(WPA),采用AES算法作为无线局域网的高标准数据加密协议。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WPA的一些漏洞。混沌密码学以其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长期不可预测性和良好的伪随机性等特性,在网络安全应用领域迅速发展。混沌系统所具有的这些良好特性却恰好与保密通信及密码学的基本要求高度吻合,混沌模型所独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以及长期不可预测性正好满足密码系统设计的扩散和混淆原则。所以本论文将采用混沌理论中的相关知识来继续改进完善WPA/WPA2协议,以便将这些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由于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是无线传输,容易受到窃听,而对无线局域网的攻击主要是集中在WPA协议中采用的AES算法。故在本论文中使用混沌理论中的Logistic模型对AES加密算法进行了改进,借此来加强WPA协议的安全性。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AES算法中密钥扩展模块的两处不足,本论文采用改变混沌系统中初始值的方法,把每次迭代值作为每一轮的子密钥,以此降低各轮子密钥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也就消除了从某个密钥推测全部密钥空间的威胁。(2)针对AES算法中的初始密钥是事先固定的,可以从此推理出后续的密钥部分,本论文利用混沌系统具有好的伪随机特性和对初始值具有高度敏感性,把混沌系统产生的数据流转化为AES算法的初始密钥,这样对初始密钥的安全和随机性有较大的保障,同时也加强了加解密算法的复杂性。(3)对采用混沌理论改进后的AES算法在无线局域网中进行了相关测试实验,在密钥空间、随机性、效率和敏感性等方面与原AES算法进行了分析对比,以此为未来无线网络的安全做尝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到来,无线网络的应用会加速发展,高标准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已是迫在眉睫,基于混沌密码良好特性的无线网络必将会开花结果,为我们的网上冲浪保驾护航,为物联网的实施奠定基础。
[Abstract]:WLAN is everywhere and has become a part of our lives, but the wireless security space is still overshadowed. The Prism Gate incident of 2013 has been going on for more than a year, which has shocked the people. The second generation data security protocol of WLAN adopts WiFi protected access protocol and AES algorithm as the high standard data encryption protocol of WLAN. Some vulnerabilities of WPA have been discovered. Chaotic cryptography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sensitivity to initial conditions, long-term unpredictability and good pseudorando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security applications, these good features of chaotic systems coincide with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secure communications and cryptography.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haotic model to initial conditions and the long-term unpredictability can meet the diffusion and confusion principles of cryptographic system design.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WPA/WPA2 protocol by using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chaos theory.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se security risks in the embryonic stage. Because WLAN uses wireless transmission, it is vulnerable to eavesdropping. The attack on WLAN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AES algorithm used in the WPA protocol.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the Logistic model of chaos theory is used to improve the AES encryption algorith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ecurity of WPA protocol, the main work of this thesis includes: 1) aiming at the two shortcomings of the key expansion module in the AES algorithm,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changing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chaotic system and regards each iteration value as the sub-key of each roun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keys on each wheel, the threat of speculating the entire key space from a certain key is eliminated.) the initial key in the AES algorithm is fixed in advance, and the subsequent key part can be deduced from it. In this paper, the chaotic system has good pseudorandom and high sensitivity to the initial value, and the data stream generated by the chaotic system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initial key of the AES algorithm, which ensures the security and randomness of the initial key.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lexity of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algorithm is also strengthened. The AES algorithm, which is improved by chaos theory, is tested in WLAN, which is random in key space. Efficiency and sensitivity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AES algorithm in order to make a trial of wireless network security in the future. With the advent of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ireless network applications will accelerate development. The problem of high standard wireless network security is imminent. The wireless network based on the good characteristics of chaotic cipher will certainly blossom and will protect our network surfing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5.93;TN91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思科推出无线局域网产品[J];通信世界;2000年23期
2 李裕后;无线局域网的市场与实施方案[J];通讯世界;2000年05期
3 李裕后;无线局域网的新时代已经到来[J];无线电工程;2000年04期
4 李裕后;无线局域网的时代已经到来[J];计算机与网络;2000年07期
5 赵宁;刘一坤;;纵横天地间 无线局域网漫谈[J];中国电子商情;2001年32期
6 ;无线局域网显著提高工作效率[J];电子科技;2001年13期
7 王 华;构建无线局域网[J];计算机时代;2001年10期
8 宿建光;无线局域网开创网络新时代[J];通信世界;2001年32期
9 周明森,郭佳;摆脱束缚 放眼无线──3Com无线局域网在海关总署的应用[J];计算机周刊;2001年14期
10 汪海燕 ,杨龙祥;无线局域网的两大主要标准[J];现代通信;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欣;;无线局域网:3G的绊脚石?[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石晓萍;;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分析[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宋勇涛;;无线局域网安全浅析[A];2013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孙杰;李卓;陆桑璐;陈道蓄;;基于802.11协议的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刘芳;赵增华;舒炎泰;胡悦;;无线局域网性能仿真研究[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6 唐文雄;;无线局域网与企业办公信息网络建设[A];海南省通信学会论文集(二○○一年)[C];2001年
7 王斌;;无线局域网公共接入的安全性分析[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波;;移动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党梅梅;程强;;公众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分析[A];2003’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洪琪;陈军宁;柯导明;代月花;;无线局域网中802.11系列标准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朝阳;提速中国无线局域网产业[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孙燕飚;无线局域网中国标准完整版公布[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赵晓辉;无线局域网安全性遭质疑[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有害健康?英教师工会建议停建校园无线局域网[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3Com公司市场部供稿;无线局域网——移动过千年[N];中国电子报;2001年
6 何小明 编译;芯片厂商争食WLAN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柯文;2002年“无线局域网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今年无线局域网市场将增长73%[N];计算机世界;2002年
9 本报记者 霍皓迪;无线局域网进入高速成长期[N];通信产业报;2002年
10 一波;无线局域网渐入主流[N];网络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栾慎吉;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电源管理策略[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陈默;802.11无线局域网的自适应链路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赵力强;公用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何宏;无线局域网多址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曹春生;实时工业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宋宇波;公共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研究及其可验安全性形式化分析[D];东南大学;2005年
7 张浩军;无线局域网认证安全基础架构研究与设计[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李长乐;无线局域网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余雪岗;无线局域网中的移动预测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静;无线局域网中妥善安排传输的多址接入协议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现勇;无线局域网服务质量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易s,
本文编号:1664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6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