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帧频CMOS相机对光通信精跟踪系统影响分析
本文选题:光通信 切入点:光电跟踪 出处:《仪器仪表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分析了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相机作为机载光通信精跟踪系统的位置传感器的优势,采用基于CMOS相机与FPGA研制的精跟踪系统,可实现帧频8 800 Hz的图像采集、数据传输、实时图像处理、光斑质心计算以及伺服控制等功能,分析了CMOS相机的噪声、帧频以及光斑质心算法对精跟踪系统跟踪精度的影响,给出了对应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CMOS相机噪声对光斑坐标x轴、y轴引起坐标的标准差分别为0.291 9像素,0.120 2像素;当相机帧频从2 200 Hz提高到8 800 Hz时跟踪标准差从1.8降低到0.5个像素;外场光斑质心算法偏差比理想高斯光斑计算结果大8.34-0.71像素。光斑中心算法对跟踪精度影响明显,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自适应光斑中心算法可以大大改善精跟踪的效果。
[Abstract]:The advantage of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 camera as the position sensor of airborne optical communication precision tracking system is analyzed. The precision tracking system based on CMOS camera and FPGA is used to realize image acquisi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at the frame rate of 8 800 Hz. Real time image processing, speckle centroid calculation and servo control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oise, frame frequency and centroid algorithm of CMOS camera on the tracking accuracy of fine tracking system. The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giv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coordinate caused by the noise of the 0: CMOS camera to the x-axis of the spot coordinates is 0.291 9 pixels or 0.120 2 pixels respectively. When the camera frame frequency is increased from 2 200 Hz to 8 800 Hz, the tracking standard deviation is reduced from 1.8 to 0.5 pixels, and the deviation of the centroid algorithm is 8.34-0.71 pixels larger than that of ideal Gao Si. The design of a more targeted adaptive spot center algorithm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fine tracking.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04220) 航空科学基金(201351S5002)项目资助
【分类号】:TN9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万山;刘铁根;刘兴刚;;自动定位的CMOS摄像模组检测系统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12期
2 肖永军;左韬;林贻翔;;基于目标预测跟踪技术的空间光通信实验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3年08期
3 黄春晖;王雪津;;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的研究与展望[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4年01期
4 宋斌;齐永龙;;一种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4年02期
5 唐涛,熊辉,魏急波,庄钊文;大气光通信PAT子系统指标初步设计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2年03期
6 张亮;王建宇;贾建军;林俊仰;;基于CMOS的量子通信精跟踪系统设计及检验[J];中国激光;2011年02期
7 刘云清;姜会林;佟首峰;;大气激光通信中稳定跟踪器件及算法研究[J];中国激光;2011年05期
8 钱锋;贾建军;张亮;王建宇;;捕获、跟踪、瞄准系统中光斑探测相机的定位精度[J];中国激光;2013年02期
9 黄海波;陈晶;左韬;江学焕;;高精度智能相机光电跟踪控制系统的研制[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01期
10 黎明;黄勇;;16KM空间光通信的跟踪实验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兵;马丁;;基于PCI的多通道程控电压放大器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04期
2 潘慧,艾勇,蒋海丽;ATP子系统中补偿大气衰减的一种优化设计[J];光电子技术;2004年03期
3 柯熙政,席晓莉,刘长城;大气激光通信中一种新的光束自动捕获方法[J];光通信技术;2004年10期
4 陶淑苹;金光;曲宏松;贺小军;杨秀彬;;实现空间高分辨成像的数字域时间延迟积分CMOS相机设计及分析[J];光学学报;2012年04期
5 王学亮;巩岩;;光刻物镜中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动态性能研究[J];光子学报;2012年09期
6 兰凯;;基于FPGA的可重构RFID标签的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08期
7 张学乾;武建飞;李洋;;基于FPGA的墙纸印刷色标误差检测的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08期
8 杨秀彬;姜丽;金光;;数字域时间延迟积分时间CMOS相机高分“凝视”成像设计分析[J];光学学报;2012年09期
9 郝帅;洪海丽;任宇飞;;基于FPGA的IRIG-B(DC)码编码与解码器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08期
10 柳光乾;杨磊;邓林华;李银柱;刘忠;;大气湍流对天文望远镜光电导行精度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重雄;和珊;王磊;;基于虚拟仪器的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跟踪系统[A];第一届全国虚拟仪器设计大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东堂;大气激光通信中的多光束发射和接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2 郑燕红;卫星激光通信终端系统捕获瞄准跟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朱凡;基于共光路光束漂移测量与同步补偿的激光自准直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吴从均;星间激光通信终端及其实验室检测平台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5 钱锋;星地量子通信高精度ATP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洪生;基于IBIS5的APT系统视频跟踪器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熊桂芳;基于GPS/MANET的大气激光通信APT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勇;基于LUPA300的高帧频APT精跟踪成像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黄海波;基于以太网的激光无线通信及其误码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大学;2004年
5 孙未;基于TMS320LF2407ADSP的瞄准、捕获和跟踪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甄军义;基于TMS320F2812的跟踪控制平台系统的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曲春红;CMOS图像传感器在APT系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8 李欢;高速轻型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熊伟;基于IBIS5的APT系统粗跟踪相机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10 周佳琦;卫星光通信粗瞄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故障诊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伟;叶虎年;冯海;叶梅;;压电陶瓷致动器驱动电源的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6年03期
2 佟首峰;姜会林;刘云清;刘鹏;陈纯毅;;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平台振动模拟实验系统研究[J];兵工学报;2008年08期
3 张铫;刘铁根;王纯杰;徐静;邱历军;;高温环境中线阵CCD图像特点识别算法适应性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9期
4 邓永停;李洪文;;基于ARM与CPLD的伺服控制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03期
5 周跃庆,赵玉山;反馈式电压放大器增益与带宽相关性系统分析[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1997年04期
6 柯熙政;赵黎;殷致云;胡淑巧;;无线激光通信中差错控制实验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06期
7 赵春晖;王炜薇;崔颖;;基于FPGA的镜像阈值层叠滤波器实现方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11期
8 卜旭辉;;基于迭代学习的配料电机振幅控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11期
9 张毅刚;曹阳;项学智;;静态背景差分运动目标检测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0年05期
10 马佳光;;捕获跟踪与瞄准系统的基本技术问题[J];光学工程;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铁根;朱均超;邓集杰;王双;杨永;;基于高速DSP嵌入式图像检测系统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永亮;星地激光通信中光束传输仿真和链路特性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邵兵;激光星间通信终端精瞄微定位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畅;摄像模组自动测试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淑玉;田逢春;周洋生;宋建文;;双重跟踪三步法及其在帧频提升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11年13期
2 刘艳飞;田逢春;陈俊华;张莎;谢辉;;一种基于补偿融合的帧频提升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2年08期
3 王丽荣;申铉国;王延杰;;一种高帧频数字相机实时显示系统的研制[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7年01期
4 宋建文;黄扬帆;刘艳飞;周洋生;段淑玉;;基于网格模型的运动补偿帧频提升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1年03期
5 ;产品速递[J];网络与信息;1998年09期
6 孙世鹏;李斌桥;姚素英;张涛;;用于帧频提升的三步搜索及其硬件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06年02期
7 汪翼;沈海斌;樊俊锋;;优化帧频控制的LCD控制器IP的设计与验证[J];计算机工程;2006年16期
8 梁敏华;曹永刚;陈涛;;基于千兆网的高帧频视频采集系统[J];电光与控制;2008年07期
9 周洋生;田逢春;宋建文;段淑玉;;一种用于帧频提升系统的运动估计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1年13期
10 黄楠;;一种高帧频CMOS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少华;夏惊涛;郭明安;李斌康;;1000帧每秒高帧频图像数据远程实时采集设计[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郭明安;王群书;杨少华;夏惊涛;孙凤荣;李斌康;;高帧频CCD成像系统前端电路设计[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3 董发祥;李瑛;刘朝晖;折文集;;一种基于高灵敏度CCD的微光相机设计[A];2010振动与噪声测试峰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广东 刘华莉;话说“MP3.5”[N];电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靳永亮;高帧频闭环特殊场景仿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鹏程;基于FPGA的数字视频帧频提升技术[D];重庆大学;2014年
2 田立国;具有开窗口功能的高帧频CMOS相机的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3 周浩;基于FPGA的高帧频DMD驱动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刘健;基于Windows平台的高帧频场景产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杜鹃;基于FPGA的高帧频CMOS相机数据传输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6 孙黎明;高帧频CMOS相机图像处理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文芳;高帧频CMOS相机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8 黄磊;高帧频CCD驱动电路及多路图像并行采集系统的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9 刘彪;基于FPGA高分辨率高帧频CMOS相机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10 辛光泽;高帧频CMOS相机数据存储与显示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82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68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