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有限字符输入系统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条件

发布时间:2018-04-03 00:01

  本文选题:无线通信 切入点:无线物理层安全 出处:《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6期


【摘要】:针对无线数字通信系统中人工噪声方法可被多天线窃听者破解的问题,该文提出有限字符输入下物理层安全传输的一个充分条件,并以此为指导设计了一种类符号人工噪声方法。分析表明,人工噪声方法下,有限字符输入信号和窃听者无噪接收信号之间的等效信道是一个离散有噪无损信道(Discrete Noisy Lossless Channel,DNLC)。由于DNLC输入信号的可逆性为窃密提供了必要条件,窃听者通过增加天线可使窃听信道容量达到合法用户的信道容量上限,致使系统的保密互信息为零,因此破坏输入信号的可逆性是有限字符输入下物理层安全传输的一个充分条件。类符号人工噪声方法满足这一充分条件,可以保证物理层安全传输,仿真结果也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artificial noise method in wireless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an be deciphered by multi-antenna eavesdropper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secure transmission of physical layer under finite character input.Based on this, a method of symbol artificial noise is designed.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equivalent channel between the finite character input signal and the eavesdropper's noiseless received signal is a discrete Noisy Lossless channel under the artificial noise method.Because the reversibility of the DNLC input signal provide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stealing secret, eavesdroppers can increase the channel capacity of eavesdropping channel to the upper limit of the channel capacity of legitimate users by increasing the antenna, so that the confidential mutual information of the system is zero.Therefore, destroying the reversibility of input signal is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physical layer to transmit safely under the finite character input.The symbolic artificial noise method satisfies this sufficient condition and can guarantee the secure transmission in the physical lay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作者单位】: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1108)资助课题
【分类号】:TN9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学翔;焦伯礼;乐群;;Internet上的数据安全传输和身份鉴别[J];安徽科技;2007年04期

2 帖亚辉;杨英杰;常德显;;基于BEEP的SYSLOG日志数据安全传输的设计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年01期

3 杨阳,郭银景,唐富华;一种基于网络安全传输的指纹身份认证水印嵌入新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4年12期

4 赵权;;VPN技术在油田企业网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8年02期

5 张立朝;于江;苏锦海;;一种新的内部网安全传输方案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05期

6 王学军;;站间安全信息传输实现方式浅析[J];科技传播;2011年06期

7 王学奎;陈奇;;北京电视台制播网数据安全交换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年08期

8 胡泉;邓锐;江立;肖明;;一种运动图像安全传输与存储平台编码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1年10期

9 江志东;;有线电视网络的安全传输[J];安徽科技;2005年12期

10 赵海东;蔡东齐;李肖兵;;铁路调度系统通讯传输的数据安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旭东;李欣;;一种基于USB-Key的流媒体安全传输方案[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2 陈蕴智;舒忠;;报业网络版数据无损压缩安全传输系统[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帖亚辉;杨英杰;常德显;王保云;于靖;;基于BEEP协议的多通道安全传输机制的设计[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泽仁志玛;胡彬;陈会忠;陆松宝;;IPv4与IPv6网络共存机制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宝奎;邓富国;周宏余;;高效稳定的DPS-QKD方案[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宋晔;于秋;张元;潘海军;马文良;;基于Web平台的数据安全传输系统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嵌入式技术和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宋晔;于秋;张元;潘海军;马文良;;基于Web平台的数据安全传输系统的研究[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8 巩慧韬;;Web服务在集控综合数据平台中的应用与问题[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马力;孙煜;梁琰;;基于Web的数据安全防护系统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景中;苏东峰;;基于OPENSSL的SSL协议实现[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信建投保障数据高速安全传输[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2 李刚;不怕困难甘于奉献 确保信号安全传输[N];宁夏日报;2008年

3 崔翔燕;奉献保传输 幕后展英姿[N];中国妇女报;2010年

4 徐;用户放心上宽带网[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林居;整合丰富功能[N];计算机世界;2003年

6 赛迪评测;2006年VPN横向评测报告[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7 记者 赵文侠;国家广电总局领导考察本市广播电视奥运宣传工作[N];北京日报;2008年

8 ;WLAN要漫游[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9 ;CipherTrust: 多路反垃圾,实时防病毒[N];计算机世界;2006年

10 宋岩;“速度”碰撞“安全”[N];网络世界;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桥龙;基于信道分集的区分加扰物理层安全传输机制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2 罗文宇;保障无线物理层安全的不适定理论框架和方法[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3 王保义;电力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4 罗明星;网络安全传输协议的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李鹏飞;液压重载车远程运行管理及安全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6 郭江鸿;无线传感网若干安全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雷红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多媒体安全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肖湘蓉;无线传感器网络流式数据安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林怀清;P2P网络多维模糊信任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书海;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宏伟;基于信道时域特征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2 王秀翠;公共网络环境下大文件的安全传输系统的设计[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3 肖宛阳;基于博弈论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4 钱颖;大容量数据的安全传输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5 毛仕海;基于windows加密图像安全传输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闫占强;煤矿四级联网数据安全传输框架的设计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7 林涛;基于IPv6网络的节点安全传输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段春乐;云计算的安全性及数据安全传输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赵家杰;MIMO系统的物理层安全传输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10 金易琛;移动终端短信安全传输系统[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02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702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0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