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的盲签名、环签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9 12:02

  本文选题: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 切入点:MQ问题 出处:《复旦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传统数字签名的安全性主要是基于大素数分解和离散对数问题,在1994年Shor提出了在量子计算机下能够破解这两大问题的量子算法后,抗量子计算的密码安全引起了密码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需要提出其他复杂性假设来设计新方案,而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MPKC)则是抗量子计算的候选密码体制之一。MPKC是基于MQ难解问题构建的公钥密码体系,具有占用资源较少的特点,适用于低消耗的设备,如RFID芯片,智能卡等移动设备上,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意义非常大,目前已有很多基于MPKC的数字签名协议相继被提出,其中包括安全性较高的Rainbow和UOV签名协议。与此同时,在MPKC签名协议的基础上引入传统数字签名中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签名思想也是对MPKC方案进行拓展和应用的主要研究方向,如基于MQ的环签名、盲签名、代理签名等。此外,MPKC签名协议仍存有一些不足,一方面,大多数签名方案的构造引入了IP难解问题,使得方案基于两种难解问题的结合而增大了不安全性的风险,另一方面,签名协议构建中公私钥过大,对其应用场景有一定的限制。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基于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的签名协议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关注于将传统数字签名协议中的环签名和盲签名的思想引入MPKC签名协议的构造中,以构建基于新困难性问题MQ问题的签名方案来拓展MPKC签名协议在量子计算机下的应用。首先,提出一个局部基于MPKC的可证明安全的环签名协议,该协议的主要思想在于去除部分对IP问题的依赖性,以提高签名协议的安全性,同时证明了该协议的安全性;其次,针对基于MPKC的签名协议的公私钥普遍过大的问题,采用矩阵变换的方式对之前提出的局部MPKC签名协议进行优化设计,降低了协议中私钥的大小,并提高了签名生成的效率;最后,从MPKC方案中中心映射的另一个构造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MPKC的盲签名协议,并证明了该协议的盲性和不可伪造性。
[Abstract]:The security of traditional digital signature is mainly based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large prime numbers and discrete logarithm. After Shor proposed a quantum algorithm to solve these two problems in 1994,The cryptographic security of anti-quantum computing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in cryptography, and other complexity assumptions need to be proposed to design a new scheme.The multivariable public key cryptosystem (MPKC) is one of the candidate cryptosystems to resist quantum computing. MPKC is a public-key cryptosystem based on MQ intractable problem.The application of smart card and other mobile devi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al life. At present, many digital signature protocols based on MPKC have been proposed, including Rainbow and UOV signature protocols with high security.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MPKC signature protocol, it is also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to extend and apply the traditional digital signature to different scenarios, such as MQ based ring signature, blind signature, proxy signature and so on.In addition, MPKC signature protocol still has some shortcomings. On the one h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st signature schemes introduces IP intractable problem, which makes the scheme increase the risk of insecurity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wo difficult problems, on the other hand,The public and private key is too larg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ignature protocol, which has some limitations on its application scenario.By analyzing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signature protocols based on multivariable public key crypto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introducing the idea of ring signature and blind signature in traditional digital signature protocol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MPKC signature protocols.In order to extend the application of MPKC signature protocol in quantum computer, we construct a signature scheme based on MQ problem.Firstly, a provable secure ring signature protocol based on MPKC is proposed. The main idea of this protocol is to remove the dependence of some IP problems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signature protocol and to 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protocol.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public and private keys of the signature protocol based on MPKC are too large, this paper optimizes the design of the local MPKC signature protocol based on matrix transformation, which reduces the size of the private key in the protocol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signature generation.Finally,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of center mapping in MPKC scheme, a blind signature protocol based on MPKC is proposed, and its blindness and unforgeability are proved.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18.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庆征,罗相根,刘震宇;公钥密码体制综述[J];现代电子技术;2004年23期

2 廖卫民;一种加载随机预言模型的RSA公钥密码体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5年Z1期

3 廖卫民;加载随机预言模型可完善RSA公钥密码体制[J];华南金融电脑;2005年02期

4 白健;杨亚涛;李子臣;;基于格理论公钥密码体制的分析与研究[J];集成技术;2013年06期

5 陈克非;关于布尔公钥密码体制的讨论[J];电子学报;1986年04期

6 谢冬青;;关于实多项式型公钥密码体制的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7 陈晓峰,王育民;公钥密码体制研究与进展[J];通信学报;2004年08期

8 费向东;潘郁;;公钥密码体制下协议设计的安全准则及一种网络审批协议[J];电子政务;2005年22期

9 童亚拉;阎旭东;;天窗函数与公钥密码体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赖欣;阮志刚;彭代渊;;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3G认证协议改进[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亢保元;刘欣;王庆菊;;公钥密码体制中模求幂运算的快速实现[A];2006“数学技术应用科学”[C];2006年

2 史晓明;;一个新的公钥密码体制及其应用[A];第三次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8年

3 谢扬;王金凤;;浅谈公钥密码体制[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4 游之墨;;零知识公钥密码体制[A];第三次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8年

5 关展鹏;龙冬阳;;基于迭代同态的公钥密码体制的实现(英文)[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一鸣;;非交互式零知识公钥密码体制[A];第四次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9年

7 陈婕;;量子计算机与公钥密码体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七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娅莉;王衍波;;GH-PKS公钥密码体制算法改进[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苏盛辉;闵乐泉;杨炳儒;;Orton公钥密码体制及其破译分析[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鑫;张美玲;王新梅;;R-SE(2)公钥密码体制密钥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周天阳;PKI的理论基础[N];计算机世界;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桑永宣;无证书的公钥密码体制的若干问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孔凡玉;公钥密码体制中的若干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张曼君;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郭瑞;高效的可证明安全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及其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5 刘杰;公钥密码体制安全性证明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王标;圆锥曲线及其在公钥密码体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6年

7 潘平;基于几类典型非交换代数结构的公钥密码体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侯孟波;基于身份和无证书的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李彬;普遍计算环境中的公钥密码体制算法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裴士辉;遍历矩阵及其在公钥密码体制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帅;基于ECC与RSA的随机加密方案的研究与设计[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刘筱茜;基于多变量公钥密码体制的盲签名、环签名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赵程程;基于编码理论公钥密码体制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平水;公钥密码体制及其安全性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王晟;多变元公钥密码体制下基于布尔代数的中心映射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超;混淆在公钥密码体制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余婷;多种公钥密码体制下环签名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刘文;无证书公钥密码算法的研究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白健;基于格理论可证明安全公钥密码体制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刘辉;多元多项式公钥密码体制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26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726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a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